推行“四证齐发”,施工许可“一件事”办理,实施惠企安商措施……
福州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发布
5日下午,在福州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上,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发布。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亮点。
福州全面推广施工许可“一件事”办理新模式。
1.打造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构建“数字赋能+金融司法”生态圈。
市中院、台江区政府等共同建设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与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该中心自主研发的“福州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是目前福建省唯一实现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与法院审判执行系统数据互通、信息互用的信息化平台。平台采用漏斗型分级分类处置,实现“尽调、畅立、快审、速执”办案,为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2.推行“四证齐发”,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市资源规划局推行“拿地即开工”的新型审批模式,实现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推动项目极便申报、极简审批、极速落地,大大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该举措案例入选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3.强化数智赋能,打造“云上办电”服务新模式。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依托“数字福建”政策优势,秉持“强化数智赋能、推动提质增效”的理念,打造“一码办理、全程可视”高压业扩服务新模式,推进业扩流程“节点化、线上化、可视化”管控,提高用电客户办电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该举措案例入选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4.全面推广施工许可“一件事”办理新模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市住建局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等事项并联办理,形成施工许可审批“一件事”套餐,破解施工许可阶段审批事项多、材料多、环节多、审批链分散等难题,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该举措案例入选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5.在全国率先谋划数字水务规划,优化供水营商环境。
市水务集团在全国率先谋划数字水务规划,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数字供水系统,有效提升供水服务能力,实现供水运营从人工决策到智慧决策,连续3年(2021年至2023年)入选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2024年荣获国际水协项目创新奖智能系统和数字水经济类金奖(中国唯一)。该举措案例入选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福州数智人才港。
6.创新政务服务“1+N”模式,推动服务效能大提升。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支持企业和群众自由组合“1”个事项与任意“N”个关联事项集成办理,支持“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全程共享”、一件事关联事项推荐等服务,实现“1+N”模式下数据共享调用、申请表单自动生成、申请材料自动组合等功能,整体提升企业群众“一次办成事”便利度。该举措获国务院办公厅推广。
7.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推出“二手房交易过户全链条智能网办”。
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推出“二手房交易过户全链条智能网办”模式。买卖双方可自行或委托中介机构登录智能网办平台,进行房源挂牌核验、合同网签、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领取电子不动产权证,平台推送信息至水电气广电网络及公积金等联办部门,实现线上办结。该举措入选国家数据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
8.强化知识产权检察“四轮驱动”,助推创新发展第一动力。
市检察机关创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统一履职模式,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双重提前介入和行刑衔接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办理全省首起侵犯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案等知识产权案件,获评全省优秀案例,典型经验及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片被写入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被最高检知产办确定为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
9.实施惠企安商工作措施,实现“企有所呼,我必有应”。
市中院发布惠企安商13条工作措施,创新搭建“亲清法企会商厅”特色载体,综合集成企业诉求响应、矛盾纠纷调处、风险防范预警、普法咨询宣传等功能,惠企暖企。组建“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构建“商人纠纷商会解”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相关案例入选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例。“1188”护企安商机制,获得中宣部宣传推广。
10.构筑集成式、智慧化人才服务新模式,营造“赋能人才 成就未来”的良好环境。
市委人才办、市人才集团以数智化变革思维破题,以智慧化串联“一条链”体系,以集成式打造“一站式”平台,以数字化推动“一栋楼”模式,打造全市唯一智能化、一站式“好年华 聚福州”智慧招聘平台——福州数智人才港,营造“赋能人才 成就未来”的良好环境。福州市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记者 赵铮艳/文 市发改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