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台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和静融媒 2023-03-01 19:15: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和静县人大常委会驻巴伦台镇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团结村“两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兴村富民的使命责任,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牧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强基固本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强村富民,支部是堡垒、干部是关键。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入驻后,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把村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首先从解决村干部老龄化、文化程度低、后备干部青黄不接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根据村干部能力情况,该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采取“以老带新”“N+1”结对帮带模式,全方位对村干部进行实训,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并定期组织干部分批次参加和静县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着力提高履职能力。

为破解“人难选、选优难”问题,两年来,该村党支部从本土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大学生中择优储备6名村级后备力量,通过选举,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为班子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该村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全村党员人数从14人增加到28人,大大提升了村“两委”自身建设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

此外,该村还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所有党员干部和无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每月评比,干得好的年底给予表彰奖励,干得差的加强教育指导,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同时,根据党员特长,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党风党纪监督、政策法规宣传和群众意见收集等10余个岗位,让所有党员有事干,随时为群众代办相关服务事项,畅通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

精准发力 做强优势特色富民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根据高寒山区的实际情况,依托本地特色资源,重点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牦牛产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古仁郭勒村第一书记欧阳宏志在全体村民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调研分析,制定了倾力培育壮大牦牛产业的发展规划。

为激发村民养殖牦牛的积极性,由村集体出资,先后从外地购买引进50头优良牦牛品种,对本地牦牛进行改良、提纯复壮,又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帮助村民解决圈舍不足、草料短缺、贷款难等问题。为消除群众顾虑,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首先从党员户入手,做动员、作示范,采取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包户、邀请县畜牧技术专家逐户上门指导等办法,随时化解问题、提振信心。退休村支书党巴带头先后卖掉了自家200只绵羊,把卖羊的钱全部用来引进发展牦牛产业,使自己的牛群从40头扩大到200余头。结构调整后的特色高效养殖,让他家的收入从8年前的9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余万元。现在他不仅在县城买了宽敞的楼房,还开上了小轿车,一家人经常外出去旅游。有党员示范引路,村民们都心动了,养殖牦牛的积极性一家比一家高。

产业选对头,致富不用愁。古仁郭勒村通过做强牦牛产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2022年底,全村牦牛存栏达到6200余头,其中村集体存栏1835头,集体资金积累超过300万元,较8年前增长了10多倍,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88万元。

与此同时,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在该村建立了帮扶机制,采取“党建+合作社+牧民+精准分红”的方式,对缺少资金的村民无偿提供周转生产牦牛,并动员28户村民参与到合作社生产管理、销售全过程,使村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入社村民不仅每年户均分红3709元,还可获得免费的饲养技术及牲畜防疫服务。

强化服务 汇聚起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支部有力量,群众有干劲;干部服务好,村民人心齐。在大力发展经济、致富乡亲的同时,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级治理体系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不断创新议事协商形式、拓宽议事协商范围,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深化民主议事协商实践,丰富拓展村民参与民主议事协商途径,让村民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商量、好坏大家评,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议事协商格局,做到村里的事全部由村民商量着办,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向上向善和凝心聚力。此外,根据牧民地处深山、距离县城远的情况,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全面推行干部为民代办制度,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增强了乡村振兴动能。

近年来,古仁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平均每年为村上办大型实事好事8件以上,累计争取财政惠民项目12个,总投资达527.6万元。每年为村民解决困难和代办事项160余件。现在,路通了、灯亮了,手机信号通了,村民口袋里有钱了,大家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件件民生实事,映照的是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

“以前村集体经济弱,干事有想法、没办法。现在集体经济强了,村‘两委’威信高了,干部群众一呼百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增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民小组长巴旦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村民充分享受到富民兴村带来的“红利”,村里通过召开“四议两公开”会议,每年从集体收益中拿出一定资金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使每个达到退休年龄的村民在享受自治区统一养老政策的同时,每月还能在村里领取200至600元的养老金;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每人补助3000至5000元的学费、生活费;每年免费为每户村民提供种公畜,免除每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水费(由村集体资金缴纳);对每位患大病住院的村民给予适当经济救助……这些普惠“土政策”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持之以恒抓班子、带队伍、强产业、惠民生、护生态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这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乡村组织振兴为引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续写业兴民富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古仁郭勒村第一书记欧阳宏志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欧阳宏志)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