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白水,专注于:个人成长、赚钱思路、副业实操,教你如何利用个人优势,走出人生困境!
首先恭喜饺子导演票房超157亿元,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宝座!
但,《哪吒2》真的那么好看吗?
自春节档上映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就一直高涨,票房也在不断地冲击更高纪录。
现在走在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问问,估计没人不知道这部电影,甚至不少观众反复二刷、三刷,那么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观众如此痴迷呢?
导演饺子(原名杨宇)在《哪吒》出世之前,也鲜为人知,别说和国际大导演相比,就和国内的张艺谋、冯小刚等知名导演相比,作品数量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明明就只做出了两部比较知名的“动画片”,又凭什么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呢?
其实在昨天之前,因为比较忙都一直没时间去看,但经不住大家都在欢呼:“饺子太牛逼了”,“国产动漫崛起了”,于是昨天也去看了。
看完之后,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和观点,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我认为《哪吒2》爆火的背后,至少基于这5个因素:
1、前人的铺垫现在逢人都说:“饺子好厉害”,“哪吒拍得太好了”,却很少有人再想起那些“拓荒者”。
有句老话说得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创业投资也一样是这个道理,要说国产动漫崛起的标志,一定轮不到《哪吒》系列。
早在2015年时,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便踢开了高质量国产动漫的大门。
尽管现在看来,最终票房9.56亿元这个数据不是特别亮眼,但其仍旧被《人民日报》认为是中国动画电影10年来少有的“现象级作品”。
不论是哪个领域,只要愿意去翻一翻历史的书卷,就一定会发现拓荒者永远不是获利最大的那个人,因为拓荒意味着打破旧思想、开辟新天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全面扭转,过去动漫在国民的脑海里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动漫=动画片=小孩子看的。
十年前就算是有些动漫爱好者,也大多是看一些日本制作,诸如宫崎骏系列、新海诚系列,要硬说稍微能拿得出手一些的国漫,也就只有《秦时明月》、《镇魂街》、《魁拔》等寥寥数个。
并且这些在成年人眼中,依旧被列为了“动画片”系列,大多是一些青少年在看。
这不仅让我想起《哪吒2》中申公豹所说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过去国产动漫市场所面临的局势便是如此,国民对于国漫的关注度低、接受程度有限,就注定了无法打造出一部全民都在讨论的国漫作品。
而当下,有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1》、《白蛇·缘起》、《姜子牙》等多部优质动漫作品的铺垫,让大家普遍接纳了动漫这种展现形式。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90后、00后、甚至是10后,这些新一代的长大了,对新事物抱着接纳态度的群体占比也增大了。
受众群体有了,才能够有足够的消费力将其推上神坛。
2、社会的发展票房的计算公式为:票房=总座位数x场次x上座率x平均票价x天数。
简单来说,就是由“观影总人次”和“平均票价”两个要素相乘所得的结果,所以光是用户多,并不能造就一个票房最高的导演。
毕竟全球总人口约80亿人,按照平均票价1元,每人看一次也就80亿元。
曾在1982年时,由张鑫炎指导,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在内陆取得了1.6亿元的票房,现在看来貌似并不多,但当时定下的票价却仅为1角钱。
如果按照目前《哪吒2》的平均票价43.5元计算,《少林寺》的票房则为16*43.5=696亿元。
不过以1982年的国民收入,显然无法承担43.5元的票价,毕竟当时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383.6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总收入仅有300元左右;而最新2024年的全国GDP已高达134.91万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
除了经济支撑以外,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正是因为近些年国内各种动画制作技术、电影放映系统的完善与进步,才能让其为观众提供这一场盛大的视觉体验。
马斯克说过一句话:“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所以,不论是谁要想实现个人成就,都需要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3、情绪的宣泄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论是谁想要取得一个空前巨大的成果,这三个要素往往一个都离不开,而前人的铺垫和社会的发展则算得上是提供了“天时”和“地利”,那么“人和”又是什么呢?
近10多年来,国内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社会压力的剧增,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社会压力却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近两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很多人都陷入了失业的困境,一边是生活成本不断增高,一边又是就业难的重重问题。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则像是一个火把,点燃了人们内心的憋屈和苦楚。
纵使生活有万般滋味,我自横刀立马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观众情绪被点燃,纷纷在各大媒体平台发文讨论,热度高涨不下。
人都有从众心理,讨论的热度高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有一些可能原本没兴趣的人,也会在一波波赞扬声中,迫不及待地冲进电影院。
4、拼搏的勇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吗?并非如此,以上三点,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具备,但为什么成功是饺子?
饺子在1999年时,考上的是华西医科大学(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所学专业也是药学专业,和现在做的影视业可以说是毫不相关。
那个年代,考入这样的大学,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会选择按部就班的毕业,然后参加工作。
而饺子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就选择从公司辞职,开始着手打造《打,打个大西瓜》这部作品,并最终获得多个奖项。
辞职后的三年半时间里,饺子几乎完全断了收入来源,其父亲也早早离世,还好母亲每个月有1000元的退休金,就这样当上了“啃老族”,直到后来开始盈利。
我不推崇“啃老”,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和饺子一样的勇气与魄力,而他正是靠着这份勇气成就了今日的百亿票房。
亚里士多德曾说:“勇气是智慧的关键,它让你有力量去做你知道对的事”。
或许饺子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情,才能具备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
5、热爱的驱使勇敢的人不多,但并非没有,不过绝大多数人的勇气不够多,冲到一半就泄气了,有时候明明成功近在咫尺,就是未能得偿所愿。
卢梭说:“真正的热爱是永不疲倦的,它能抵抗一切苦难”。
饺子便是一个拥有真正热爱的人,并且有些天赋,打小就爱画画的他,尽管从未报过相关补习班,却仍旧对周围事物临摹得栩栩如生。
这个爱画画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大学毕业后,他之所以敢离职投入动画制作,大概率也是因为这份热爱。
他还曾透露,离职后在家中啃老的三年半时间里,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从卧室到客厅,再到厕所,周而复始。
疫情期间,大家应该都曾有过足不出户的经历,整日待在家里,很多人感觉自己精神都要失常了,而饺子就这样熬了三年半。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很难相信一个人可以仅靠着母亲的养老金度日,在家里坚持这么久的创作。
或许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的那样:“热爱让人们得以穿越岁月的荒漠,去追寻心中那片绿洲”。
说在最后自过年以来,身边的朋友都时常讨论到《哪吒》和饺子,大多都是相互附和称赞,却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及原因。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感谢阅读,记得点个【关注、点赞、在看】,我们下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