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不会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特朗普承认145%的关税太高,称将与中国达成协议大幅下降关税,但不会降到0。特朗普表示,就算达不成协议,美方也会制定条款。
特朗普称,“我觉得他们(中国)会高兴的,我们(中美)会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巴伦周刊》23日说,白宫正从与中国的关税战边缘回撤,这再次点燃了人们对这两个竞争对手可能找到降低贸易摩擦烈度的方法的预期。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24日刊文说,整体来看,中美贸易谈判尚未正式开启,但在未来几个月内,随着策略调整和外部压力变化,谈判窗口很可能会打开。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找到互信基础,避免进一步升级,同时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上达成一致。
自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白宫不断作出调整,先是宣布对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随后又予以依赖海外生产的苹果公司和Nvidia(英伟达)等大型科企部分关税豁免,日前还声称要削减对华关税。社论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退缩,“在金融市场强烈反应、人们对通胀高企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全球各地对关税战的强烈不满之下,这毫无疑问是撤退。”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频繁抛出“中美谈判正在进行”的消息,努力营造一种双方之间热络磋商的氛围。很明显,特朗普如此卖力放风首先是一种谈判策略,带有明显的心理战意图。他屡屡或明或暗表示中美双方对话进展顺利,看似示好,实际上还是在向中方施压,企图对外制造中方“已经在谈判桌上”的认知印象,以此证明美国此前的极限施压策略正在奏效。
抗议人群(资料图)
特朗普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率先对其实施精准且有力的反制,直击美国要害。其中包括对多家美国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发起反垄断及产业竞争力调查、调高美国农产品等进口商品的关税等。这些反制措施不仅制约了美国高科技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让美国军工产业因稀土供应链断裂而陷入困境,更让美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国债市场危机四伏,投资者纷纷减持美股、抛售美债。
日前,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会议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主持,他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时期,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威胁着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他还特别提到,美国近期对贸易伙伴施加高额关税,公然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美国以所谓的“美国优先”,通过操控关税试图颠覆国际经贸秩序,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维,这种短视损害了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
贸易港口(资料图)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郭嘉昆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