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厨房的灯光准时亮起。李姐在蒸笼的白雾里揉着酸痛的腰,案板上躺着三个馒头和半碗咸菜——这是丈夫老张和儿子的早餐。她看了眼手机里刚收到的信用卡账单,又默默关上了屏幕。这样的日子,她过了整整十年。
十年前老张的公司裁员,当时他信誓旦旦说"先在家休整两个月"。可日历本上的月份翻过一轮又一轮,李姐的工资始终卡在四千块纹丝不动。菜市场的猪肉从十二元涨到二十元时,她第一次开口让老张去开网约车,得到的回应却是:"我这腰伤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场被反复提及的腰伤,像块永远擦不干净的水渍横亘在婚姻里。李姐记得去年冬天,自己发烧到39度还要强撑着去超市上班,而老张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说腰疼得下不了地。她看着镜子里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突然发现这个家就像辆独轮车,自己用单薄的肩膀扛起了所有重量。
婚姻从来不是某个人单方面的负重前行。当老张把"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挂在嘴边时,他或许忘了,现代生活的重担早已不分性别。李姐的同事王姐,丈夫跑外卖供女儿读大学,自己在家做手工活补贴家用;隔壁单元的小夫妻共同经营早餐摊,凌晨三点就推着餐车出门。生活的风雨里,哪有什么"该谁扛",只有"一起扛"。
真正的责任不在于计较谁付出更多,而是始终记得对方眼里的光。李姐也曾在深夜辗转反侧:如果换成自己失业十年,老张会不会也这样不离不弃?这个假设让她心软,却也让她更清醒——婚姻不该是温柔的绑架,而是危难时刻互相搀扶的勇气。当一方暂时跌倒,另一方可以成为拐杖;但当拐杖成了永久的人形支架,婚姻的天平终将倾覆。
如今李姐开始带着老张去社区参加技能培训,那些不需要重体力的客服、手工岗位信息渐渐填满他的手机。婚姻的责任,或许就是永远保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而不是躺在困境里互相埋怨。生活从不会因为谁的伤痛就停止前进,但相濡以沫的夫妻,总能在裂缝里种出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