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问题了?福建舰下水一年尚未海试,甚至连施工棚都没拆,为何?

军军评军事 2023-06-24 08:06:01

文/军小张

根据此前的报道,我国“福建号”航母自去年6月下水后,就开始进行动力与系泊实验。作为一艘现代航母,其不仅安置了先进的电磁弹射与阻拦技术,而且其巨大的舰身与排水量足以与福特号航母媲美。

很多中外媒体猜测,解放军目前仅三艘航母,完全不能完全满足中国海防需求,后续将有更多航母建造计划,也就是传说中中国航母下饺子计划。然而到现在,第三艘福建号下水一年了,至今却都还没有开启海试,甚至连表面的施工棚都没有拆,这是为何?

甚至,外媒又捕风捉影地描述到:“难道是福建号出问题了”?

外界之所以对福建号产生质疑的原因,是在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是于2017年4月下水,次年5月就进行了首次海试,历时仅仅一年17天。所以根据这一时间间隔推测,福建号也将在今年6月份就应该进行海试”。然而,福建号上面的工棚至今都没有拆,也难怪外媒会浮想联翩。

其实,航母海试的先决条件很复杂,大国曾经失败的教训我们一直在吸取,航母海试测试的项目包括机械性能和指挥通信、侦察探测、火力武器、航空系统、舰面系统以及动力装置测试等,目的是对测试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弥补及改进。但是从下水到海试这个过程,各个国家耗用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因航母型号、建造厂家、海试计划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通常在数月至数年不等。例如,中国的辽宁号航母从下水到海试,历时约3年时间。而美国作为一个拥有成熟航母建造技术的国家,其布什号航母从开始从下水到海试,也历时了近2年。美苏争霸期间,苏联为了在军事上特别是海军方面尽快赶超美国,没有经过仔细的测试就强行让自己基辅号航母进行海试,结果在几天之后,整个航母跑道出现多个裂缝,差点出现舰载机坠海事件,导致其不得不回到船坞进行二次返工。

而1960年苏联火箭爆炸的事故更是血淋淋的教训,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苏联强行对R-16洲际导弹进行实验,导致点火时发生爆炸,导致包括涅佐林元帅在内的161人当场死亡。即便是普通的民航客机,每次飞行前都是要做复杂的检查工作,更别说航母上各种设备异常复杂繁琐,各种管路五花八门,各种油料有几十种之多,所以整个检查过程必须是科学的、严格的,也是极其复杂的。

如果海试前不进行细致的检查,将对航母造成灾难性后果。相比美俄,中国的武器实验失败率极低,这也是离不开我们军工政策“小步快跑、绝不蛮干、绝不冒风险”的作风。

可说来说去,福建号甲板上的施工棚预计何时会拆除呢?也就是福建号航母何时会真正海试呢?

首先,福建舰的黑色施工棚,实际上是用来保护电磁弹射器在安装和调试期间的设施,起到与外界物理隔绝的作用,以保证工棚内的电磁弹射器系统恒温恒湿、抗静电干扰,所以工棚的拆除时间是取决于电磁弹射器的特性以及初步模拟实验。

从央视此前报道的画面中,出现的福建号模型来看,预计未来福建号搭载的舰载机不仅有歼-15,还有歼-35以及空警-600,甚至还有直-20以及隐身无人机。因此,在还没有正式海试前,将对其核心部分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以确保后期使用的稳定性,这条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要稳扎稳打。而山东号的海试时间之所以很快,是因为摸着辽宁号的石头过河的,山东舰算得上是辽宁舰的2号舰。

但是福建号是我国自主全新设计,很多地方没有办法通过电脑模拟进行可靠性测试,尤其是福建号是我们第一次列装电磁弹射技术。这种技术从实验室拿出来放在舰艇上,很多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改进,为后面累加经验。当然也需要格外小心,一个毛坏房装修下来都得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更何况是“8万余吨”的大型航母,福建号航母的建造时间始于2017年前后,截止目前才6年,对比起美军“肯尼迪”号的建造工程已经过了8年零10个月。

2019年12月下水的“肯尼迪”号航母,目前都还未进行首次海试,我们的建造时间真的算快的了另外,建造时间快慢只是表面上的面子问题,而一个成功的航母战斗群组建起来才是我们的能力问题。我们要的是稳扎稳打的促进整个国防事业的发展,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不会干。

就如我们火箭发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一度让美俄甘拜下风,这都赖于我们军工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和精神。所以,福建号服役的时间只会比想象中的要早,军迷朋友们就静心期待吧。

本文由军器战位发布!

0 阅读:84

军军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