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使用的第1种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国产的民33式重型迫击炮

萨沙讲史堂 2024-08-21 20:36:04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解放军使用的第1种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国产的民33式重型迫击炮

今天的主角是民33式120毫米迫击炮,也是解放军装备的第一种大口径迫击炮。该炮诞生于抗战期间,可惜没来得及大规模参战,日本就宣布投降。随后制造的几百门火炮,几乎都用在随后的内战和朝鲜战争中。听萨沙说一说吧。

抗战中,国军装备的迫击炮主要是三种型号,分别是60毫米轻型迫击炮、81/82毫米中型迫击炮以及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其中,轻型和中型迫击炮是国军炮兵支柱,60毫米共生产了6000多门,到1949年败退到台湾一共生产3.2万门,81毫米/82毫米迫击炮到1949年则制造了1万3000多门。

众所周知,生产迫击炮的门槛比较低,不需要长身管火炮的众多技术限制。

在当年,所有优秀长身管火炮均是用优质合金钢制造而成。全世界可以大量自产合金钢的国家屈指可数,需要巨额投资和漫长的建设时间,还要有强国愿意进行技术援助。

抗战前的中国不具备任何一个条件,只能在抗战期间基本放弃制造长身管火炮,转而大量制造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迫击炮。

迫击炮有重量轻,容易制造,成本低,容易训练,前线掩护效果好等优势,却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威力不足。

首先是迫击炮弹的威力不足,只是依靠炮弹破片进行杀伤。

60毫米迫击炮弹对于卧倒敌人的杀伤半径仅有7到8米,大体相当于一枚大号手榴弹,82毫米迫击炮弹的杀伤半径则为15米左右,有所增强。

相比120毫米迫击炮弹的25到35米杀伤半径,显然差距非常之大。

其次是轻型、中型迫击炮缺乏攻坚能力。

严格来说,82毫米迫击炮弹直瞄命中敌人碉堡等简易土木工事,是可以造成一定的毁伤效果。

抗战中,八路军曾发明了82毫米迫击炮平射打碉堡的战术,也有一定战果。

可惜,这必须对82毫米迫击炮进行改造,不然是不能平射的。

传统的82毫米迫击炮不能直瞄,想要以低抛物线击中碉堡等工事自然不可能。

82毫米炮击炮弹的威力有限,采用高抛物线更是难以直接命中碉堡等工事,通常只能是弹片波及伤害,难以将其摧毁。

二战期间,防御一方都会修建大量碉堡、战壕、散兵坑等防御性工事,大大减弱迫击炮的威力。

说来说去,国军的迫击炮主要用来杀伤日军暴露在防炮工事外的士兵,主要在防御作战中发挥威力。

即便是82毫米迫击炮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威力是有限的。

它的杀伤半径虽为15米,日军通常采用人员分散的单兵战术,通常15米内只有一到二个士兵。

换句话说,1枚82毫米炮弹往往只能一次最多炸倒两到三个日本兵,威力显然偏弱。

在二战中,绝大部分战场杀伤来自火炮,显然前线步兵需要更强有力的迫击炮消灭敌人士兵。

另外,82毫米迫击炮的射程比较近,仅有2000多米。

然而一种长身管火炮,即便是老的掉渣的清末老旧火炮,射程在四五千米以上。

轻武器无法超越82毫米迫击炮的射程,就火炮来说还是不够的。火炮太靠近前线,就存在被敌人打掉的很大风险。

除了直接在前线掩护步兵以外,火炮还需要进行集团性炮击,打击敌人纵深阵地或者进行远距离炮火压制,2000米的射程肯定不够。

就二战的国军来说,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威力更大的迫击炮,可以大量杀伤日军士兵,还具有一定的攻坚破坏力,至少能够摧毁敌人的土木防御工事,同时还要有更远的射程。

自然,这也不难做到,世界上有很多符合要求的武器,比如法国布朗德式120毫米迫击炮。

二战中很多国家都进行了仿制,如苏联的120毫米 PM38迫击炮和后续改良型号PM43。

该炮在1938年仿造法国产品研发成功,大量装备苏军。

苏军认为PM38重型迫击炮非常实用,直接列为团级支援火炮。

PM38在苏德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德军的恶梦。

德国人认为,17公斤的PM38炮弹,装药就有1.4公斤,杀伤半径高达35米。

就威力来说,PM38炮弹不亚于苏军122毫米榴弹炮,射程达到了惊人的5700米,是82毫米迫击炮的两倍有余。

这种炮弹不用直接命中,即便有几米的误差,也足以摧毁轻型装甲车辆、野战土木防御工事,更别说大量杀伤敌兵了。

火炮的重量仅为280公斤,不到苏制122毫米榴弹炮的十分之一,可以轻松由汽车或者马车进行拖曳。

到二战结束,苏军每个步兵团都配属一个120毫米重迫击炮连,下辖4门PM38或者PM43。有趣的是,苏军步兵团主要用马车而不是汽车运输PM38,每年马车可以拖曳1门PM38外加1箱20发的炮弹。这个重迫击炮连除了用4辆马车拖曳火炮以外,还有多辆马车负责携带弹药。

实际上,苏军对PM38的使用非常灵活。

PM38可以被拆卸为3个部位,由各种运载工具进行运输,拖拉机、三轮摩托车、牛车、驴车都可以。打仗时候逼急了,找一群强壮的炮兵硬扛着走,也是没有问题的。

PM38的机动性不错,至少比传统的山炮、野炮、榴弹炮的机动性都要强,非常适合苏联野外恶劣的交通环境。

而PM38的120毫米炮弹的强大威力和不错的机动性,起到了一白遮三丑的作用。

实战中,苏军发现一个很大特点,就是PM38的射速可以很快。120毫米迫击炮弹非常沉重,加上迫击炮又是采用拉发设计,似乎不能像81/82毫米迫击炮一样快速发射。

然而,实战中往往可以达到每分钟15发的高射速,持续射速则有4到5发,炮兵火力非常凶猛。

二战中,苏军对于PM38非常依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强悍的重炮。

苏军在战后统计,整个苏德战争中每年消耗高达2000万发120毫米炮弹,仅仅1943年就生产了1100万发。这个数字非常惊人,相当于平均每年发射500万发炮弹,每个月发射40万发。

苏军认为该炮相当实用,具有非常强悍的压制性:“一次进攻中,不到一分钟后,第一枚迫击炮就落在了敌人的队伍中。我们发射的炮弹越来越靠近敌人的机枪,最后,随着一次成功的射击,机枪哑火了。”“防御中,在桥头堡的一个炮兵阵地里在一天之内,我的迫击炮发射了320枚炮弹,在短短一天之内,我们击毁了三个观察哨,四挺机枪,压制了六个敌人的机枪阵地,击退了六次反击。”

1945年3月,来自近卫军的少尉费奥多罗夫注意到前方有两门德国自行火炮,它们从非常有利的位置炮击,并减慢了整个步兵团的速度。费奥多罗夫决定向他们开火。120毫米炮弹可能会损坏自行火炮的底盘,或者至少迫使它们离开阵地。在发射了6发炮弹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德国人撤退了。一门火炮被摧毁了,另外一门火炮也被打坏了悬挂而被迫弃车。”我们看到了一门已经被摧毁的大炮,五个炮组人员的尸体躺在它周围。”

对于苏军步兵团来说,120毫米迫击炮是非常重要的掩护火力,也是对抗德军的杀手锏。

PM38的性能很优秀,甚至德军缴获以后也大量使用。

德军只装备50毫米、81毫米和105毫米这三种迫击炮,然后就是75毫米、105毫米、150毫米长身管火炮了。由于德军大量装备相对轻便的75毫米山炮,战争初期非常轻视100毫米以上迫击炮,认为用处不大。

德军装备一批105毫米迫击炮,设计初衷是发射化学弹药,应付有可能出现的类似于一战的全面化学战。

所以德国105毫米迫击炮性能非常平庸,炮弹只有7公斤多,射程3000多米,均无法同120毫米迫击炮相比。

实战中吃了大亏后,德军也大量使用缴获的苏军PM38迫击炮,增强步兵团的重型火力。

德军难以缴获到足够的120毫米苏制炮弹,于是让德国后方军工部门进行仿造。

德国人推出了自己的PM38,叫作Granatwerfer42型120毫米迫击炮,在1943年到1945年一共生产了8461门迫击炮,生产了537万发炮弹。

苏德大量制造120毫米迫击炮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该炮便宜。德军的120毫米迫击炮造价为1200马克,而传统的105毫米榴弹炮造价几乎是前者10倍。

实战证明120毫米迫击炮非常成功,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也就是不需要太多技术制造条件、运输方便、威力大射程远、易于制造。

国民政府高层自然很心动,试图用它弥补国军炮兵火力严重不足的缺陷。

在1943年1月,国民政府第21兵工厂开始山寨法国布朗德120毫米迫击炮。

此时被小日本炸了珍珠港美国早已参战,可以通过驼峰航线提供部分120毫米迫击炮的重要零件。

经过8个月的研究工作,在1943年底研究成功,批量生产则是从1944年开始。

该炮叫做民国33年式120毫米迫击炮,也叫民33式120迫击炮。

民33式装备国军后,立即受到很大欢迎。

此时国军步兵团奇缺威力较大,射程较远的火炮。

对于盟友美军来说,81毫米迫击炮仅仅是步兵营支援火炮,正规的火炮则是长身管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150毫米重炮。即便拥有这么多长身管火炮,美国仍然装备了107毫米迫击炮,用于弥补81毫米迫击炮威力和射程的不足。

而国军则什么长身管火炮都没有,对于120毫米迫击炮就特别重视。

民33式是山寨产品,相对法国布朗德原尊有了不少改进,以适合中国国情。

其一是,火炮的重量有一定减轻,比如炮弹从法国的16公斤减少到10.5公斤,威力有一定的下降。以国军很烂的运输能力来看,炮弹不能太重,不然一个炮兵班就携带不了几发;

其二是,射程小了一些,为4900多米,不再是法国货的5000多米。修改的原因不是不想射程远,还是为了减轻重量,易于携带;

其三是炮架采用轻量化设计,比法国货轻了一些。

在中国战场来说,民33式性能是很不错。

首先,就重量上来说,民33式分为三部分,炮身重79公斤,脚架重71公斤 ,底座为63公斤,全重大概是313公斤。

这个重量大大高于81/82毫米迫击炮60多公斤,比长身管火炮要轻的太多。

美军的75毫米山炮重达600多公斤,105毫米榴弹炮更是重达2吨多。

正常来说,将民33式拆卸以后可以分别有三匹骡马背负,什么地形都可以从容通过。

该炮也可以用各种车辆包括马车进行拖曳,机动性是很强的,非常符合中国军队的需要。

其次,火炮射程和威力有所降低,相比81/82毫米迫击炮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尤其重要的是,120毫米炮弹的威力很大,在防御中极有威力,还具有一定的攻坚能力。即便是敌人的比较坚固土木野战工事,只要被120毫米炮弹命中附近,也很容易被摧毁。

至于120毫米炮弹对于人员杀伤能力,更是81/82毫米炮弹无法相比。

最后,民33式的炮身是从美国进口,其他部位包括炮弹都可以国内自行制造,大体实现自产化。这可以不用受制于人,生产成本低得多。

民33式诞生的太迟,在1945年量产以后,仅仅生产了54门,日寇就投降了。

所以,民33式主要的战场是在第二次国共内战。

在1948年,针对民33式炮架质量不佳的毛病,兵工厂进行重新设计,推出了更为先进的民33-1式120毫米迫击炮 。

不过,民33-1式的产量仍然有限。除了抗战的1945年生产了54门以外,也就是内战时期制造了255门,总数一共294门。

这个数字自然不够,却不能说很少。

以苏军的装备标准,每个步兵团下属1个重迫击炮连,配备4门120毫米迫击炮,每个步兵师大概是12门。

这294门可以装备20多个步兵师,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虽然装备数量不多,国军对于民33式的性能还是肯定的。

而解放军官兵对民33式,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认为这是很可怕的迫击炮。

一个解放军老兵回忆:国民党有一种120迫击炮,是很厉害的。它的炮弹个头很大,一炸就是一大片(杀伤半径20到25米)。这炮打的很快,国民党的炮手一分钟能发十发。你身边没有掩体可以躲,基本上就活不成。

在国共内战中,民33式主要配属国军精锐步兵团,作为团一级支援迫击炮,同美制107毫米迫击炮混编。然而区区294门民33式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最终国军败退到台湾,大部分民33式都被解放军缴获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解放军对33式的性能是肯定的,官兵都希望进行仿造。

于是,华北解放军从1947年开始,前后仿造了463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取名叫做太行十二公分迫击炮。

关于太行迫击炮,解放军官方介绍是自行制造:当初制作迫击炮身管的钢材我们是没有的,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然后经过寻找呢,我们发现铁路的机车的车厢的轮轴,是大小合适可以做炮管的。一看大家就很清楚了,火车的机车轮轴和货车车厢轮轴都是很粗的钢柱,适合做重型迫击炮炮管。其中带动力的机车轮轴较粗,可做150迫击炮管。普通货车车厢轮轴较细,可做120迫击炮管。炮管材料找到后,工人们将车轴用锯子锯成炮管需要的长度,然后再把锯好的车轴固定,用铣刀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一点一点地完成套管内壁的精加工。

可以说根据地的重型迫击炮,完全都是工人一点一点的用手工钻出来的。加工好炮膛后,工人们再把铁轨的底角截取拼接焊接,做成重迫击炮的底板。从年初接受任务到了1947年4月,第1门样炮就试制出来。到了1947年6月。首批生产出的4门120重迫击炮和400发炮弹,已经成建制装备一个重炮连。该炮造价相当于5万斤小米,时价为23两黄金一门!

这种说法貌似有道理,实际上基本是不可能的。

重型迫击炮的制造可不是儿戏,除了精细的加工技术以外,对于炮钢是有严格要求的。

如果采用较差的钢材,会严重影响精度和射程,更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发射故障,甚至可能炮毁人亡。

如果说太行迫击炮只有几十门,或许是用手工制造出来的,现在说是400多门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对比解放军曾装备部分苏制120毫米迫击炮,这种太行迫击炮或许是苏联方面援助了关键原材料,比如炮管。

太行迫击炮的实战性能也不错,第一次参战就击毁了国军两辆卡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20毫米迫击炮又有了新战场。

第一批进入朝鲜的解放军必须急行军前进,要在朝鲜北部可怕的山地高速穿插。

入朝的39军装备了山炮36门,同时装备了美制107毫米迫击炮12门,民33式120毫米迫击炮12门。

这侧面证明了,志愿军对民33式的性能还是肯定的。

可惜民33式总体产量太低,解放军缴获的也不多。

至于太行迫击炮,没有它在朝鲜服役的记载,或许是仿造水平有限、性能不佳吧。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志愿军将大部分缴获的民33式都放在朝鲜。经过惨烈的战争,很快就损失了34门之多。

而解放军无法自产民33式(国民政府败退到台湾已经停止制造民33式),只能用1门少1门。

民33式的优秀性能,让志愿军前线部队有一定的需求。在向苏联的军火订单中,志愿军提出了大量订购苏制120毫米迫击炮的要求。

上面提到的苏制PM38型和改进型号PM43型120毫米迫击炮,开始装备志愿军。

只可惜,PM38来的又太迟,到1951年下半年才开始装备部队。

此时五次战役早已结束,120毫米迫击炮的用处有限了。

即便如此,该炮参加了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一些战斗。

志愿军官兵对它非常满意,认为120毫米迫击炮是可以打阵地战的重型火炮,完全可以替代苏制122毫米榴弹。在志愿军进攻时,120毫米迫击炮具有很好的压制能力,可以摧毁敌人精心修建的野战防御工事,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以上甘岭战役为例,美韩军占领山头高地后,只能修建土木简易野战工事和战壕,根本挡不住120毫米迫击炮的猛击。在志愿军步兵进攻前,只要让120毫米迫击炮进行几轮覆盖性炮击,就可以摧毁敌人大部分的防御工事,大大减少步兵攻坚的伤亡,也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

在10月30日21时,志愿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向597.9高地发起猛烈的炮击,炮击持续了4余个小时。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志愿军进行了有重点的决定性反击,大量歼灭了敌人。其中上甘岭特功8连官兵奋不顾身、勇猛冲击,首先恢复了1号和3号阵地,歼敌200余人,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防御时,120毫米迫击炮具有非常恐怖的覆盖性火力,除了各种战术炮击以外,尤其可以打集团目标,进行封锁性炮击。

还是以上甘岭战役为例,其实此战轻武器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主要还是依靠双方火炮进行杀伤。步兵交战时,敌我炮兵都猛烈开炮,尤其对进攻路线进行集团目标覆盖性炮击。所以,敌我双方大部分伤亡都是在进攻或者撤退途中,根本就没有来得及使用武器同敌人步兵交火。

当时曾有志愿军步兵连前去增援上甘岭高地的部队,连长让全连丢下重武器和多余的弹药,采用轻装奔袭上山的方式。

当时有士兵不理解,认为就带着几十发子弹和一杆枪,就算上了阵地也坚持不了多久。

到了火线上,士兵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美韩军进行强烈炮火覆盖,志愿军官兵主要的伤亡都是在增援路上。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能携带沉重的武器和补给,而是要尽量轻装快速前进,最大程度减少伤亡。等到士兵成功到了阵地上,就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武器和弹药,都是之前伤亡惨重的战友们留下来的,可以长期作战。

在这种战斗模式下,120毫米迫击炮就是无往而不利,往往一顿炮击就将一个增援的步兵连基本打光。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官兵对于12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非常肯定,加上随后全面的苏式化,解放军第一款国产120毫米迫击炮,也就是55式迫击炮很快就诞生了。

新的时代开始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2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