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口迸发新活力!探秘日照港的现代化转型之旅

人民网 2025-02-21 18:53:26

编者按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这里是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这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起落,这里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七,这里是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这个位于黄海之滨的现代化港口,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智能科技为引擎,展现出更加强大的蓝色活力。近日,记者走进山东港口日照港,探秘这里的现代化转型之旅。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日照港供图

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革新实践

日照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口之一,2021年,日照港在全球港口中率先实现了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改造升级,这一创举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是开启了港口自动化的新纪元。

“全球主流的自动化码头采用的是垂直封闭式,堆场的集装箱与码头岸线是垂直的,并且场地是封闭的。顺岸开放式指的就是堆场的集装箱跟码头的岸线是平行的,外部集卡车和内部集卡车可以直接进入到场区里面。”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智慧控制中心副经理刘志鹏介绍道。

这种开放式的布局,实现了无人集卡和社会集卡同时进出自动化堆场,减少了自动化轨道吊的运行距离,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同时,这种方式也大大减少了扩建码头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无人集卡“去安全员”的智能化征程

日照港的改造升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挑战,无人集卡“去安全员”就是其中之一。

“通常集卡车上的‘安全员’既起到裁判的作用,还起到教练的作用。就像咱们在驾校考试一样,旁边会有一个教练告诉你应该如何操作它,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会及时纠正你。无人集卡‘安全员’下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IT部信息化主管工程师倪铂告诉记者,无人集卡“去安全员”成为世界级难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确保在无人驾驶时,车辆仍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安全、高效地执行任务。

无人集卡行驶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日照港供图

经过大量研究、反复试验,日照港成功将“北斗+5G”、国产码头操作系统TOS应用到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全过程,破解了无人集卡作业需要“安全员”监督的世界级难题,实现无人驾驶在全球港口首次落地。

无人集卡的成功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港口的运作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人力资源和运营成本,还加速了港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这对促进整个物流链条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具有深远影响。

“园林式港口”的绿色举措

除了积极追求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日照港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同样展现出前瞻性和创新精神。面对散货作业中难以避免的粉尘污染问题,日照港没有止步于传统的苫盖物料和喷淋增湿等常规手段,而是勇于探索,开发出了全新的抑尘技术。

“我们创新改造的抑尘剂,也就是俗称的结壳剂,通俗点讲,让货垛外面结了一层壳,就像鸡蛋壳一样,牢牢地把货物裹在其中,不让粉尘外逸。这5年之内,港界的PM2.5和PM10的浓度同比改善了31.4%和18.5%。”日照港一公司安全环保室副主任秦晗说道。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控力度和治理能力,日照港还创新打造了智慧环保管控平台,这个平台集成了设备信息、远程操作、气象预警等多个功能模块,能够实时分析现场数据,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日照港的成功转型,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传统码头改造升级树立了新标杆。如今,这一全新的“中国样本”,正在广阔海域中激起层层涟漪,引领着我们驶向更为浩瀚的蓝色疆域。

审核:

田振东 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一级技师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