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加速布局具身智能赛道,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双轮驱动
2025年,具身智能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世界深度融合的关键方向,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在这一领域,中国移动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积累与资源整合能力,近期动作频频,从技术研发、产业合作到人才储备,全方位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展现了其“全球最大机器人运营商”的雄心。
一、战略布局:构建具身智能全场景服务生态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自2025年2月成立以来,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依托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数据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创新中心聚焦家庭、社区、商铺等多元化场景,致力于打造“智能服务新生态”。例如,在家庭场景中,中心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通过AI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实现家庭安防、老人看护等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在商业场景中,机器人已应用于物流分拣、零售导购等领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为加速技术落地,中国移动在2025年3月启动了首场具身智能专场招聘会,开放包括人形机器人硬件产品经理、AI产品经理、自动驾驶感知算法工程师等27个核心岗位,覆盖研发、设计、算法全链条,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加入。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技术团队的竞争力,更彰显了中国移动对具身智能产业长期投入的决心。
二、技术创新:AI+网络融合,推动5G-A与自智网络升级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提出“AI+NETWORK”战略,强调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的深度协同。通过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5G-A网络和光纤宽带基础设施,中国移动已实现4/5G核心网100%云化,并在5G-A领域取得五大突破性成果:
网络智能化:引入NWDAF(网络数据分析功能)等新网元,实现业务实时识别与用户体验动态保障;通感一体:低空感知精度达10-25米,助力无人机物流与低空经济;RedCap轻量化物联技术:终端复杂度降低60%,加速安防监控等行业应用。同时,中国移动自研的“自智网络”技术已进入L4级高阶阶段,覆盖核心网、传输网等多个场景。例如,在业务开通环节,AI驱动的自动化流程将配置时长缩短至“小时级”,资源分配成功率提升至95%,显著降低运维成本。这一技术不仅为具身智能设备提供了高可靠的网络环境,更成为其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支撑。

中国移动深谙生态共建的重要性。在2025年3月举办的“具身智能技术产业链国际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广汽、优必选等企业,探讨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此外,创新中心还与GSMA、TM Forum等国际组织合作,发布“自智网络8大L4价值场景”和“5G-A五大技术创新”,推动全球标准制定与场景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正积极参与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5),与学术界共同探索大模型、触觉感知等前沿技术与机器人的结合路径。这种“产-学-研”联动模式,为中国移动的技术迭代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四、未来展望:从技术领先到全球赋能中国移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AI+NETWORK”持续深化网络智能化水平,并依托5G-A技术为具身智能设备提供更低时延、更高带宽的连接能力。李慧镝在MWC 2025上提出,中国移动将以“端到端思维”推进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场景的全面渗透,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提升AI治理水平,确保技术“向善”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中国移动将不仅成为机器人运营商,更可能重塑智能服务的全球格局。从家庭到工厂,从城市到深空,具身智能的“中国方案”正在书写新的科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