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你是我的儿子,我说不能这一天结婚就不能……”
毛岸英在1948年的这天看着在这一情景下十分固执的毛主席,不禁长叹一口气,停下争执,自己一人关门思索。
他心想:我与思齐是真心相爱的,为什么不能尽早结婚呢?为什么他的父亲非要在这方面十分坚持呢?
毕竟毛岸英是知道,自己与刘思齐的见面是毛主席一手促成的。想到这里,毛岸英不禁想起他与刘思齐两人的初见。
«——【·烈士父亲的牺牲,刘思齐的归处·】——»
1938年春节,延安的夜空下有灯火闪烁,人群相聚。
毛主席坐在简易搭成的剧院里,炯炯有神地观看节目,直到一出《弃儿》的话剧落幕,毛主席不禁长舒一口气,从代入感中走出来。
身处人声鼎沸之处的毛主席转头便格外注意地问起刚才台上的小女孩儿是谁家孩子,只是得到的回答却有些意外——她竟是刘谦初的女儿。
一听到“刘谦初”这个名字,毛主席不禁沉思起来。他心里一边是刚才小女孩儿的精彩表演,一边又脑海里回想起刘谦初来。
刘谦初,一位山东平度的水土养育出来的儿子,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勇士。
1927年,他踏上了共产主义的征途,成为了一名保家卫国的忠诚战士。在福建省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等重要岗位上,他也一直是兢兢业业,深入群众的。然而在两年后,他的命运却突然翻转。有一天,他突然锒铛入狱,被囚禁在济南的一个狭小牢狱中。牢里关着的有呐喊,有沉默,而更多的是死气。
刘谦初
初进这个狭小的“黑盒子”时,刘谦初就经历了轮番的酷刑折磨。
这些酷刑试图摧毁他的意志,敌人则想要得到刘谦初掌握的关键信息,而刘谦初所能做的唯有默默忍受,以顽强的意志去支撑自己。
只是时光流转,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刘谦初的意志被消磨殆尽时,也是他英勇就义时。
1931年春,万物充满生机的季节,在刘谦初这里也是他为信仰献上生命的时刻——这个时刻解脱、懊悔、留恋等情绪通通都消弭于无形。
刘谦初英勇就义时年仅34岁。这样的一位勇士就如其他许许多多陆续倒下的战友一样,让毛主席印象深刻。
所以毛主席在此时缓慢而又有力地说道:“思齐是烈士的后代,我们都有责任好好培养她。”随后他便收刘思齐为干女儿。殊不知,毛主席当时的决定却为自己的儿子埋下了一段姻缘。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1946年。毛岸英,这位毛主席的儿子,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延安。
当时毛岸英深得其父真传,能吃苦且敢于吃苦,从不把自己脱离于群众,他遵照父亲的嘱咐,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
别看他头顶着“毛主席的儿子”的响亮名号,在当时那个年代他却如正常孩童一样颠沛流离。
在1922年的湖南长沙,毛岸英呱呱坠地,成为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宝贝儿子。但与许多孩子不同的是,他的童年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宠爱,而是被时代的风云和革命的烽火所笼罩。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毛主席和杨开慧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家中的温暖亦变得奢侈。
毛岸英和他的弟弟毛岸青不得不提早面对现实,像小草一样顽强地在风雨中成长——他们曾被迫离开父母,寄居在陌生人的家中,生活满是艰辛。街头的流浪生活教会了他们生存的智慧,他们学会了卖体力来维持生计,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得不依靠捡拾垃圾来填饱肚子。
也许是小时候的经历所致,毛岸英在与毛主席等人又见面的时候,便什么也不说地埋头苦学起来,直至学到长大。如今正与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
然而,随着胡宗南军队的进犯,延安的宁静被打破,毛岸英只得赶紧来到毛主席的身边。
毛主席这时再看自己晒得黝黑的儿子,又想着漂亮水灵的干女儿,于是就主张安排了两位年轻人的见面。
«——【·新婚燕尔,奔赴朝鲜前线·】——»
毛岸英初见刘思齐时,就被刘思齐那一双眼睛夺去了注意。那双眼睛太过独特,明明是一张温柔小意的脸庞,兼具德淑贤良,却拥有着明亮而又坚毅的眼神。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毛岸英爱极了刘思齐的思想——她的一整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
于是毛岸英便在1948年的春天,在西柏坡那片充满革命历史的土地上,与刘思齐戳破了暧昧的“窗户纸”,互相定下终身。
一经定情,毛岸英便像个普通毛头小子般拉着刘思齐与毛主席见了面,说道:“爸,我想快点儿娶到思齐!”
说完这句话后,毛岸英便将“自己与思齐打算今年下旬的时候就结婚”的东西和盘托出。
只是本来满心欢喜毛主席这个“中间媒人”肯定听到后会答应他们的婚礼的毛岸英没想到听到的是毛主席的拒绝。
毛主席道:“思奇还未满18岁,你不应该这么着急。况且真要办了也不符合这里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毛岸英听到自己父亲不容拒绝的话语落地后,便不可避免地着急起来:“解放区的婚姻法从来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去遵守,有的十六七岁就结婚了,思奇也就差几个月满18岁,为什么不能结婚呢?”
对此,毛主席叹了口气,仍旧坚定道:“你是我儿子,你就要遵守法律,别的人怎样做我是管不着的……”
其实就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毛岸英身为毛主席的儿子,其一言一行定是要规范遵守的,这是压力也是责任。
而当时的毛岸英虽然能够理解毛主席的用意,但是情感上他十分想要尽快与刘思齐结婚,最终两人吵到不可开交,各自独坐。
这时候就需要第三者来插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局,于是朱周两位元老人就先对着小辈毛岸英劝解起来。
毛岸英则是生完气后,理智占了上风,便借着他们给的“台阶”,主动向毛主席道了歉,并将婚期延到刘思齐成年后。
时光荏苒,随着新中国的曙光初现,毛岸英与思齐同志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与子执手,同子偕老了。他们的婚礼是在毛主席的菊香书屋举行的——那里书香氤氲,宁静而庄重。
周总理以证婚人的身份亲临现场,见证了这对新人的幸福时刻。而毛主席,作为父亲和领袖,赠予了他们一件自己钟爱的大衣,作为对新人新生活的祝福和守护。不过,新出生的中国亟待需要守护,所以毛岸英并未沉溺于太久新婚的喜悦,而是不得不抽身投入基层的繁重工作中去。
也许是天意弄人,或许是早有定轨,在1950年的下半年,我们的邻国危机蔓延到中国边境,而这之后便是许许多多的人远征援助,永远地安睡他乡。
那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而毛岸英知道了联合国军对中国援助的潜在威胁的紧张情况,便毫不犹豫地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要加入志愿军、奔赴前线的决心。
在当时的局势中,毛主席深知远在他乡为异客,回不回得来都看天意,但是他作为一位领导,还是同意了毛岸英的请求——让他随彭德怀元帅出征,投身于保家卫国之中去。
他在那里作为一名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协助着志愿军司令部的彭德怀老元帅等人。
«——【·噩耗传来,徒留伤心人·】——»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每天都在有流血的战士牺牲。
在那个寒冷的11月,岸英同志在遥远的前线,给正在医院中与阑尾炎抗争的刘思齐同志寄去了一封信:“思奇,近来可好,听闻你住了院……如今我这里战情依旧紧张,也不知何时才能与你见面……”
万千思绪却字字斟酌,留下寥寥几字。毛岸英想要与刘思齐说的太多了,最后也只是在结尾希望刘思齐在他不在的日子里照顾好他的父亲。
家书抵万金,刘思齐握着那封兜兜转转来到身边的信,心中思念蔓延,眼中泪水汤汤。她急忙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岸英的牵挂与不舍,然而,信还未能抵达前线,岸英同志便不幸牺牲。
这个消息在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唯一与刘思齐关系紧密也能接到消息的人便是我们的毛主席。
在当时的那个寒冷的月份里,战场上火光漫天,战事正酣。而我们的先辈与敌军在朝鲜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双方都承受着沉重的损失。
当时,美军将几十枚燃烧弹倾泻而下,燃烧弹落下瞬间就如上千度的高温瀑布。这一切都发生在几秒间,毛岸英与作战参谋高瑞欣未能及时逃脱,不幸葬身火海。
这场战争牺牲了太多的人,只是在战场上的人们还来不及悲痛,就只得投入进下一场战事绸缪中。
在那段日子里,我军正全力投入到第二次战役中,这场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持续到12月24日,一共持续了29天。
志愿军采取了巧妙的战术,诱使敌军深入,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包围和歼灭。战役伊始,我们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成功地将敌军引入陷阱,并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但是,联合国军并未轻易屈服,他们在某些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反击。这场战役是整个战略中非常重要部分中的其中一个,两方都在不断焦灼和战斗。
所以当消息传回到毛主席耳中,他的心里充满了悲痛——丧子之痛难以平复。这份沉重的打击使得毛主席一下子就苍老了起来,泪水也悄然滑落。
然而,作为国家的领袖,他深知此时国家和人民正是需要他的时候,所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必须在此时保密,以免扰乱国家安定。
这份伟大的父爱和国家的担当,让岸英同志的英名和牺牲,成了一个时代的沉默记忆。而这厢的刘思齐在漫长的等待中,心中忧思不断。
毫无新的消息传入她的耳朵,信件的缺失亦让她心中惴惴不安,隐隐作痛,她渴望得知毛岸英的消息,却又不忍心打扰日理万机的毛主席。
时间缓缓流逝,直至1953年的一天,毛主席亲自召见了她。他语气沉重地告诉她,革命的道路上牺牲是难以避免的常态……这番话让刘思齐的心沉到了谷底。第二天,毛主席再次召见她,这一次,他亲口向她传达了那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毛岸英同志,她的丈夫,已经牺牲。
刘思齐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是真的听见后又悲痛欲绝,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在毛主席面前痛哭起来。
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而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和国家的领袖,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沉重的悲伤。
虽然毛主席预想到自己的干女儿,毛岸英的好儿媳会一时走不出阴霾,但是他没想到就短短几月,两人的感情就已深比山海——刘思齐在听到消息后便日夜茶饭不思,人形消瘦。
毛主席和党组织对她的境况一直深感忧虑,于是为了助她抽身出来,重燃斗志,党组织给她提供了一个选择——前往苏联深造。不过她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亲自去看一眼毛岸英。所以1959年的一个清晨,她的妹妹刘思敏接到指示,为了让自己的姐姐早点儿走出痛苦,便与她一起踏上了前往朝鲜的旅程。
而刘思齐她们一来到此地后,刘思齐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自己的丈夫,岸英同志的安息之地。
她温柔地捧起一抔黄土,轻轻地装进随身携带的袋子,满怀爱恋与思念。在那一刻,她的内心复杂情绪翻腾——无尽的悲伤与对岸英同志的深情缅怀交织在一起,让她落下泪来。
不过这次朝鲜之行,虽然浸透了悲伤的泪水,却也标志着她心灵愈合之旅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