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朱镕基自我评价:从这三条来讲,我比江同志差得很远

胖哥说说 2023-02-06 00:19:31

1988年,上海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朱镕基站在高台上高谈阔论,十分风趣的做了自我介绍,讲明了自己的情况。

政绩、简历、自我评价让众人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朱镕基,而这些履历也展现出来了朱镕基的优势,让朱镕基担任“上海市市长”的呼声也更大了一些。

但是在自我评价中,朱镕基并没有像“王婆卖瓜”一般,对自己的经历有太多的夸赞,而是十分客观的说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说:“我觉得作为上海市长我不是最佳人选,相比于前几任来说,我个人也有很多缺点,尤其是比江泽民同志要差得远,关于这方面我主要讲三点。”

朱镕基说的究竟是哪三点?他又是凭借什么当选上海市市长的呢?

朱镕基出生于1928年的湖南长沙县安沙镇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说来他的身世也十分不简单。

有人说他是朱院长的直系后裔,是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那一支的后代,到他这里,就是第十九世孙了。

但是朱镕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祖上虽然光辉过,后代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可朱镕基的童年,却并不幸福。

朱镕基还在母亲腹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孤身一人含辛茹苦将其抚养长大,结果刚满12岁之时,母亲也不堪重负离开了人世。

朱镕基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可他依旧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在13岁那年成功地考上了湖南私立广益中学。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朱镕基甚至不幸感染了霍乱,历经一番磨难,才终于死里逃生活了过来。

自此之后,朱镕基对学习更加上心,心中也萌生了一个更加宏大的理想。

1947年,历经几年的艰苦学习,朱镕基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攻读电机系。

大学中的生活让朱镕基感受到了更多思想的力量,革命的浪潮在清华大学中一浪高过一浪,朱镕基也先后多次参加了学生运动,并深切的体会到了共产党思想对学生和民众们的影响力。

1949年,朱镕基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这个新中国成立的关键时期,让加入党组织后的朱镕基得以大展身手。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朱镕基被派往了东北地区,成为了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的副主任。

当时东北地区有着大量日本人留下的较为先进的工业系统,朱镕基看着这片广阔的天地,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

在东北的时候,他工作的兢兢业业,还加入了国家计划燃动局,成为了组长,主要的任务就是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

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朱镕基的工作被暂时搁置,又去往国家计委业余学校担任教员。

职位虽然不高,但是工作内容却一点都不简单,朱镕基在这里依旧做的津津有味。

后来就连朱镕基自己回忆起这段时光的时候,也满是感慨。

从1952年到1978年,朱镕基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做了不少电工方面的工作。

当时中国在技术方面的人才十分稀缺,他就亲自组建了一支徒工队伍,从零基础开始培养,怎么爬电线杆,电线杆的构造,怎么安装高压线等,他都手把手的教给队伍的学徒们。

这段时光也让朱镕基有了更多基层工作的经验,他在基层工作的这段时间,见多了民生疾苦,对于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自然也就思考的更加深刻。

改革开放之后,朱镕基开始担任国家经委委员兼技术改造局的局长,随后一路调动,在1987年年初调到了上海市。

恰逢这一年上海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在这个时候召开,上海市市长也要在这一次会议中选举出来,而身为上海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朱镕基自然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上海市市长竞选的演讲中,朱镕基终于能够在这样一个盛大的场合,展现出非凡的个人魅力。

他并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是用太过官方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履历,他就像是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的“铺展”在众人面前。

至于政绩?

朱镕基并没有详说,因为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多的建树,反而有很多需要提高改正的地方。

在自我评价中,朱镕基就这样评价自己:“我觉得作为上海市长,我并不是最好的人选,和前几任上海市市长相比,我有很多缺点,尤其是和江泽民同志相比还差得远。”

随后朱镕基就详细说明了这三点。

第一点,朱镕基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只有一些领导方面的经验。

尽管朱镕基曾经在管道局工作过一段时间,并且手把手的带出来了一支电工小队,但是这段时间在他长达二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朱镕基更多的时间是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中工作,工作的内容基本上和民众们接触的不多,并且从来没有担任过区县级别地区的领导,对于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只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考虑。

而江泽民同志却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从群众中走来,在工厂中当过厂长,和群众们的情感很深,也了解群众的需求是什么。

这是朱镕基认为自己比不上江泽民的第一点,因为毛主席做工作的时候,最讲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挖普通民众的痛点,才能对症下药。

作为一个建立在工农阶级基础上的国家,基层的工作经验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朱镕基也十分坦率地表示,因为缺少这样的经验,所以今后还可能会犯一些决策的错误,希望各方都能够监督我。

第二点,没有在地区工作过。

朱镕基虽然职务不高,但是此前也一直都是在中央内部工作的,正如此前所说,他从来没有在县区等地方工作过,如果要领导整个上海市的工作,对他来说显然还是有些困难的。

他还十分风趣的表示,到上海工作的这三个月,头发都比过去白了不少,江泽民同志语言一年内他的头发就会全部变白。

虽然朱镕基是笑着说出来这句话的,但是依旧能够感受到他在调到上海工作之后,身上担负的重担。

朱镕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但是他还需要时间积累、适应,去熟悉这份工作。

而江泽民一路从基层走上来,工作的经验也比较多,朱镕基自认为和江泽民相比,自己在这方面还是相当欠缺的。

第三点,朱镕基认为自己的性格并不是很“好”,相比于江泽民的温和敦厚,朱镕基认为自己的性格要更加急躁一些,尤其是在面对工作上的事情之时,他总是急着看到事情的成果,这样一来就容易事与愿违。

朱镕基也指出来这样做的缺点,那就是会影响工作内容传达的效率,很难让众人凝聚成一股绳,共同为了目标而努力。

这是一种领导者需要的品质,既能够让人信服,又能够让人感到亲近,这样的特点朱镕基确实认为自己是缺少的。

刚受到伤害的时候,宋平就曾指出了他身上的问题。

“你对下属严格,对工作认真,这是应该的,但是批评的时候,你要讲究方式,言辞不能太刻薄,让人感到有距离,你可以学学周总理。”

朱镕基知道,周总理说话的艺术确实是令人望尘莫及的,他也向宋平承诺,自己一定会认真改正这个问题,同时也让同事们继续监督他改正这个问题。

朱镕基做了这样一番总结之后,现场当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就这样,朱镕基当选为上海市市长。

但是事实证明,朱镕基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时候,他的工作完成的依旧十分出色。

在会议上,他曾做出过这样一句承诺:“如果我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我一定要让下一届市政府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高效的政府。”

当时上海正处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朱镕基致力于上海的发展,从来没有懈怠过手中的工作。

一上任上海市市长,他就主要抓了三件事:“菜篮子”、公共交通和住房问题。

但是在解决问题方面,朱镕基并不是盲目的去采取政策的,他十分看重媒体的影响力,一般他都会在决定某些事情的时候,先让媒体发布改革方案,然后听取民众们的意见。

这个时间大概会持续十到十五天,然后在做决定,颁布政策。

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确实不错,朱镕基推出的政策基本上都推动了上海的发展和建设。

仅用了两年时间,朱镕基就成为了上海市市委书记,他雷厉风行的做事方式,让不少人对此感到心服口服。

1991年的时候,上海为了推动改革,便让大量的纺织女工下岗,将纺织业进行了升级换代。

为了推动浦东地区的发展,朱镕基还请邓小平亲自发表了讲话,对于上海的改革工作,朱镕基总是最积极的。

正应了朱镕基在上海市干部传达会议上的讲话:何以解忧,唯有“改革”。

事实证明,上海的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上海市领导人的带领下,上海也逐渐发展成了国际一线大都市,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上海的魅力。

而朱镕基也成功当选为国家国务院的副总理,负责统筹全国的事务。

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朱镕基在国际上在展现出来了个人幽默睿智的特点。

1993年,总理李鹏身体抱恙,朱镕基就代替李鹏到加拿大进行访问。

但在一次采访中,国外的记者却问到了李鹏总理的病情,朱镕基当然明白,这群记者是希望从他这里打听到,中国在人事上是否有什么变动,好拿来做文章。

朱镕基并没有明确说明,而是幽默的表示:“总理的病情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医生交代,让他多休息一段时间,中国地人事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动,我也希望李鹏总理出来工作之后,医生也能让我休息一段时间。”

这番话一出,现场就响起了一阵笑声,这个问题就这样被朱镕基化解了。

后来朱镕基又访问了一次加拿大,赢得了加拿大的尊重。

无论多么盛大的外交场合,朱镕基从来没有在工作上出现过差错,他的回答总是能够让人会心一笑,同时感受到中国的友好。

这或许也是朱镕基总理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

2000年以后,即将离休的朱镕基总理依旧奔忙在工作前线,将国家的发展重任视为自己终生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也意识到中国正存在的的问题,房地产过热,贫富差距逐渐变大,这些都是中国需要解决且正在解决的问题。

朱镕基也曾颁布过一些政策,想要减缓或者是改变这样的发展方向,只是仅凭他个人的能力,还是没能改变。

如今中国的发展依然在路上。

朱镕基总理也已经离休在家,希望中国的发展能够如他所愿,未来发展的更加强大,这也是每一个国人的心愿。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