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地处太原市南郊,最初叫唐叔虞祠,后改为晋王祠,它是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的。晋祠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晋国的宗祠。晋祠里的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的建筑艺术和彩塑壁画等都是国宝级别的。关于晋祠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晋祠:“桐叶封弟”故事的发源地“桐叶封弟”的典故出自《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周公旦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并说:“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城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因此,“桐叶封弟”成为表示分封之意的一个典故。
晋国的开国君主是唐叔虞,而晋祠主殿——圣母殿为何供奉着一位女神?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也是晋祠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据说是为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而建的。殿内供奉的女神被宋代加封为“显灵昭济圣母”,所以称为“圣母殿”。
圣母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大殿四周围廊,古称“副阶周匝”,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的最早实例,为古人祭祀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前廊廊柱上八条木雕蟠龙,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木雕盘龙,体现了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圣母殿的43尊侍女彩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晋祠内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里,晋祠主殿不供奉晋国的创立者唐叔虞,却供奉一位女性,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太原这个地方自古出皇帝,如西汉的文帝刘恒,在当皇帝前曾在太原当代王,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是从太原起兵推翻隋朝而建立唐朝的,所以,宋太宗赵光义做皇帝后,下令毁掉太原城,但为了安抚民心,修缮了晋祠,重建了主殿,但供奉的主神却从唐叔虞换成了圣母,唐叔虞祠只能处于偏殿了。那主殿的圣母真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吗?
主流的说法是晋祠圣母殿的女神为邑姜,即唐叔虞之母。郭沫若来到晋祠时曾经题诗:“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表达了他认为圣母即是邑姜的看法。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圣母是真实的宫廷人物,因为圣母身边侍立的男女侍从展现的是北宋时代的宫廷生活,甚至还有宦官的形象。所以晋祠的圣母的原型应该是刘娥刘太后。在重修晋祠五十年后,北宋王朝进入了刘娥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为了神话她,负责修建圣母殿的官员,就以刘太后为原型来塑造了圣母像。
晋祠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中国最早的立交桥晋祠的鱼沼飞梁同圣母殿一起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座桥不同于中国古代“一字型”桥梁的建筑理念,而采用“十字形”桥梁,石桥上架于鱼沼泉之上,从高空俯视,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它的这种独特设计,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伟大杰作。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四周有勾栏围护,结构稳固,造型别致。桥上的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鱼沼飞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鱼沼飞梁(图片来自网络)
晋祠的建筑体现了不对称之美晋祠的建筑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祭祀建筑的对称建造手法,处处体现了非对称的特色。它的建筑布局并非直线,而是一条微妙的折线,两侧布局保持均衡又不强求对称。建筑物的朝向不拘一格,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北路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南路建筑有很多是坐南朝北。这种布局方式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性秩序,又融入了浪漫气质。
晋祠的建筑之间不用墙来隔绝,空间是流动的,比寻常的私家园林显得更为疏朗开阔,气度不凡。同时,晋祠庭院范围内有大量开敞的亭榭,空间进一步互相渗透,很多地方都能欣赏到周围更深层次的景色,给人带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强烈感受。
晋祠的水景包括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总面积不大,但分散布置,给人处处有水的感觉。而且,晋祠的水清得让人叫绝,用相对较少的水面营造出更为别致的水景效果。
晋祠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建筑布局、空间感、水景和历史价值等方面。这些独特之处使得晋祠成为了一个具有极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