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致辞并回答了现场提问。针对中美关系的问题,王毅表示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着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会轻易翻烙饼,这体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国际信誉。我们的政策就是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社会制度不同,这是各自人民的选择,想要改造甚至颠覆对方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就是相互尊重,这是中美交往的前提。
王毅强调,“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中国就是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后王毅放大招嘲讽,表示如果美方听不懂中方的发言,“可以找DeepSeek帮忙”。很显然,王毅外长的讲话说得还是比较重的,提到了“奉陪到底”,提到了中国人民从来“不信邪,不怕鬼”,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一般只有到了国际形势比较危急的时候,中国官方才会用这样的语气对外表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中美关系面临严重挑战。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另一方面王毅的表态为中美关系设定了明确的红线,尤其是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的立场。他强调,台湾地区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触及这一底线行为都无法容忍。前不久,美国“约翰逊”号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高调过航台湾地区海峡并公开炒作,立即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解放军全程监控,外交部也再次敦促美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表态清晰地告诉美国,台湾地区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红线,任何偏离这一红线的行为都将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
据环球时报报道,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14日拉开帷幕,本次会议涵盖广泛议题,将讨论国际秩序的未来、多边治理改革、地区冲突以及气候和粮食安全等跨国挑战。外媒称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俄乌冲突爆发即将满3年,美国总统的乌克兰和平计划将成为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美国媒体称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并宣布同意恢复和谈在欧洲引起警惕,担心白宫可能谋求在没有欧洲和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与俄达成协议。
大会现场(资料图)
坦率地讲,1963年首届慕安会以来,这个会议已存在六十多年时间。该会议起初是欧美之间在冷战时期的一个跨大西洋安全峰会,近十几年来才开始转型成全球性的安全峰会,其“风头”也一度盖过每年六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峰会。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外长几乎每年都会参加慕安会,但今年的会议有所不同。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再次出席,另一方面俄乌和平进程开始展开。因此,各方可能在会议上就俄乌问题展开互动,甚至是交锋。
对于中乌关系和俄乌冲突问题,王毅表示中方愿意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两国关系,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开展务实合作。中方将继续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以期望达成公平、持久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和平协议。乌克兰外长瑟比加显然充分感受到了中方的诚意,也当场对华许下重要承诺,表示乌克兰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乌克兰高度重视中国对俄乌冲突影响,期待中国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泽连斯基(资料图)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乌克兰的局势日益艰难。泽连斯基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无路可退的岔路口。西方的支持不容忽视,但与此同时,外部势力的干涉让他无从选择。战场上,兵员短缺成了乌克兰的头号难题,连兵役年龄都被压缩到了18岁。女性兵员在前线的身影,已成了常态。这一切,都是冲突带来的沉重代价。尽管如此,泽连斯基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态度依旧坚决。在慕安会上,他的发言慷慨激昂,坚定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