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透过一剧一会一饼看菏泽牡丹产业“盘子”到底有多大?

齐鲁晚报 2025-04-14 11:41:5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这个4月,2025世界牡丹大会开幕,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也开启了第34届,为期1个月,由春至夏,衔接牡丹、芍药花期,一场“四月芳菲未尽,五月芍药接春”的赏花盛宴。

菏泽这座鲁西南小城也再次因牡丹“热量”满满,牡丹产业也再次集中呈现,唐朝张又新《牡丹》诗云:“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深耕多年,菏泽牡丹产业走到哪一步了?“盘子”有多大?

国色芳华“流量”涌向这座小城,超百亿的“花样”产值“绽放”

三个月前,1月,电视剧《国色芳华》上线热播,创造了多项播出纪录。作为电视剧《国色芳华》牡丹及芍药花卉赞助的官方合作伙伴,菏泽牡丹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牡丹文创、催花牡丹火爆出圈、供不应求,剧中“琼台玉露”原型“绿幕隐玉”更是一花难求,多种牡丹食品销量大增。

菏泽牡丹栽培已有1500余年历史,目前,菏泽牡丹已经从单一观赏向精深加工,再到文化创意等多链条持续拓展。现有牡丹产业从业者50万人、总产值130亿元。

全国每卖出十张工笔牡丹画,就有八张来自菏泽巨野。《花开盛世》《锦绣春光》《盛世中华》《盛世长虹》等作品先后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进口博览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国礼展厅等地,多幅作品被联合国国际组织永久收藏。

上个月,在3月29日首届杭菏双城牡丹精品展开幕仪式上,菏泽捐赠的百年牡丹“香玉”落户杭州六和塔,《国色芳华》电视剧中的“怀袖香”,就是这款牡丹。菏泽展区,曹州刺绣汉服、牡丹籽油、日化品及巨野工笔牡丹画全面展现了牡丹产业链的多元创新。首届杭菏双城牡丹精品展前一周,3月22日,菏泽市牡丹区组织的“追溯盛唐国色芳华印迹 共赴菏泽牡丹芍药之旅”首场宣传推介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永兴坊景区举办。

《国色芳华》剧外,这个4月,占地280亩的绿美牡丹产业园里,近60座标准化催花大棚鳞次栉比,物流车辆匆匆穿梭往来,打包鲜切花的工人忙个不停,产业园总经理孙文起告诉记者,这座牡丹园年出货量达20万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催花牡丹生产基地。全园区观赏牡丹、催花牡丹、牡丹芍药鲜切花三项网红产品年产值不低于1.2亿元。

牡丹在极具种植观赏、文学创作等价值之外,也已成为实用性产业,在药用、食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唐国史补》载:“人种以求利,本有值数万者。”牡丹产业更是入选了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也是这个4月,菏泽尧舜牡丹七家牡丹产品主题门店同日开业,推出六大核心产品线,主要包括被誉为“液体黄金”的牡丹籽油、养生佳品牡丹花蕊茶、创新研发的牡丹健康食品、天然植物配方的日化美妆系列以及融合非遗技艺的牡丹文创产品,尧舜牡丹产品推荐官李伟宁表示:“这不仅是商业布局的全新升级,更是牡丹产业价值的外扩延伸。”

企查查显示,菏泽市水务集团100%控股尧舜牡丹。2022年11月,菏泽市水务集团收购尧舜牡丹,为牡丹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国企力量。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防认为,牡丹不仅是菏泽的文化符号,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菏泽正通过全面开发牡丹价值,让一朵花生长为一条产业链。牡丹花蕊可以做花蕊茶,牡丹鲜花做鲜花茶,牡丹籽能压榨牡丹籽油,可加工成食品、化妆品,牡丹的茎、叶可以提取黄酮以及牡丹酚等,牡丹的根也可作为中药材……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的11大类、260余种牡丹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破地域限制,一块牡丹鲜花饼背后的“老字号+”模式创新

从“赏花经济”到“以花兴城”,《国色芳华》中主角何惟芳从喜爱牡丹,到潜心培育矮牡丹并成功卖出,再到制作牡丹香粉、鲜花饼……作为“世界牡丹大会”推荐产品,4月初,苏州稻香村研发的牡丹鲜花饼系列产品在线上线下上市,成为了菏泽特色“城市伴手礼”。

从牡丹食品的推出,不难洞见菏泽由牡丹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的决心与智慧。而菏泽牡丹在实现“一朵花到全产业链”的过程中,离不开像苏州稻香村这样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产业链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参与和带动。

1773年始创的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糕点类商标持有人,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在江苏、北京、山东、辽宁、河北、天津、四川建有10大现代化加工园区,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并将上百款中式糕点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查查显示,依托集团在山东的产业链布局,苏州稻香村针对牡丹精深加工产业,在菏泽重点投资布局。其中,山东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自2016年投产至今,已经成为集团产能最大的核心企业之一。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瞪羚企业”。苏州稻香村集团副总经理周立源表示,推出牡丹鲜花饼也是苏州稻香村看到年轻人对极具高辨识度的城市文化元素越来越推崇,顺势而为所做出的创新之举。他认为,牡丹鲜花饼升级的背后,是苏州稻香村对“老字号+”模式的创新探索。如何针对不同市场、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进行产品和品牌融合发展,从而打破老字号地域发展局限,这也是老字号“保鲜”的关键。

菏泽“老字号”企业105家,小城经济不能错过数字经济新机遇

提到“老字号”,日前,记者从菏泽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了解到,菏泽市拥有“老字号”企业105家,数量位列全省前列。其中,山东“老字号”企业23家,菏泽“老字号”企业82家。这些企业涉及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酿酒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年营业总额近30亿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菏泽市消费促进工作部署,助力本地商家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4月初,菏泽市商务局联合抖音生活服务共同举办了“宝藏菏泽”商家赋能培训会,菏泽市商务局副局长徐岭提到,商家在会后应认真挖掘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内容,让菏泽牡丹、特色美食、老字号产品、非遗文化通过短视频焕发新生。徐岭说,助力商家破圈发展,让菏泽的春日风光、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让更多好物成为网红爆款,让小城经济迸发大能量。

4月菏泽的牡丹园中,千亩花海与现代科技光影交织,向世界讲述着精彩的牡丹故事。这个4月,新组建的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正式成立,并与全省16市签约共建齐鲁文化大模型和山东文化数据库。牡丹经济也将在齐鲁大地涌动数字新势能中继续“狂飙”。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