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禁止砍伐,后来怎样了?

聊聊环宇事 2024-08-11 03:11:07

文|环宇简科编辑|环宇简科前言:

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银手握几千万的资产不仅挣不到钱,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就在他不知道咋办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正文:

“这片地,能长出粮食,养活人,谁乐意整天跟沙子打交道?”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石光银心里。

1958年,陕北榆林,6岁的石光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卷走,等家人找到他时,他已经在几十里外的内蒙古。同行的伙伴,却永远消失在漫天黄沙中。 这次经历,成了石光银一生的底色。沙,吞噬一切,也逼迫人们不断迁徙。为了躲避风沙的侵袭,石光银一家前前后后搬了9次家,但“沙进人退”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农民承包治理荒沙。石光银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毅然辞掉了“铁饭碗”,不顾家人反对,甚至卖掉家里的羊和骡子,筹集了3万多块钱,承包了3500亩荒沙地。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跟沙子较劲?” “那沙子是能种出金子还是银子来?” 面对质疑,石光银只是淡淡地说:“我就是要跟这沙子拼了!” 然而,治沙远比想象中艰难。

第一年,由于经验不足,加上突如其来的旱灾,石光银种下的树苗几乎全部枯死。 3万多块钱,打了水漂,换来的只有一片死寂。 “这回栽了跟头,你总该死心了吧?” 亲戚朋友纷纷劝他放弃。 石光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收拾东西,开始四处拜访专家,学习种植技术,改进种植方法。 他知道,治沙,不是蛮干,得动脑子。

第二年,石光银带着更充分的准备,和村民的支持,再次向沙漠进军。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3000多亩沙地,披上了绿装,昔日荒凉的沙海,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87年,石光银将目光投向了环境更加恶劣的“狼沙窝”。 这里,春秋季大风呼啸,黄沙漫天,夏季酷热难耐,冬季滴水成冰,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

“只要能治住这‘狼沙窝’,还有什么沙地治不了?” 石光银带着村民,一头扎进了这片荒芜之地。 为了找到合适的树种,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甚至用身体为树苗遮挡风沙。 三年时间,三战“狼沙窝”,石光银和村民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 “狼沙窝”终于被绿色征服!

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看到“狼沙窝”的变化,村民们欢呼雀跃, “石光银,你真是个‘治沙狂人’!”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石光银开玩笑。 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多亩林地被划为生态林,这意味着,他将不能再从这些树木上获得任何经济收益,甚至每年还要承担高昂的维护费用。

“辛辛苦苦种了这么多年的树,到头来却成了‘赔本买卖’?” 村民们议论纷纷, “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面对质疑和压力,石光银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发展养殖业! 他把林地作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林下发展养牛、养猪、养羊,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光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的真谛。

2008年,命运再次给了石光银沉重一击。 植树节那天,他的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巨大的悲痛,几乎击垮了石光银。 但最终,他对儿子的思念,化作了更大的动力,他决心要把治沙事业进行到底。

石光银的孙子,在大学毕业后,也毅然放弃了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加入了爷爷的治沙队伍。 三代人接力,在毛乌素沙漠上,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绿色赞歌。 截止到2020年,石光银和他的团队,累计治理了25万亩荒沙,相当于6个香港岛的面积。

昔日的“死亡之海”毛乌素沙漠,如今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塞上绿洲”。 如今的陕北,天高云淡,绿意盎然。 石光银,这位曾经被沙尘暴卷走的少年,最终用一生,战胜了风沙,也改变了家乡的命运。 他的故事,是人与自然抗争的史诗, 也是人类创造绿色奇迹的生动写照, 更是一首献给未来,充满希望的绿色赞歌。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时间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面对面丨从治沙到致富,他如何带领乡亲们一起“拔穷根”?---央视新闻】

0 阅读:0

聊聊环宇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