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一、康养旅游的4个潜力
二、康养旅游的4大客群
三、康养旅游的5种模式
四、康养旅游的6项盈利
康养旅游具有停留时间长、旅游节奏慢、消费能力强、重游率高、强身健体等特点,实现了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到满足体验地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追求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等多样需求的升级,并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多元的形式为旅游增添活力。现一代书生规划院整理了关于康养旅游的相关解析,主要是从市场潜力、主要客群、商业模式与盈利要点来分析,以仅康养旅游投资参考。
【一】
康养旅游的4个潜力
从市场需求看,游客从最初的出行旅游,转变为更加追求休闲品质、深度体验的异地生活方式。这需要多元化的旅游主体在投资、运营方式上进行转型,发展医疗旅游、养老旅游等将成为转型的突破口。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点来看:
①人口老龄化加速。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催生大健康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且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放大。
②慢性病人群增多。慢性疾病是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6.6%。据调查,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已超2.6亿。科学管理健康、延长寿命已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话题。
③居民购买力提高。伴随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持续攀升,消费者购买力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与生命健康和谐共生,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因此而急剧增加。
④政策持续性扶持。近年来,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一系列扶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紧密出台,大量投资正加速涌入大健康领域。
【二】
康养旅游的4大客群
根据行业市场情况,不同年龄层次对康养的需求各有其特点。
①60岁以上人群需求——医疗养生:
健康检查、康复训练、药物疗法等;护理照料:家庭医生、护士护理、生活照料等;养老:养老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康疗中心等。
②45岁至59岁人群需求——养心养生:
禅修、灵修、国学、太极、静修等;调养养生:温泉疗养、中医养生、膳食养生等;治未病:调理亚健康、保健品理疗等。
③29岁至44岁人群需求——休闲养生:
美容足疗、品茶、观鸟钓鱼、休闲消遣等;户外亲子:体验生活、儿童户外拓展、家庭聚会等;自驾游:野营、野炊、房车露营、烧烤等。
④28岁以下人群需求——运动养生:
自行车、攀岩、跑步等;亲近自然:森林、田园、阳光、水等;个人成长:研学、饱览名山大川、体验风土民情等。
以上定位中,45岁到59岁与60岁以上,是康养旅游的主要受众。
【三】
康养旅游的5种模式
①医旅融合,医疗康养模式
医旅融合模式,又可称为医养结合模式,是将健康检测与监测、健康评估与指导、健康干预与维护、健康调解与延续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②文旅融合,文化康养模式
文化康养模式主要结合项目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在结合游客的市场化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包装,给游客带来舒适的旅游体验的同时,感受独特的康养目的地文化熏陶,得到精神与生活的双重满足。
③农旅融合,农业康养模式
农业康养模式是将乡村的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通过发掘乡村特色的生态观光、生活方式、文化涵养等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价值,达到修身养性 、强身健体的作用的康养旅游模式。
④林旅融合,森林康养模式
森林康养模式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要发展资源,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养生、休闲设施,满足游客修身养性、疗养度假的康养旅游需求。
⑤体旅融合,运动康养模式
运动康养旅游模式依托目的地良好的山地、水地、峡谷等地形以及资源,通过开发山地极限运动、户外露营、山地越野等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与体育、度假、康养、赛事的深度融合。
【四】
康养旅游的6项盈利
用传统旅游项目规划和房地产思维策划养老项目必定失败,而用享老思维定位,享老项目则会赚钱。比如,按照享老思维规划的享老城,会合理规划出享老与一般养老两个区域,享老区用高端产品吸引富豪、小康等享老族;普通养老区用一般产品供给保障养老族。具体盈利点可以分以下六项:
产业规划咨询、概念规划设计
项目可行性报告撰写
行业分析报告编制
免责说明: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