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2月13日,第14届印度航展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耶拉汉卡空军基地开幕,印度总理莫迪为航展揭幕。
为期5天的航展既是展示印度航空工业成果和印度空军实力的舞台,也是强化军事合作和军贸协作的平台,今年美国空海军专程派来了2架F-35A、2架F-16C、2架F/A-18E战斗机参展,成为航展上最大的热点,显示了美印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
图片:印度航展上的室外展区,注意一侧的美军“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自1996年开始举办的班加罗尔航展,一直是美欧俄以等国家和地区向印度推介销售国防产品的重要场合。近年来随着国防工业能力提升,印度也利用航展展示大量本国发展的技术和产品,吸引外军采购。莫迪在航展开幕式上发言称,印度已向7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国防产品,到2025年计划将年度国防出口额从15亿美元提高到50亿美元。
此次航展可谓盛况空前,共有来自印度和其他国家的737家公司参加了今年展会,其中643家来自印度,94 家来自30个不同国家,较2021年印度航展参展商增加了36.5%。
图片:美军F-35A战斗机在印度航展上的表演。
室外展区排列着印度空军各型主力战机,从老旧的俄制米格-21Bis UPG到新锐的法制“阵风”战斗机,从“北极星”通用直升机到LCH武装直升机,天上还时不时有“阳光”飞行表演队“鹰”式教练机编队的拉烟表演,展示了印度空中力量的全貌。
室内展区也是人头攒动,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都有规模庞大的展位,通过模型、实物、印象等吸引着专业观众的目光。其中LCA“光辉”MK2战斗机、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TEDBF双发舰载战斗机、HLFT-42“猴神”超音速战斗教练机以及“射手”察打一体无人机、“塔帕斯”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等印度近年重点推进的军机型号,“阿卡什”NG地空导弹、“阿斯特拉”空空导弹、“毒蛇”反坦克导弹等导弹武器,以及各种机载监视系统、传感和通信系统、降落伞和空投系统、人工智能和网络战系统等,都悉数亮相,展现了印度国防工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图片:奇葩的“猴神”战斗教练机。
然而仔细看来,班加罗尔航展上印度航空工业新型号、新技术并不多见,大多是叫了多年的老项目,展出的模型也与过往几届航展别无二致。唯一新出炉的是HLFT-42“猴神”超音速战斗教练机,这个也被炒作数年的新机型终于从PPT上走了出来,展出了大比例模型,算是项目有所推进。
看上去热闹非凡的班加罗尔航展,无法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航空航天产品,对于莫迪增加国防出口额的豪言壮语来说是莫大的讽刺。
图片:印度航展的民众。
近年来,印度政府持续加强国防工业投入力度。2023~24财年政府预算中,国防预算达5.9353764万亿卢布(约合724亿美元),占印度政府总预算13.18%,较上一年国防预算增加6837亿卢布(约合83.4亿美元),增长13%,其中大多数投入了国防工业中。
航空工业作为印度国防工业的皇冠,也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阳光普照,不但用于现役机型的改进改型,还集中推出多种新机型研发项目,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面对政府和军队的期盼,庞大却羸弱的印度航空工业难以支撑起腾飞的翅膀。
图片:直升机界的坠机王——印度“北极星”直升机。
1.好大喜功。印度航空工业在经历数十年研制出国产LCA战斗机后,并没有脚踏实地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学习汲取外国先进技术,而是膨胀自我,不但推出了大改的LCA MK2战斗机项目,还提出研制第五代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和TEDBF舰载战斗机,多项目同时推进让本就不充足的航空技术力量更加捉襟见肘,几个项目虽然提了多年,但却毫无实质性进展,目前仍以模型状态示人。
2.理念落后。印度航空工业虽然拥有一定设计经验,也曾以许可证方式组装过不少型号的美俄法战机,但在战机总体设计上仍然固步自封、创新不足。比如此次展出的HLFT-42“猴神”超音速战斗教练机,竟是以上世纪50年代印度第一代国产HF-24“风神”战斗机为原型发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气动布局早已落伍,竟还心血来潮挂上12枚空空导弹,完全无视科学规律,并不像是一个成熟的设计方案。
图片:好大喜功的莫迪和印度航空。
3.技术匮乏。战机型号虽然眼花缭乱,但印度航空工业极度缺乏让设计变成现实的关键技术。以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项目为例,隐身材料制造工艺不达标、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不成熟、先进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不过关等,严重影响到了原型机设计制造,迫使印度不得不寻求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直接导致项目推进遥遥无期。
4.管理混乱。负责制造战机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出了名的乱象频出,LCA战斗机制造时曾出现两块蒙皮间能插入手指的严重质量问题,而大量返厂维护的战机往往在重新交付部队后不久就发生机械故障,这也是印度空海军坠机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印度航空工业统筹力不足,预判性不够,经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研制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时才想到不能自产氮化镓晶体管TR组件,不得不重新建厂生产,但5年了生产厂还未造好,不得不高价从国外进口组件或直接购买成品雷达。
这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印度航空项目和其他不少国防项目一样,存在严重的拖延症,10年左右的研制周期一般要拖上20年甚至30年,就如LCA战斗机一样往往诞生就落伍。
图片:LCA战斗机是定型即落后的典范!
别说美帝F35去了就是F22去了我也不觉得奇怪,我只好奇一个事,咱们军工去了吗?带了什么产品去了[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