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身边的已婚朋友:“你对配偶满意吗?
”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但总能听到一些抱怨。
有的人抱怨另一半不上进,有的人嫌弃对方粗心大意,还有的人说:“我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选择他(她)。
”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磨合的过程。
在一段婚姻中,对伴侣失望并不是少数人的特例,事实上,它是每一段关系中常见的波动。
一些人选择抱怨,试图改变对方;另一些人则通过调整自己,在婚姻里找到了更舒适的相处方式。
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失望和矛盾?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转移注意力:别让丈夫成为生活里的全部很多全职太太或者把家庭当作唯一事业的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丈夫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牵动自己的情绪。
他今天忘了放鞋子归位,你气不打一处来;明天忘了在超市买你让他带的东西,又让你郁闷半天。
邻居芳姐就是这样,几乎每天因为小事和老公念叨不停。
有次她抱怨说:“我真是对他越来越失望。
”我忍不住问她:“芳姐,你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她想了半天说:“以前去跳广场舞的时候,还觉得挺开心的,后来觉得家里事情太多,我就停了。
其实生活没有变得更难,而是她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她老公身上,放大了对方的缺点,同时也缩小了自己的世界。
当一个人的世界只有家庭时,任何小事都容易成为导火索。
适当分散注意力,让生活的重心转移一些,你会发现,丈夫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生活还有很多值得享受的事情,比如工作、爱好、朋友聚会、短途旅行等。
所以,当你觉得伴侣哪儿哪儿都不顺眼时,先问问自己:是不是我的视角太局限了?
减少期待:接纳一个真实的伴侣“婚前他明明答应结婚后少喝酒,怎么现在还这样?
”“他结婚前再穷,我觉得没关系,可现在就是气他怎么不争气!
”婚姻中,很多期待源于想象,而想象常常会与现实不符。
小林曾跟我抱怨她老公,说他工作五年了也没有明显进步,工资一直不高。
“他这样,我都没办法对未来有安全感。
”后来深入聊才知道,老公婚前的工资就已经是这个水平,小林是因为他人好才决定在一起的。
可婚后,她却希望他“有潜力”“会改变”。
其实,婚姻的一部分就是接受对方的真实状态,如果伴侣的某些特征在他(她)身上已经固化了,那指望外界的压力能促使他们改变,往往是不现实的。
你可以尝试将注意力从“他做得不够好”转移到“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比如他很顾家、自己工作虽然普通,但尽力做到最好等等。
减少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夫妻关系反而会更加平和。
强大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经营婚姻有时候,当我们把所有希望放在对方身上,往往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觉得靠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寄希望于伴侣。
“他如果努力一点,我们生活会更好。
”“他多赚点钱就完美了。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把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呢?
小静就是一个好例子。
她原本在家做全职妈妈,日子过得很压抑。
丈夫事业不算成功,又经常加班,导致两人交流逐渐变少。
她一度陷入对丈夫的不满情绪中,觉得这样的婚姻让自己透不过气来。
后来,小静报名了一个培训课程,学会一项实用技能,开始兼职工作。
她越来越忙碌,渐渐减少了对丈夫的指责,反而觉得自己家庭生活改善了很多。
其实,大多数对婚姻的不满,可能恰恰是对人生的无力感。
学会依靠自己、增强自身的能力,不仅能够让你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也会让你对另一半的“期待”变得有限。
失望是必然,智慧是如何消化失望的艺术婚姻没有绝对的完美,日子久了,矛盾必然会出现,失望也在所难免。
如果每次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挑刺,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
能让人走得长远的关系,往往是因为双方都学会了更智慧地处理问题。
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生活丰富;减少期待,接纳对方的真实;强大自己,从自身的改变中获得力量。
婚姻,归根到底,是两个人在彼此磨合中找到舒适平衡的共同旅程。
最后想说的是,你对伴侣失望并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你如何看待婚姻的问题。
有一段话说得好:“婚姻不是让两个人完美,而是让两个不完美的人更好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你也曾为另一半的小毛病抓狂,不妨试试改变自己的方式,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责,或许你的婚姻会有不一样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