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朱标继位,会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史料给出答案

叶青傲雪说事阿 2025-03-28 15:25:48

若朱标继位,会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史料给出答案

公元1392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早逝让大明王朝的龙位继承问题陷入了难以忽视的争议之中。朱元璋在长子朱标去世后选择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然而,这一决定在当时以及后世,一直存有争议。很多人认为,如果朱标顺利登基,他会立自己的嫡长子朱允炆还是常氏所生的次子朱允熥为皇太子呢?

朱允炆的嫡庶身份一度成为争论的核心。有人认为,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尚为妾,这使得朱允炆的身份一直处于焦点之中。历史上,武则天也是在当妾身份时生下了长子李弘,但被立为皇太子,这段历史类似于朱允炆的情况。据史料记载,朱允炆母亲被扶正后,朱允炆便取得了嫡子的身份。儒学大家刘三吾更是力挺这点:“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在考虑朱允炆的继位优先权时,我们不得不提朱允炆与朱允熥的实力对比。朱允炆母家背景单纯,其外祖父吕本只是个文官。而朱允熥的母家则不同,他的外祖父常遇春在明初有极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赢得了诸多功臣和权贵的支持。可以说,朱允熥拥有一个强大的支持网络,蓝玉等一众强大的军事将领都在他背后,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继位的助力,也是危险的隐患。如果朱标上位后继续执行怀柔政策,朱允熥的继承会更顺利。但如果采用铁腕措施,那么朱允熥的处境将极为危险。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时制定了一道诏令,由朱允炆监阅,这不仅展示了对朱允炆的信任,也可能暗示了其最终继承人的地位。此外,礼部曾奏请命妇朝见太子妃吕氏,这实际上是在提高吕氏的地位,从而彰显朱允炆的优势地位。如此一来,朱允炆的皇储地位似乎早已暗含在一系列礼法规定和实际操作中。

面对这样复杂的继承局面,历史常常遵循简单的逻辑:王朝的主导者更关心权力的稳固。朱标在位近25年,统治期间积累的经验和对政治局势的理解,或许会使得他最终选择稳妥的朱允炆,而非可能不可控的朱允熥。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选择,也代表了对整个政权稳定的考量。

从文史资料来看,原配嫡子与继室嫡子的继承权之争在历史上少有明确规定,但似乎无论在儒学正统还是实际操作中,长幼排序被默认为基本原则。即便有特殊情形,尊重龙位继承人如周礼中的“立嫡以长不以贤”,也较为普遍。朱允炆作为长子,程序上并无瑕疵。

综上所述,如果朱标能够安然登基,从当时的政治格局、继承制度的惯例来看,他大概率会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这不仅是对其长子身份的尊重,也是对朝廷局势的稳定考虑,在避免外戚干政的封建时代,这无疑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