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 年有个挺有争议的事儿,广东有个老人在自家祖宅里找出两张借条,是当年游击队写的。其中一张借条上的“借款”数额多达好几百万,还说了每年利息得翻倍,等胜利以后让当地政府来还。
1944年的事儿了,到现在都过去67年啦。要是按借条上写的,那得还人家三万亿元以上呢!这不,有个老人就拿着借条找当地政府,让他们给还钱。
这张借条到底是真还是假呢?当初都啥情况啊,那当地政府又打算咋整呢?
【一、两张借条】
有个老人叫梁诗伟,是广东江门的。到了清明的时候,他回老家乡下的祖宅去打扫卫生,没想到在那找出一张都发黄了的纸条。您猜怎么着,这纸条是张借条,借钱的人是游击队队长李兆培。
这张借条时间挺长了,有些字都看不太清楚啦,不过大致意思还能搞明白:“今儿游击队跟 XX 村的鸿文三姐借六十斤粮食,等革命成功了让当地政府来还,利息是每年翻一倍……”
借条上写了时间和署名,可这利息太离谱了,居然是一倍!老人都弄不清这借条是真是假,就想着试试看,拿着借条去找当地政府打听打听。
政府的解释是:“这事儿年代太久远了,人证物证都没了。不过为了表示对鸿文三姐的感谢,政府会批2万块钱当作奖励。以后梁诗伟要是有啥困难,也能申请政府的补助救济。”
原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梁诗伟开开心心地拿着钱走了。他有了这笔钱后,就打算把老家的房子好好修整一番,然后搬回乡下住,所以找来了几个工人。
他家祖上在这地儿曾是大地主,后来赶上革命给打倒了,家里也就败落了。到他这儿呢,早早就去了城里。他家那祖宅都好几十年没人住了,就他扫墓的时候会去打扫打扫。
工人们这儿忙忙那儿忙忙,把院里的杂草都给清理掉了,石板路也重新弄了一番,屋顶换上了新瓦,墙也刷了一遍青漆。这破败的房子慢慢找回了以前的样子。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跟他讲,在里屋床底下瞅见一个木盒。
那木盒可漂亮了,藏在床底下的密柜里头。要不是搞“大翻新”,根本发现不了它。梁诗伟清楚自家以前是地主阶级,心想着这盒子里没准儿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呢。他满心激动地打开木盒一瞧,好家伙,东西真不少!有金银首饰,有铜镜木钗,在最下面还放着一张白纸。
拿起纸瞧了瞧,哟,又是张借条。那时候游击队日子过得紧巴,经常借粮,这都挺平常的。本来以为也就是借点儿“小数额”,谁承想认真一看,好家伙,这竟是一大笔钱呢!
前后加起来,总共向鸿文三姐借了粮食三十八石,银元五千,一两的金条八块。等革命成功以后,这笔账由当地政府来还,还给两分的利息。
一石头是120斤,那38石可就是4500多斤呢,另外还有5000银元以及8块金条。要是按照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讲,把这些东西都算上,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五百万呢。
【二、当年的真相】
瞅见这天文数字般的欠款,梁诗伟心里猛地一紧。他就纳了闷了,咋当初家族潦倒的时候,老辈儿们不把这张借条拿出来呢?带着激动的劲儿,他又一次迈进了政府的大门。
就这一回,政府没吭声。想想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物价不能拿以前的来比。要是真按这张借条来算,得还三万多亿呢,还不止!
梁诗伟一直没等到回信,就又跑去政府询问。结果政府说:“这事儿时间太长了,没法确定是不是真的。再说这借条一直不来换钱,现在都过了二十年有效期了。之前给的那 2 万块钱,可不是还钱,那是给的奖励。”
这也不奇怪,三万亿啊,地方政府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呀?马云差不多有三四千亿呢,这都顶得上十个亚洲首富啦!
政府的态度挺不错,已经着手查验这张借条的真假了,还说要是真的就会上报给国务院。那这张借条到底是真是假呢?虽说当年的那些先辈们都相继离开了人世,不过还是能找到一些线索的。
首先呢,一查梁家就发现,梁诗伟他爸以前可不简单,那既是地主,又是跨国富商。这人小时候在美国长大,打拼了好几十年,弄出了一个商业帝国。
后来啊,他没再去把资产弄大,而是决定回老家了。他在当地买了好多好多土地,变成了周围都知道的大地主,还娶了好几房老婆呢。那个借条上的鸿文三姐,就是他的三姨太。
人家是当地头号大地主,那资产老多了。虽说这笔大钱在当时看着挺吓人,可对他们家来讲,可能也不算啥事儿。那咋能证明这借条是真的呢?
有个叫简惠仙的老奶奶,她老伴儿是那支游击队的指导员,她儿子是解放军战士。她以前从她老伴儿那儿知道了一些事儿,所以说话还是挺有分量的。
总算从她那儿知道了当年的实情。
【三、李兆培借粮】
梁诗伟的父亲老早就没了,他前两任婆姨也先后走了,这下子家里当家做主的就成了三姨太,这人就是鸿文三姐。
1944 年的时候,日军老是搞扫荡,把八路军给冲散了。这下子,游击队和组织也断了联系,连补给都没了,就得去借粮食。那可是战争年代啊,老百姓自己都填不饱肚子,哪有粮食往外借呀,所以很多时候都只能去找地主借粮。
咱党内有这么个规定,借粮得留借条,等胜利了再统一算账。这不,游击队长李兆培没辙了,就去找那家境殷实的梁家。梁家的鸿文三姐那可是个女中豪杰,她早就对日军的嚣张气焰看不顺眼了,当场就说,要多少粮食都行,你们随便搬!
李兆培高兴归高兴,可没忘了打个借条,这是第一张借条呢。但60斤粮食哪够游击队撑多久呀,队员们每天训练特别辛苦,饭量也大。没办法,李兆培只好又张嘴去要粮食了。
鸿文三姐这人挺爽快,不光又给了粮食,还说会负责游击队的粮食和花费。她自己花钱买枪买炮,让游击队拿这些武器打鬼子。这下子,游击队有了稳稳的经济支撑,队伍开始不停地变大,训练也加强了,把这儿守护得稳稳当当,一片安宁。
抗战快结束的时候,李兆培去找鸿文三姐。鸿文三姐还以为他是来要粮食的,正要让人去拿粮食呢,李兆培赶忙说:“不是不是,这段日子多得三姐关照,我们才能把小鬼子打跑。组织联系上了,我们有规矩,不能拿群众一点东西,所以我是来送借条的。”
游击队的指导员把每一笔善款跟粮食都记得明明白白的,全队战士都特别感谢鸿文三姐的大方相助。李兆培还打了个借条,说等革命成功了,就能拿着借条找当地政府去要账。
谁能想到呢,就算鸿文三姐因为土地改革没了家产,一家人都快过不下去了,她也没想着去收那笔账,那张借条就一直放在她自己的首饰柜中。
【结语】
事情弄清楚后,有了争议。既然这事儿是真的,不管从道义还是立场上讲,这钱都得还。可问题是,李兆培没咋上过学,他根本不清楚利息的算法有多吓人,就算是“高利贷”,也不能利息成倍地往上涨啊。
这事儿到今儿个都还没完全搞定呢!有人讲,那利息确实太不像话了,不过可以把本金和建国前四年的利息给还了,就当是给个补偿。你们咋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