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比王必成更能打,这事儿在粟裕的电报里早就藏着答案。
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叶飞、王必成、陶勇这三位猛将可是粟裕的嫡系,名气响亮得很,直接被称为“叶王陶”。可到了1947年,顺序悄悄变了,成了“叶陶王”。你以为只是个排列问题?别开玩笑了,军队里这可是“面子”和“里子”的大事,背后藏着战场上的一系列较量和粟裕的用人哲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王必成打仗,不够“粟裕化”
粟裕怎么看人?很简单,能不能在运动战里出奇制胜,能不能在大局里找到突破口。陶勇懂这套,王必成差点意思。最典型的是1946年的苏中战役。粟裕部署了一个漂亮的“围城打援”让王必成的六师负责围城,吸引敌军援兵,再让陶勇的一师在运动中伏击援敌,直接“开瓢”。结果呢?陶勇打得干净利落,围着宣家堡,把李天霞的整编八十三师给撕了。而王必成的泰兴战斗却拖泥带水,没能完成粟裕的全歼目标。粟裕后来在总结会上点名批评,说六师的迟缓让整体作战节奏差点乱了。粟裕这人最不喜欢的是“差不多”,你打仗要是不能一锤定音,那就算不得高分。
2. 次涟水战役,王必成的“失分场”
1946年底的次涟水战役,是粟裕全盘布局里的一场关键战役。涟水,是苏北的最后防线,丢了涟水,整个苏中都会崩盘。陶勇的任务是南下盐城,打击敌军,分散压力;而王必成的六师负责守涟水,结果呢?六师的防线被撕开了,涟水丢了。这事儿粟裕没明说,但在电报里多次暗示“涟南战斗中,六师轻敌,丢了钦工阵地,导致涟水失守”。你可以想象粟裕的心情涟水城是守住苏中的最后底牌,丢了就意味着他之前的部署全成了空话。而陶勇那边呢?不仅完成了盐城任务,还顺带把敌军搅得心神不宁。这一来一回,谁更靠谱,一目了然。
3. “打硬仗”的气质差距
陶勇这个人,粟裕评价很高,说他“身先士卒,敢打硬仗”。莱芜战役时,陶勇的四纵直接打得敌人七零八落,完成了粟裕的战役意图。而王必成的六纵在强攻口镇的时候却拖了后腿,粟裕后来评价说“差点影响整体战役节奏”。这就像足球赛里,一个队员总在关键时刻射偏,教练再喜欢他也得掂量掂量。粟裕不是要贬低谁,是要看谁能在关键时刻“顶住场子”。从苏中到莱芜,陶勇的表现更稳、更猛,王必成就显得有点逊色了。
【总结】
所以,别小看“叶王陶”变成“叶陶王”这件事。这不仅是战绩的排序,也是粟裕对这三位爱将的重新评估。陶勇,从虎将老三变成老二,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场场硬仗积累起来的信任。王必成并非不优秀,但在粟裕眼里,“差点意思”就是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