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饭后,王娅给大发打电话。
王娅在电话里絮絮叨叨说了这样一件事:
一中办公室新调来一位女同事,年龄比王娅大几岁,也是一个乡里书记的爱人。
这是一个对穿戴十分讲究的女人,每天上班至少要换两身衣服:中午一身,下午一身。据她自己说,晚上如果出门,还要再换一身。
这个女人穿的衣服全是品牌,在县城根本买不到,至少要到市里去买。
人家用的化妆品,也尽是名牌,一套上百块。
办公室几个年轻女孩羡慕得不得了。
一个女孩怯怯地问她:姐,我们的工资和你差不多,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两个月工资也买不了你一件衣服,你家里做生意么?
那女人说:很简单啊,把买衣服和化妆品的钱,开成别的发票,拿给你哥他就给报了。
女孩就转过头来问王娅:姐,我哥也是书记啊。你咋就没想起来这个办法呢?穿的还和我们差不多。
王娅说:你哥他们乡里没钱,他没钱了还找我要,花我的呢。
另一个女孩说:咱趁年轻,也别胡思乱想,也嫁个书记乡长。
这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娅问:大发,听了有啥感想?
大发:感想很深,为你感到幸福啊。你嫁给了我,晚上睡觉放心吧?一是不怕有人来家偷咱的东西,二是也不怕上面来人查我。你那位同事呢?你问问她穿着那么贵的衣服开心么?
王娅说:人家整天笑哈哈的,咋不开心啊!
大发:那是表面的,也许她连睡觉都提心吊胆,害怕有人找他们的事呢。
王娅说:你别的本事没有,哄人倒有一套,这张嘴也不知哄骗了多少女人。我晚上也睡不好觉啊,害怕你爬到马晓丽床上去。
大发说:王娅,你打电话跟我说这事,证明你思想已经有了波动。我郑重告诉你,咱俩都有工资,完全够咱花了。公家的钱一分也别想沾。我两年高中,从家里带的都是娘给我腌的咸萝卜,吃的黄窝头。现在咋也比那强多了吧?盘外的菜不要叨,硌牙。
王娅:我爸我妈整天也这样说。
大发:如果到时候我出事了,进到监狱里,你哭都没地方哭。
王娅: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学她的。
大发:好。你跟我办件事吧,你问问高三年级的老师,有个姓丁的学生,家是沙窝乡尚小寨村的。
王娅:高三年级有七个班呢,问的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
大发:我也不知道啊,我去了这个孩子家,他家生活过得很难,我想帮他一把。
王娅:哦,我问问吧。
02
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尚小寨回来,有两个事搅得大发心神不宁:一个是姓丁的那户人家的孩子上学,一个是尚二拿的干塌菜饼。和这两件事相比,他们交不交公粮反而无关紧要。
他对丁家起了恻隐之心。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两个老实的在村里谁也看不起的夫妇,靠自己种地供给三个孩子上学,其中艰辛有谁能知?
在他们家里,看到窘迫的家境,他不由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家里就自己一个,爹娘还吃力,何况人家三个孩子啊。
他们家也好像是被村里人遗忘:儿子考上了一中,这是多么长志气的事啊。可是,村干部竟然连孩子的名字都不知道,还指望村里给他家划宅基地么?大发不知道全乡考上一中的孩子有几个,肯定有,但数字不会太大。因为一中很难考。大发想:他把这事交给四林去办,如果村里几个干部识趣,解决了他家的宅基地,他就放他们一马。如果顶着不办,自己将利用手中的权力,不但让三大员下台,还要正经查查他们几年来的账。他不信,查不出实质性的问题。
开除了刘加里,能震慑粮所职工。整下台一个村的三大员,也能震慑全乡的村干部吧?
他对尚二拿的干塌菜饼感兴趣。
在饭店里,当他听到二拿洋洋自得说自己祖传手艺时,他眼前浮现出壮馍、扒糕、酱豆饼。如果把沙窝独有的这四样小吃,集中在集上一个地方,外面立上写有“沙窝四独”的招牌,会不会吸引更多人外地来沙窝?
他想:这些做起来很简单,而且对经营者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如果他们思想保守,不想来集上,乡里可以把他们租赁门店租金拿出来。
想到二拿和大家认识,便起身向街里走去。
03
大发来到大家门店,大家正坐在自斟自饮。
看到小方桌上摆着两个小菜:一盘酒菜炒鸡蛋,一盘调黄瓜。
大发笑着说:大家,不够哥们儿啊,自己喝也不言一声。
大家忙起身:本人不才,没有特殊爱好,写俩大字,喝杯小酒,神仙过的日子啊。
大家爱人谢玲已吃过饭,要给大发盛饭,大发说自己已吃过。
大家又拿一个小墩墩碗,给大发倒上,问:找我啥事儿?
大发问:尚小寨的尚二拿是你朋友?
大家:关系不错吧,他怎么了?
大发:他今年不交公粮,我去找他了。
大家:嗨,这事简单,交给我吧,一句话的事儿。
大发问:你们是怎样认识的?
大家在尚小寨写墙标时,到他饭店里吃饭。
大家有个特殊嗜好:每餐必饮。
来到酒店,点上猪头肉拌黄瓜、两碗面条,就坐下来等。
酒菜首先端了上来,大发说:抓紧做饭。
二拿问:你不是喝酒么?面条做好不吃,等沾连在一起就不好吃了。
大家说:没事儿,你做吧。
大家把一瓶酒倒在小碗里,边吃边喝,三口把碗里的酒喝完后,又倒了一碗,继续边吃边喝。
二拿看呆了:这人眨眼就喝一碗,再喝,就要半斤了啊。
二拿看得直咽吐沫。
可能看得实在忍不住,便又撕了半只烧鸡,掂了一瓶酒过来,说:老弟,哥我也爱喝两口。看你喝得挺有滋味,来,咱俩一起喝吧。
就从那天开始,大家在他饭店吃饭时,每天都喝。
后来,他就给他写了招牌上的三个字。
大发问:这人怎么样?
大家说:喝酒看人品啊,一个喝酒直爽的人,人品会差么?放心,绝对直爽脾气。
大发又问了干塌菜饼的事。
谢玲说:别问大家,他每次都喝得晕晕乎乎,吃出过味道么?他做的菜饼是真好吃,回到家里,我按照他做的方法做了两回,不行,做的不好吃。我看了,这菜饼关键是火候不好把握。
大发就谈了想让他把饭店搬到集上的想法。
大家说:这是好事儿啊,明天我去家找他,看他愿不愿意。
大发说:我是想把外面乡几个特色小吃打包捆绑起来,这样好往外推。
大家: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一定把他拉过来、
大发说:你跟他先别提我,他还不知道我是书记。你说了我,怕人家多想。
大家:知道,我们俩喝了那么多酒,我一次都没提你。在外面我也都不提你,怕人家说闲话。
大发点头说这样就对了。
04
从大家的店里出来,大发的头有些晕,但心里很高兴。
也许正如大家所说:让二拿交公粮,一句话的事儿。
路过素花门店时,看见她正在整理屋里的东西。
他想走进去,刚迈开步子,又停了下来。
心想:这样频繁去见她,有些不好吧?再说,如果一会儿王娅打电话咋办?
又想:去她店里坐会儿说会儿话,又有什么呢?想起她说的话很好听,句句都能说到自己心坎里去。她的话要比翠红、大玲的话有有韵味啊。
回头扫了一眼大街,零零散散有几个在门外纳凉的身影。想:他们也不会注意自己,还是过去说几句话吧。
他走进了素花的店里。
看他进来,素花笑着问:又喝酒了?我给你倒杯水吧。
她把一杯浓茶端放在他面前茶几上,然后转过身去,走到门外看了一下大街里,回到店里一把关上了店门,并拉上了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