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广汽集团最近发布的2024年财报,只能用"喜忧参半"来形容——表面数字确实中规中矩,但仔细分析,也有不少亮点。先说几个关键数据:营收1077亿(同比下降17%),净利润8.23亿(暴跌81.4%),还有就是扣非净利润直接亏损43.5亿。这些数据不仅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4亿盈利,也确实反映出传统车企目前有挑战。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板块却逆势增长,这是个加分项。

三大核心利润指标全线下滑,尤其是扣非净利润从盈利转为巨亏43.5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问题。这种幅度的下滑不能简单归咎于市场环境——对比行业龙头们普遍稳住基本盘的表现,广汽的核心问题可能在两方面:一来合资板块拖累明显(广丰/广本的燃油车销售遇阻),二来新能源转型的巨额投入拉低了当期利润。这一点从研发投入占比和销售费用变化中应该能找到答案。

虽然年报没直接拆分,但从产销数据看:全年200万总销量中,自主品牌新能源占比55%,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包括合资)销量萎缩幅度可能超过行业平均。要知道广汽过去靠"两田"合资输血的日子已经结束,现在既要承担转型成本,又要填补合资利润缺口,这种"青黄不接"可能是净利润跌剩两成的本质原因。

讨喜的数据是自主品牌销量占比飙到39.4%——这个数字在五年前可能连15%都不到。特别是埃安品牌在15-30万价格带站稳脚跟,说明广汽在最具含金量的中端市场撕开了缺口。都说"合资反哺自主"的路不好走,但广汽反而在合资萎靡时把自主养大了,值得点赞。

43万台新能源销量,55%的自主新能源占比——这组数字放在传统车企里可以说是第一梯队。在看技术,去年重点推的固态电池和超快充技术已经开始有竞争力了,如果能持续领先1-2个技术周期,完全可能复制比亚迪的逆袭路径。不过现在行业价格战白热化,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仍是巨大挑战。

海外销量暴涨92.3%至12.7万辆!这可能是年报里最被低估的亮点。虽然基数还不大,但在中东、东南亚市场的突破验证了"自主出海"的可行性。相比国内惨烈的价格战,海外市场毛利往往高出30%以上,这条第二曲线要是做起来,可能会改写盈利结构。

这份年报像是广汽的"成人礼"——告别依赖合资的青春期,直面自主成长的阵痛。短期来看,数字确实表现中规中矩;但长期而言,39%的自主占比+55%的新能源渗透率+92%的海外增速,未来轮廓能看到了。那么未来会有怎样的业绩?笔者对此保持期待。
(注:文中数据均整合自广汽集团2024年年报及相关市场分析)
平均每台五万块????我搞不懂了,他这个营收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