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立场转变有多快?在王楚钦WTT总决赛夺冠后,贺晓龙给出了最好的诠释。这位曾经对王楚钦百般挑剔的媒体人,如今摇身变成了"头号吹子",还自创了"国乒八万心眼论"。真是应了那句话:人生何处不转弯,墙头草最会开花。
贺晓龙把国乒球员打球的精髓概括成一个词:算计。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国乒战术的"最强解说"。从发球到接发,从前三板到整体战术,在他眼里都成了精密的心理战和智力博弈。
这不,贺晓龙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疑问:"当年大家都可以遮挡发球,为什么就中国队前三板优势大?"这话听着像在夸国乒,实际上暗藏玄机。刘国梁、丁松这些发球"魔术师",可不就是靠着这手本事在球台上呼风唤雨?尤其是丁松那一手发球绝活,直接助力中国男乒在95年世乒赛完成了逆袭。
贺晓龙把接发球比作"开盲盒",这比喻倒是挺形象。他说国乒从上到下,人均八万个心眼。这话要是放在几个月前,怕是要被他自己喷成筛子。不过话说回来,马琳确实是个好例子。论实力和底蕴,马琳在"二王一马"中确实不占优,可偏偏就是他拿到了奥运会单打冠军。贺晓龙说他"会算计",这评价倒也不算冤枉。
提到"算计"的高手,刘国梁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前国乒名将郗恩庭都说他"聪明绝顶",谁也算计不过他。可惜好景不长,进入新世纪后国际乒联改了规则,发球不让遮挡了,这就好比给太极高手绑住了手脚,优势荡然无存。
贺晓龙还说国乒是最"复杂"的国家队,这话倒是不假。你看其他运动项目,比如百米赛跑,就是比谁跑得快。可乒乓球不一样,每个球都要动脑子,都在算计。他举王艺迪输球爆粗口的例子,说这代表了乒乓球选手的心声,输球后心里有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这形容虽然粗糙,但还真就说到点子上了。
看着贺晓龙对国乒态度的大转弯,不禁让人思考:到底是他真的看透了乒乓球的本质,还是只是随波逐流?这个"八万心眼"的算计论,你觉得说到点子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