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七十,请记住:“两不说,三不做”,能做到者晚年幸福无忧!

麦麦笔记 2025-04-26 12:26:10

七十岁,是个分水岭。前半生,熬日子,扛责任,打拼养家;后半生,图个安稳、舒心、清净点过。

可现实里,太多人到了这个年纪,还闲不住,嘴上爱说、手上爱管,结果越活越累,最后把自己搞得孤零零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人过七十,要活得明白点。不是多说多管就是热心肠,有时候,越安静越有福,越退一步越有余地。

想要晚年顺利、清净,记住:“两不说,三不做”,句句是血汗教训换来的。

01:两不说。

第一不说:不说过去的辉煌老黄历

人老了,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翻旧账。

什么当年怎么吃过苦,怎么拼过命,孩子小时候怎么调皮不懂事……巴拉巴拉说个没完。

你以为是在“唠家常”,其实别人听着就是“念经”,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个恨不得拿胶带把你嘴封上。

我有个邻居,天天讲自己年轻时在厂里多风光,手下几十号人听他指挥,工资比别人高,奖状挂满墙。

可问题是,现在年轻人不认这个了,你再讲一百遍,也没人觉得你了不起。

记住,人要活在当下。辉煌归辉煌,时代变了,你不往前看,只会被笑话“活在过去”。

第二不说:不说儿女的不是

再不满意,也别张口闭口骂自己孩子。

说到底,孩子是你养出来的,打脸他们,其实也等于打你自己。

有的老人啊,哪怕当着外人面,也要数落儿子没本事、女儿不孝顺,说得天花乱坠。

讲真,这种话,一点用没有,只会把亲情一刀刀割掉。

我认识一个大爷,逢人就说儿子不听话,媳妇懒,孙子没教养。

最后儿子把他送到养老院,连逢年过节都懒得去接。

人老了,就别再对儿女指指点点。

他们好不好,是他们的命,你能活得自在、少生气,才是你的福。

02:三不做。

第一不做:不插手晚辈家务事

人到七十,最该管的,是自己的身体,不是孩子家的锅碗瓢盆。

你掺和得越多,麻烦越多,甚至连“好心”都变成“罪证”。

我楼上的一个阿姨,退休后天天帮女儿带娃、做饭、洗衣,连女婿的内裤都给洗。

可就是这么个热心肠,最后被女婿一句“你多管闲事”气得住了院。

人到晚年,该放手就放手,孩子们有他们的路要走,你再想插一脚,也只会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第二不做:不替子孙背锅、出头

再疼孙子,也别为他们做决策;再爱子女,也别为他们打官司、还债、吵架。

这年头,“老人为小辈出面”,十有八九没好事。不是被利用当挡箭牌,就是被拿来当借口甩锅。

记住,七十岁以后,别再去替谁扛事了。

你走到这把年纪,早就有资格说一句:“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别拉我下水。”

第三不做:不拿自己跟别人比

人老了最怕的是不服老,天天一肚子怨气,一肚子不甘。

我妈以前就爱比,看到别人家的儿媳妇买金项链、孙子进重点学校,回家就阴阳怪气,说我们家怎么不行。

搞得家里谁都不想搭理她。

后来她明白了,人到晚年,最怕的不是“差”,而是“不服气”。

你越比越气,越气越病,最后坑的还是自己。

咱都活七十了,该看的都看过了,该享的也享了。

活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行,别总拿别人家当镜子,越照越心烦。

03最后想说:

七十岁以后,要的不是“风风光光”,而是“稳稳当当”;

不是“子孙满堂来听你说教”,而是“有人愿意听你笑一笑”。

记住“两不说,三不做”,少惹事、少掺和、少操心,才能把晚年活得像样,活得不累,活得像个“活明白的人”。

谁做到了,谁就赢了。

-END-

图源自网络,侵立删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