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2013年到今天,这是我们在一起的12年个年头,我始终相信婚姻的本质是幸福,但究竟为什么离婚率越来越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说到底,其问题的根本是在于人,而不是婚姻。
申明:本作品版权归本账号「花影故事」所有,内容引用权威资料/真实故事,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不涉及任何偏颇观点,用中立态度客观事实描述事情本身。

“你对感情积极的态度,是给当代年轻人的毒鸡汤。”这句话,是家中亲戚里一个到了适婚年龄的晚辈对我说的。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代年轻人对爱情以及婚姻的态度,多少有些嗤之以鼻。
家里有三个已经过了适婚年龄的晚辈,年龄最小的今年24岁,年龄最大的也快30岁了。
三个孩子不仅不着急谈婚论嫁,对谈恋爱这件事也是避之不及。
各自爹妈都挺着急,可终究也只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问题为什么不谈恋爱不结婚的原因,得到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风险太大,第二经济不到位,第三是一个人自在惯了。
对于一个已婚已育且婚姻还算很幸福的中年女人来说,我从不觉得的婚姻是一个让人唯恐不及的事,但是我却也能理解这些小年轻的想法。
当然,也正是因为我的婚姻幸福,所以不管是我们家的亲戚,包括一些朋友邻居,在催婚这件事上,都喜欢拿我的婚姻来举例。
这例子举着举着,就会找上我,让我去劝劝那些一天天单身主义思想的“逆子们”。

02
我和我先生在一起12年,膝下有两个孩子,感情一直特别好,就跟刚恋爱时那会儿一样,浓情蜜意,搂搂抱抱。
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穷得那叫一个叮当响,当时我老公是初期创业狗,我呢又是自由职业者,写文章做自媒体赚稿费,也会接一些文案的私活儿。
两个人都没有稳定的收入,租着房子,也没车子。
但是哪怕是在最穷最困难的时候,哪怕生日只能吃饺子,哪怕生病去医院都需要借钱,那会儿我们也很开心很幸福。
后来我们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娘家这边不少亲戚朋友都在埋汰我,觉得我条件也不差,怎么会在出租房结婚,结婚几年,怀孕生子也没有催男方买房。
有了孩子之后,压力倍增,因为双方都没有老人家帮忙,我们两口子就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带娃,累到几乎精神崩溃。

但即便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以及疲惫劳累忙碌通通一拥而上,我们也很愁很烦很难受,但是,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从来没有丝毫变化。
他仍然心疼我的累,我也因为他过度的忙碌而感到揪心。
他会尽可能的早下班回家帮我做家务带孩子,我也尽可能的加班写稿努力,最大努力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我和我老公从裸婚时的负资产,一起努力到今天,没钱的时候有没钱的快乐,现在虽然也不富贵,但工作再忙,日子再累,我们一样很知足。
所以,每次亲戚来找我,去劝说家里小辈赶紧找对象结婚时,我的态度都是偏向乐观积极的。
也就导致了,有小辈开玩笑地跟我说“你对感情积极的态度,是给当代年轻人的毒鸡汤。”

03
明明是积极的态度,为什么会说是“毒鸡汤”呢?
想来,无非是因为当代婚恋关系失败率太高,如果太过坚信婚姻的好,而一股脑的扎进去,很多时候会摔得遍体鳞伤。
涉猎情感领域多年,听过很多婚姻故事,也见识过家中亲戚长辈那些糟心无奈甚至是绝望的经历,谁也无法直言说,结婚有多好,婚姻有多好。
然而我自始至终都坚信,当你找到本身就很好且适合你的那个人时,当你个人不差且有能力时,只要两个人能够彼此对家对感情去付出去努力,以小家庭为重,不计较,多包容,有理解,有尊重时,这段感情就差不到哪儿去。
所以针对前面那些小年轻们提到的,不愿意结婚的问题,我的态度如下。
第一,婚姻要面临的风险是必然现象,但是风险在于人,而不是在于婚姻本身。
现在的离婚率太高,结婚离婚就跟闹着玩一样,没有孩子还好,有了孩子就有了一堆的牵扯。
但好的婚姻,核心元素是在于婚姻中的男女两个人。
只有人对了,婚姻才不会出问题。
所以找对象这件事在我看来,经济是其次,人品才是关键。
你只有找个本身就三观正、家风正、自身就很好的人,而不是找一个外在条件好,经济好,或者只是对你好的人。
时间会证明,如果一个人只是对你好,但人品本身存在问题,那这个“只对你好”,就一定会往后的某一天,本性毕露。

第二,经济是必备品,但需求不用太高。
就拿这三个亲戚中年龄最大的老大来说,月收入差不多有接近两万,但是仍旧觉得还不适合结婚,因为结婚就面临彩礼和买房的问题,结了婚有了孩子更是等同养了个吞金兽。
可是经济情况要多少才能达到结婚所需的水平?
难道没个年薪百万就不配有婚姻,不配结婚生子了吗?
俨然不是如此。
人最大的快乐就是知足,你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生活质量,结了婚能保持这样的情况,就很好了。
如果一个人所考虑的结婚是为了跨越阶层,实现财富自由,那恕我直言,婚姻不是扶贫,如果你将婚姻视为跨越阶层的跳板,那这段感情必然无法长久。
同样的,有了孩子之后,读学费一年几十万的私立学校是给予孩子优质的成长环境,但普通公立学校的教学条件也不差。
我们国家的教育条件已然越来越好,只要夫妻两个人都是勤恳努力的人,怎么可能给予不了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教育、成长的条件。

第三,渴望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生的追求,并没有什么错,但生而为人,本身就不可能拥有百分百的自由。
年少的时候,受制于父母;读书的时候,受制于学校校规;上班之后,被单位被工作也限制自由。
哪怕你什么都不做,社会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也会一定程度对人身自由有或多或少的约束。
真正的自由,不只是你要勇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只是要敢于拒绝不想做的事。
真正的自由,是你的一种内在的状态,不受外界条件和人的影响,在生活条条框框的背后,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宰自己的人生,既不受制于人,也不过度为难自己。
在《玫瑰的故事》里,黄亦玫对女儿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学会了怎么学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就自由了。”
其背后的意义,就是个人的能力和独立,能够掌控自己,追求心中所想。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自由”,与婚姻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当你有能力很独立的时候,你无需受制于伴侣,毕竟你与对方的结合,并不图对方什么;既然不受制于伴侣,自然就不会被对方身后的家庭影响,岳母岳母与女婿的关系也好,婆媳关系也罢,又能影响你什么呢?
反之,如果你缺乏个人能力,不够独立,既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以及状态,也没有能力去追求心中所想,那即便不结婚,你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当然,作为一个已婚已育的过来人,我不否认在家庭刚刚增添新生命的那头几年里,多少会被孩子牵绊,在生活行为上会一定程度缺乏自由,但也只有当了爸爸妈妈,你才会明白小生命给一个人带来的满足、快乐与幸福。
End。
花影故事原创作品,专注情感心理领域,以走心的文字,书写有态度、接地气、有力量的观点与故事。
本文话题讨论:你觉得婚姻的真相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