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诚邀您点点关注,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2022年报考公务员人数高达212.3万多人,年轻人在毕业之时就瞄准公务员报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经过疫情考验,更是让人看清了在寒冬之时,一份有编制的工作是多么让人向往。
据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约4000万人,国企数目也大抵同样,而这8000万人的工资和各项福利要占据到财政相当高的比例。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另一个被讨论多时的话题: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曾被用来形容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热潮。好的岗位往往报考者如云,各种名门院校都毫不稀奇,甚至有着海外常春藤留学经历的高材生去争抢深圳中学老师名额,也不再少见了。
在我国,考公热潮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而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时期,人们往往更能体会到编制稳定、旱涝保收的好处。在公务员考试竞争上来说,含金量更高的岗位也就竞争越加激烈,而每次扩招,带来的是体制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随着房地产的降温和各行各业企业感受到的压力和寒冷,土地财政也面临着困难。这也让一些地方财政遭遇了双重困难:除了土地,税收部分也因为经济大环境影响而下降。
这也难怪从2022年下半年到今年一些机关开始减少编制,很多地方也开始了自己的大力“缩编”。目前缩的还主要是编外人员,以及部分地方取消教师编制,这一波调整也说明了,铁饭碗也渐渐转向了。

稳定一直是公务员的代名词。有人预估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人数在8000万左右,占据了40%的财政收入。这个数目之下还有相当的编外人员、外包人员等等,费用都是由国家来供给。
有人考上公务员后表示,其实到手的工资并不那么高。一些部门确实如此,例如医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一直忙碌而且加班频繁。初期工资和福利待遇相比工作强度并不那么匹配,但在一些岗位上,虽然工资普通,但一些待遇却是隐藏的,并不体现在工资上。

例如在五险一金的缴纳上,公务员、国企等会缴纳相当的数额。这也在很多年后退休时,表现为丰厚的养老金。在私企打工时,由于企业缩减成本的必要,加上劳动者相对的弱势地位,往往只缴纳相当少的社保。随着工作的波动,职场上35岁大限,要想稳定缴纳也是极大的负担。
为什么有人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而有的人仅仅拿1000多,甚至更低?一些农民或是灵活工作者往往不得不从有限的预算里缴纳始终在上浮的社保,仅仅为了年老时能够有一些微薄的经济保障。养老金的差距,在年老时体现了强烈的悬殊和生活的苦涩。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理论叫做马太效率:“凡有的要加倍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作为保障人们晚年的养老金,也在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定律:越是年轻时经济不佳的,往往也很难对老年生活进行投资规划。
贫富差距若是在老年时期体现,往往直观得会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龄却根本不敢退休,生怕自己做不动。在人均寿命增长的现下,退休工资1万和退休工资1000的同样要面临着日常开支、医疗开支等等花销。

另一方面,养老金也面临着老龄化和双子化的双重压力。在这个保障人们养老生活的巨大水池里,一直是现收现付制度。目前养老金的19连涨背后,也是年轻人缴纳保费的压力增长,和近年来出生率的低迷。因此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的现状必须改变。
2023年湖南古丈县开始了“改革”,明确提出优化服务效能,减轻财政供养压力。山西娄烦原本的26个政府部门也在改革后减少了10个,而这是地方财政承压下一种新的变化。

铁饭碗不铁了,也许对一些人来说,会动摇对公务员职位的选择。2023年两会中机构改革也被提上了话题,中央机关人员编制精减,无疑是一种新风向。
结语:考公一直是我国的热潮之一,拥有公务员的编制往往意味着稳定。不过对于财政来说,8000万余人的供养并非小事。拿着5钱工资,退休后1万的养老金,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一些改革已经在进行中,相信会为未来带来更加健康活力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