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亚洲首个永久中立国,联合国180国全票通过,美俄举双手赞成

黄皓评历史 2023-08-24 18:06:05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美国和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出了名的硬刚型国家。两国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很少达成共识,但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美俄两国却都赞成了土库曼斯坦成为永久中立国的提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是何许人也?申请永久中立国又意欲何为?

一、自闭的中亚北朝鲜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之一,是我们熟知的“汗血宝马”的发源地。总人口达到了572万,国土面积为49.12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四川省相当,有着中亚北朝鲜的称呼。

土库曼斯坦的地缘环境并不好,位于伊朗以北、与阿富汗接壤、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为邻,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它还地处地中海地震带,经常面临地震的威胁,可以说是非常自闭了。

土库曼斯坦的历史也相当自闭,在我国的夏朝才有古伊朗部落来此居住。在之后又连续被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入侵,直到近代一直是蒙古下属的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附庸。

二十世纪末,土库曼人参与了俄国二月和十月革命,而后加入苏联成为加盟共和国之一。土库曼斯坦人也迎来了第一次民族独立。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苏联解体,土库曼斯坦也成为了牺牲品。在美国的干涉下,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裁者尼亚佐夫总统上台,让刚独立自主没几年的土库曼斯坦重回自闭。

尼亚佐夫在任期间,拼命建立以对他个人崇拜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他将自己称为“天赋领袖”,因为自己抽烟将身体抽出问题就全国禁烟。因为不喜欢文艺就禁止全国的文艺活动,甚至还关停了全国的图书馆。

尼亚佐夫在任的十几年间,他的肖像出现在土库曼斯坦的各个角落,墙壁、硬币、建筑物、电视节目甚至儿歌中都是歌颂他的内容。他也因此被称为中亚萨达姆、中亚金正恩,土库曼斯坦也就成了中亚北朝鲜。

这可不是褒奖,在这十几年里,土库曼斯坦拒绝与国际社会接轨,经济、政治领域双重闭关锁国。这个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硬生生成为了全球最为贪腐的国家之一。

那么这样一个地处偏僻、贪腐成风、闭关锁国的弹丸小国又是凭什么能让俄罗斯和美国达成共识,顺利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呢?

二、它凭什么能让美俄双手赞成

在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切的外交行为和我们个人的行为完全不同,不存在赌气、上头等主观因素,全都是一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出的最优选择。这次美俄能达成共识,也是因为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对双方都有利。

土库曼斯坦并非一贫如洗,恰恰相反,人家可算是家里有矿。先不说种类繁多的稀有金属,其境内储存的天然气总量就排名世界第四,年开采石油八千万吨,相当于两个半大庆油田。

如此丰富的油气资源,就是土库曼斯坦和美俄两国谈判的底牌。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依靠石油霸权维系着美元霸权,又靠美元霸权拿捏着世界的经济命脉,所以全世界的每一份石油产出都关乎其国本,都需要尽可能的把控。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土库曼斯坦毕竟处于中亚地区,美国直接控制的成本实在太高,属于是鞭长莫及。比起无法控制土库曼斯坦而言,更坏的情况是它被俄罗斯掌握,所以不如就此让它保持中立。

对于俄罗斯来说,其本身的广袤国土下就掩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更是世界第一,所以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矿产对俄罗斯而言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形同鸡肋。

再者就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日益衰弱,连近在咫尺的车臣都能自立门户,更别谈控制远在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了。比起为了自己本就不缺的油气资源激化与美国的矛盾,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土库曼斯坦保持中立。

三、不靠谱的永久中立国

虽然联合国承认了土库曼斯坦的永久中立国地位,但这个名头却没有看上去那么靠谱。

根据国际法,成为永久中立国必须要在所有国际事务中都要保持中立,不发动战争,保证自己的军备在一定范围内。当然中立国也能获得更多的海外投资,更多的发展机遇,土库曼斯坦也正是借此机会加入了经济带,国内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虽然成为中立国的好处实实在在,但对于中立的约束却没有那么强,有些中立国甚至大张旗鼓地参与进国际纷争当中。

比如老牌中立国瑞士,一直自诩中立、安全、稳定的他们也曾插手过科索沃局势,在近几年还冻结了俄罗斯在瑞士银行的资产,打破了中立国的承诺。

不仅是瑞士,奥地利、爱尔兰等同样号称永久中立国的国家同样也先后与美国签订相关协议,自愿或被迫不中立。所幸土库曼斯坦目前还恪守着中立承诺,专心致志经济发展,但它的中立又能维持多久呢?

结语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哪怕是联合国认可的永久中立国也是如此。

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外界的力量、担保都是暂时的,所谓永久中立也并不永久,只有本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才是永恒的。与其投效大国、仰人鼻息,不如潜心发展、强大自我。

你们怎么看土库曼斯坦的选择?欢迎将想法留在评论区。

2 阅读: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