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内还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彼时虽然我们已经打败了日本,但战争并没有停止,为了尽快促成祖国统一,先后又酝酿了几场大的战争,而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之所以说这场战役特殊,并不是因为他的兵力或成果,而是它作战的地区,正好在北京,这座历史上的六朝古都,所拥有的建筑、文化和古董,都使它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如何解放,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所幸的是,这座城市最终并没有迎来战火,而是在傅作义将军的带领下,和平解放
只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北京和平解放后不到几十年,这座没有毁于战火的北京城,却并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尤其是作为历史文物的古城墙,也几乎被毁的一干二净
其实当年在拆除北京古城墙时,国内一对著名的建筑家夫妇就曾提出过异议,他们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北京解放后不久,梁思成就带着妻子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而奔走,他们测绘了北京几乎全部的古文物建筑,并且梁思成还提出了自己保护文物的方案
梁思成认为,北京城的古城墙包括所有文物都不应该破坏,是应该完整保存下来,将它作为历史题材的一座公园,至于新的北京城,则在离此不远的公主坟、五棵松附近,重新修建
想象一下,如果梁思成的想法成真了,那么今天的北京城将会成为世界又一大奇迹,一座完整保留了建制的古老都城,只是这个想法在当时来说,却有很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经费上,我们的国家根本负担不起建造这么大的一座都市,所以不管梁思成如何劝说,还是败给了郭沫若等人主张的拆除古城墙提议
而得到这样的结果以后,梁思成也十分痛心,他对林徽因说:“几朝古都的历史文化,都在这北京城的一砖一瓦上,今天拆了它们,明天我们可能就是罪人了”
但即便如此,梁思成也还是致力于保护北京的文物,他将所有即将拆除的古董建筑进行了测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现它们的辉煌,可惜的是,在当初美国施压的特殊环境下,我们也只能拆掉城墙,将古城进行大规模扩建,以便于发生意外后迅速疏散
后来北京城又经过几次大的拆迁和动工,许多老的建筑因为阻碍规划,全部都被拆除,包括北京城墙内的角楼、箭楼,一直到1960年左右,我们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有关北京古城的保护计划才被提上日程,不过此时的老北京城,城墙只剩下了短短的两截,一节摆在崇文门,还有一节在西便门
如今想要恢复,却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