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金汤匙”起家的极越汽车,怎么如今却混成了“吃土少年”?
自从大力发展新能源后,新势力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少低估了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纷纷投降。
现如今,新势力车企倒闭早已屡见不鲜。
近日,极越CEO夏一平的一则内部信,引发了不小震动,极越经营困难的消息也浮出水面。
而极越CEO夏一平最近也发布了一篇长文反思。
CEO反思错误在长文开始,首先强调了自己没有跑路,并且“在饱受非议和责难的时候,陪着同事们在办公室坐着,陪大家渡过最彷徨无助的时刻”。
还强调了,自己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所以从来不惧怕与员工、与用户在一起,和他们面对面沟通和解决任何问题。
接着,极越CEO在长文中说明了,自己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并且,加入极越后,把自己打工和创业的积蓄全投了进来。
长文中,极越CEO夏一平反思了在公司管理上的一些错误。
早期在资金上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资金流的重要性。
其次,还反思了用人问题,核心业务负责人不具备足够的行业经验,并且频繁的人事变动使公司陷入内耗。
在管理风格上,过于关注细节,降低了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同事的善意提醒。
同时,精力过多的放在了营销上,而不是融资和战略规划上。
以下是全文管理问题严重要知道,极越汽车可是妥妥的“富二代”,相比于蔚来、小米、理想甚至是零跑,条件可谓是相当优渥!
极越汽车的困境,不仅是市场和产品层面的失误,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内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分歧以及决策权的混乱。
首先股东间的分歧,百度提供智能化技术,但对汽车行业本身的运营经验有限。
而随着近年来新势力竞争加剧,百度的智驾技术在新势力中也只能排到第四、五名。
从吉利的角度看,整车研发、制造以及相关采购,很多都是由吉利来协同,交易规模比较大,赚钱的机会多。
百度作为大股东,却眼睁睁看着吉利这个二股东“薅”了好多羊毛,这种失衡的利益分配就让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其次,极越管理层在执行层面缺乏自主权,许多决策需要经过多个股东方的审核,导致市场反应速度缓慢。
就比如,在产品推广阶段,百度主张聚焦技术广告,吉利则认为应该以性价比为切入点,这导致营销策略摇摆不定。
而公司内部甚至一度出现人员流失和团队信心动摇的现象,部分中层管理者抱怨“股东指挥多,实际资源少”。
最后,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缺乏稳定的领导力。
极越汽车在高层管理上频繁变动,包括营销负责人等关键角色。
市场部门的负责人主动离职,导致推广节奏被打乱。
总结极越汽车虽是新能源领域的“富二代”,起点优越,却没能转化成一路向前的稳定动力。
再加上,内部矛盾与治理问题,外部新势力的强势竞争,最终把极越推向了如今的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内部博弈和外部压力的夹击下,极越还有机会逆风翻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