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可以说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灾难的一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总司令逝世;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逝世。
毛主席的逝世令全国上下的百姓陷入悲痛之中,但同时中央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该如何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在召开了紧急会议后,中央当即派人去找一位叫徐静的同志。徐静是谁?中央为何那么着急找她?她究竟有什么来头?
毛主席去世前还在读书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结束没多久,毛主席就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周恩来得知这件事后,当即劝主席做一次检查:“主席,要不还是做一次胸透吧,病情可不能耽误……”
最终在周恩来的不断劝说下,毛主席点头同意。经过检查,确定毛主席身体不舒服是肺炎导致的。后来在医护人员的多方调治下,毛主席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1971年9月期间,毛主席的肺炎再次发作,甚至比上一次还要严重。尤其是冬春季节交替的时候,毛主席经常咳嗽,感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1972年1月10日下午,毛主席只穿了件睡袍,外面套了件大衣,就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当时北京的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这也难免让毛主席本就不太好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
1975年春夏之际,毛主席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然而秋天刚到,特别是进入寒冷的11月以后,毛主席的病情出现反复。不仅说话有些模糊,就连走路都是非常困难的。
除此之外,因为吞咽困难导致毛主席胃口大减,体重越来越轻。医护人员见状连忙劝道:“主席,您不能总不吃饭啊,要不给您插个胃管吧?这样能保证您身体的基本营养。”
但不管医护人员怎么劝说,毛主席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医生只能通过向静脉注射氨基酸来解决这一问题。
1976年初,毛主席曾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个心愿:“我想要回老家韶山休养,就在那里终老一生。”人总是有思乡之情的,毛主席也不例外。但非常可惜的是,中央政治局没有同意主席的心愿。
其实中央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毛主席在北京的话,大家向主席汇报事情会更方便;
其次,当时主席的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他去其他地方休养,一旦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都会对他的生命造成危险。
当中央政治局将这一意见告诉给毛主席的时候,主席只是长叹了口气,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5月,毛主席曾出现心肌梗塞的迹象。鉴于毛主席的病情越发严重,华国锋等人商量后决定:
“以后一般性的文件就不再送给主席亲自批阅了,这样可以减少他的工作量,让主席他老人家好好休息休息吧。”
9月7日,此时毛主席已经处于病危状态,但他仍坚持看书、看文件。9月8日晚上,毛主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医生们连忙赶来抢救。从晚上7点一直到次日零点,医护人员都没有停下抢救的动作。然而9月9日零点10分,毛主席还是离开了我们……
毛主席去世后,中央紧急召见徐静
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当即召开政治局会议:
“主席去世了,这是一个沉重的消息,但我们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次开会是要商讨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毛主席的后事;第二是毛主席的遗体该如何处理,是火化还是什么;第三是否邀请外国的代表团来北京吊唁。”
华国锋话音刚落,就有人说:“我觉得不能火化主席的遗体,应当保存才是,这样可以让各界人士瞻仰、吊唁。”他的意见得到与会人员的赞同,最终决定保留毛主席的遗体。
那么这项艰巨的任务该交给谁来完成呢?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刘湘屏当即赶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找到院党委书记杨纯商量。杨纯思考后说:“我心中有个合适的人选。”刘湘屏连忙问道:“现在时间紧急,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杨纯笑着说:“就是徐静,是我们基础医学组的党支部书记,还去苏联留过学,获得过副博士学位。”
刘湘屏点点头,说:“既然是你推荐的人选,那我就相信你,我这就让江焕波同志去找她。”
凌晨4点,江焕波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找到徐静的住处,当即乘坐汽车敲开了她的房门:“徐静是吧?跟我走一趟。”徐静见对方神情严肃,还十分着急,也不敢多问什么,便跟着他走了。
不一会儿,汽车缓缓停在中南海北门,与此同时刘湘屏也赶到北门。他见到徐静后,只说了句“跟着我”便大步向前冲去。两人进入一间房间,汪东兴早已等候多时,看到徐静后上前低声问:“是徐静同志吧?”
徐静点点头,汪东兴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要和你说一个不幸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已于今日凌晨去世。为了让全国人民瞻仰主席的遗容,所以需要你进行遗体保护,限期15天。”
徐静还没从毛主席去世的震惊中走出,汪东兴又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我们都会满足。”
徐静思索片刻后说:
“遗体保护不是那么容易得,所以我需要先回去和其他专家领导商量具体方案,我还需要看看主席的遗体,最后需要你们帮我准备一些器械和药品。”
汪东兴点头说:“这些都不难,我先带你去看主席的遗体吧。”进入毛主席的房间,徐静缓缓走近床旁,仔细观察着主席的遗体。她粗略计算了一下毛主席的身高,轻轻触碰皮肤,感受弹性,最后轻轻活动了下主席的关节。
观察完毕,徐静对汪东兴说:“大致情况我已经清楚了,我要回去和其他专家商量下。”汪东兴同意了:“那你快回去吧,这件事要尽快。”
如何保存毛主席遗体?徐静提出方案
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里领导商量后决定除了徐静外,还增加张炳常和陈克铨参加。由于张炳常当时还在农村带学生搞教改,徐静趁着这个时间拜访老主任张鉴教授,向他请教了解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处理情况。
直到上午10点,徐静等人才赶到中南海。当时华国锋等领导人正在开会,徐静在会上详细说明保存毛主席遗体的方案。众人听后纷纷同意,华国锋说:“你们在这方面是专家,就按你们的方案来。”
时间紧迫,徐静等人连忙来到工作场地,当药品、器械等准备好后,已经接近中午。徐静、张炳常和陈克铨密切配合,下午2点30分左右完成摆放遗体的任务。在此期间,他们仔细观察着毛主席的皮肤弹性、眼睛和嘴巴的闭合情况等等,并一一记录。
就在徐静等人工作的时候,突然收到中央的指示:“主席的遗体需要进行长期保存。”长期保存遗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要注射大量防腐液外,还需要掌握防腐液的剂量,一旦注射过多就会产生肿胀的情况。
徐静连忙问搞人体解剖学的张炳常:“这该怎么办呢?”张炳常想了想说:“你别担心,一般肿胀24小时后就会消失的。”
徐静等人做好防腐处理后,她主动留下观察。直到11日清晨,徐静见肿胀全部消失后,她才彻底放心。
后来徐静回忆说:
“为了令毛主席的遗体长久保存,我们选择了气态和液态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当群众瞻仰的时候,遗体在气态中;非瞻仰期间,则在液态中。每当毛主席纪念堂开放的时候,主席的遗体处于水晶棺可瞻仰的位置;不开放的时候,则下降到特殊的保护间保护起来。”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思想和业绩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当中,而我们也只能用这个办法来瞻仰主席他老人家的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