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精准的用户定位。
男性用户,30-40岁,已婚已育;一二线城市白领。中等收入和中等收入消费;夫妻双方是双职工,一方家长帮忙照顾小孩;居住小区,家里没有超过2个以上的停车位;安全意识强烈,会给小孩配备安全座椅;家庭出行机会多,对车辆要求多用途;等等。
拥有它,竟让人产生了一种得赶紧多生一个娃的冲动。
很多朋友说理想的产品如何多的缺陷,但买它的消费者更多是看到了产品之外的独到之处。你说它扬长避短也好,或者败絮其中也罢,都掩盖不了它是一款优秀产品经理定义的家庭奶爸车。
符合奶爸这个群体的家庭需求是第一要务,将产品功能属性向孩子和妻子等乘客端倾斜,弱化对司机端的驾乘体验。所以才会有驾驶操控不行的评价,增程技术落后的讨论,看不见的零件质量问题,但却拥有优势突出的空间、影音娱乐、座椅舒适度等等越级体验。传统车想得到这个体验,相同的价位内恐怕是难以买到的。
翻阅理想的官网,你会不经意间发现,每一行字都在写孩子、家长,与传统的BBA竞品宣传的豪华、精致、格调不在一个层次。
发布会上更是让女性产品经理介绍,进一步去强化“家”的品牌形象。
理想的车某些角度可以说是产品力无敌。作为国内最成功的产品经理之一,李想是很懂什么是用户需要的产品,不过成本大部分用在用户感知比较强的地方。就拿L9来说:
1、副驾可放倒,和二排连起,再加上按摩一开,丈母娘嘴都合不拢了。
2、5米2的车长,3排正常的情况下,后备箱还能放2个行李箱。
3、统一配置,基本顶配几乎无需选配,非常省心,老人说很OK。
4、二排显示屏放着动画,孩子坐三排看,疫情期间简直是上网课的天堂。
另外要说的几个长途自驾的痛点解决:
1、增程解决了续航,也提供了电气智能化。
2、车够大,6座够舒服。
3、特定的一些配置强化了舒适感。
从一线城市购买者的角度去衡量,既不用费心费力的拍牌照,又可以有条件的当油电混动车开,在一般客户眼里理想也许是个折中的产品,在专家眼里也许是个矛盾的产品,但在李想自己眼里,是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在我眼里,理想一定是阶段性的产品,因为未来纯电的趋势依然不可逆。
车里看电视不怕近视吗?
工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