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世界——茶文化特展》系列1故宫博物院特展无极斋分享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传说神农时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并利用茶,考古证明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超过六千年。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饮茶不仅发展为日常必需和生活时尚,也成为中国哲学“和合”思想的表现。一千多年来,茶从中国走向世界,融入各国人民的生活,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以茶为媒,交融互鉴,茶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本展览汇集国内外30余家考古文博单位的藏品,以展示茶文化数千年来发展、普及的历程,及其所蕴涵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哲学追求。
第一单元 茶出中国
茶出中国,源远流长。在浙江发现了已知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根,距今约6000年。山东战国墓葬出土了经过煮(泡)的茶叶遗存,是最古老的饮茶实物证据,距今约2400年。数千年间,种茶技术不断提升,备茶方法也几度变化。历经传承与创新,茶从最初的药用、食用,发展到流行于今的大众饮品,始终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人工种植茶树根
浙江省考古所
2、陶盉
浙江省考古所
距今约6000年
浙江省余姚市田螺山遗址出土
3、茶叶遗存
陕西汉阳陵博物馆
金农绘 玉川煎茶图页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玉川煎茶图页》表现了唐代著名诗人卢仝(音同)煎茶的场景。卢仝被世人称为茶仙,号玉川子,“玉川煎茶”是经久不衰的绘画题材之一。
本册页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七十三岁所绘,根据自题可知临自宋画。
1、白釉花口带托盏模型
中国茶叶博物馆
2、白釉茶炉及茶鍑模型
中国茶叶博物馆
3、白釉茶碾模型
中国茶叶博物馆
吕氏家族墓出土茶具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宋(960–1127年),陕西省蓝田县吕氏家族墓出土。
吕氏家族墓地出土了众多茶具组合,显示出当时存在着多样的饮茶方式。本组文物展示了宋代流行的点茶法所使用的茶具组合。
吕氏家族墓出土茶具铜匙
建窑黑釉兔毫盏
兔毫盏底深而微宽,便于运筅击拂,器壁厚利于保温。兔毫盏有底刻“进盏”“供御”款者,表明这类盏曾进贡宫廷
黑釉兔毫盏
宋(960–1279年)
黑釉油滴盏
宋(960–1279年)
吉州窑剪纸贴花双凤纹盏
宋(960–1279年)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纹盏
宋(960–1279年)
吉州窑黑釉玳瑁斑盏
宋(960–1279年)
广元窑黑釉盏
宋(960–1279年)
“进琖”款垫饼标本
宋(960–1279年)
“供御”款黑釉盏标本
宋(960–1279年)
赣州窑酱釉鼓钉纹罐
宋(960–1279年)
龙泉窑青釉盏
宋(960–1279年)
耀州窑青釉印花卉纹盏
宋(960–1279年)
黄釉柳斗罐
宋(960–1279年)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