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何时做才合适?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病,很多人都受其困扰。
当患上痔疮后,何时进行手术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当痔疮发展到较严重程度,保守治疗无效时,就需考虑手术。
比如,经常出现便血,且量较多,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时手术是必要的。
因为长期便血不仅会导致身体虚弱,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如果痔疮脱出不能回纳,卡在肛门口,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这是比较紧急的情况,必须尽快手术。
这种嵌顿痔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感染扩散等。
当痔疮反复脱出,经常需用手推回,或者即使推回后也很快又脱出,影响日常活动,如行走、坐立等,也应考虑手术。此外,若痔疮合并有肛瘘、肛裂等其他肛肠疾病,手术治疗能同时解决多个问题,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然而,并非所有痔疮都要马上手术。
初期痔疮,症状较轻,偶尔便血或轻微脱出,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改变排便习惯等,配合药物坐浴、涂抹药膏等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而且,处于孕期、经期的女性,身体情况特殊,手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影响,除非病情极其严重,一般不建议在此期间手术。
另外,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糖尿病未控制、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风险较高,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在身体条件允许时再考虑手术
痔疮手术时机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痔疮的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在医生专业评估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