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脑海中都留有“守陵人”这三个字,这个职位可以说是历朝历代都有。
从表面上看这个职业似乎挺恐怖,其实不然,他们的待遇非常不错,但非常奇怪的是,即便清朝已经灭亡,却还存在守陵人,那他们靠什么来维持生计?
在清朝的待遇要说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是非常奇怪,他们还没死呢,有的甚至身体还非常健康就开始修建陵墓了,难道就这么着急入土?
其实这就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如今的我们对丧事虽然也不马虎,但相对古人来说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无情的帝王家。
古人对丧事格外重视,就跟结婚差不多,所以他们就会将生前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放进自己的陵墓或者棺椁中,比如人和金银珠宝等。
有人陪葬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最主要的就是那些金银珠宝。
尤其是那些皇帝们,他们怕自己死后有人来盗自己的陵墓,怕这些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于是便有了守陵人这一职业。
要说这古代皇帝们脑子也是够不好使的,不在自己的棺椁和陵墓中放钱,即便是有人来也会无功而返,这样不就不用担心有人盗墓了。
但好多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皇帝们,他们怕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后没钱花,所以即便知道被盗也是该放什么就放什么,这封建思想也是够可怕的,都把人变傻了。
毕竟是守着死人嘛,所以历代守陵人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的殡仪馆,据说待遇非常不错,但前提是得有足够的胆量,要不然可能会落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别的朝代就不多说了,就拿离咱们最近的清朝来说,守陵人虽然待遇丰厚,但一般人可是进不去的。
要想成为守陵人,有一个满清贵族身份非常重要。比如清代八旗中的“上三旗”,毕竟他们和皇室关系不浅嘛,这样更容易被相信,皇帝心中也踏实。
其次就是那些非常忠诚的大臣们,也是有机会当上守陵人的,或者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后代争取。
要求这么高,那待遇自然也是非常不错。
首先守陵人是一个终生的官职,说白了就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官职最低是七品的,最高能达到三品,此外还给分配房子、良田等。
官职越高,俸禄自然也就越多,所获得的土地面积自然也是越来越大,守陵人刚开始的日子虽然算不上有多富裕,最起码是衣食无忧,亦或者高枕无忧。
只要国家有钱,自然就少不了他们的好处,毕竟是给清朝皇室守陵的,皇帝自然会好好招待他们,不然出了意外升天后会被骂的。
待遇如此好的官职,自然也是非常容易找媳妇,这可以说是清朝最清闲且待遇不错的官职了,守陵人只要巡逻防止他人偷偷溜进去就行了。
所以当时许多人挤破脑袋也要当守陵人。
俗话说:“物极必反”,守陵人那时候的生活过得的确不错,尤其是在康乾盛世的时候,不仅俸禄非常多,好多时候皇帝还会直接亲自赏赐。
这样的美差的确让人垂涎三尺,但随着清朝越来越落魄,守陵人日子的生活也是急剧下降。
道光帝在位时期,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被强行打开了门户,由于实在是落后太多,所以清朝战败是常有的事。
要说只是战败也就算了,每次打了败仗还要给人家好多钱,单单只是《辛丑条约》的赔偿金额就已经上亿了。
那时候清政府的每年收入也就大几千万,国库中的余额大概也是几千万,所以随着败仗越来越多,清政府逐渐支付不起赔偿金额了。
国家越来越穷,那官员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极大影响,守陵人就是其中之一。
守陵人工资的多少,与国家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像康熙他们富裕的时候,皇帝高兴了额外赏赐是常有的,那钱根本花不完。
而后期的清政府穷了,那守陵人也得跟着喝西北风。
虽然说收入比之前低了不少,但勉强可以养家糊口。
其实后期的清政府也不是没钱,而是这些钱主要都用在了其他地方。
光绪帝在位时期,据说清政府每年的收入在一个亿左右,这已经很不少了,但人家慈禧每年过生日就得花几千万。
然后再加上其他地方花的钱,每年只是慈禧的花销估计就有大几千万。
这慈禧就是个吞金兽,人家那年为了过生日,直接把北洋水师的军费给花完了。
在慈禧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国家利益,军队强不强大她才不关心,她只关心自己能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这就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大败类。
要说这大清王朝也是够可怜的,被西方列强剥削的同时,还要被自己人狠狠搜刮。
这段日子守陵人们无疑非常难过,国家发的工资虽然足够养家糊口,但是存不下钱可不行啊!这要是哪天清政府不发工资了,那他们又该喝西北风了。
为多攒一点钱,这些守陵人在假期的时候就会出去做兼职,也是趁机多干一点儿别的活,以此来多挣一份钱。
但那个贫苦的年代,可能忙活了一天,还不如守陵人半天的工资高呢,有时候甚至工钱都拿不上。
清朝灭亡后的待遇这种不利局面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灭亡,或许有人觉得,这时候守陵人的日子彻底没希望了,国家都没了谁还给他们发工资。
许多人都这么觉得,不过清政府在和民国政府签定的协议中,曾明确提到了守陵人的工资。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国家我可以让给你们,但我的老祖宗们你得帮忙照顾,也就是继续给守陵人发工资。
不就是多发几份工资嘛,民国政府直接答应了。就这样,守陵人再次过上了比较富裕的日子。民国政府发的工资还是非常可观的,最起码能存下钱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风水轮流转,穷富也跟着一起转”,刚开始的时候民国政府的确表现不错,但是他们后来也不行了。
尤其是后来军阀混战的时候,一个个都打得热火朝天,谁也顾不上谁,所以守陵人们又过上了艰难的日子。
而且一打仗就会导致经济急剧下降,所以守陵人们的低谷又来了,既然又穷得揭不开锅了,所以许多守陵人选择外出打工。
随着新思想的到来,许多人守陵人逐渐有了想放弃自己这个职业的想法。
不过仔细一想,自己当初是费了好半天劲才得到的官职 ,许多守陵人实在是舍不得啊,但现在挣点钱又太少了,那该怎么办呢?
一部分守陵人选择了卖官,这个职位虽然薪水已经很少了,但日后只要政府有钱了,他们还是会过上好日子,于是有人选择了“投资”。
当然这个职位的价格不会太高,毕竟目前正处于低谷期,价格太高也不会有人愿意下血本。所以到了最后,只剩下了一些对清王朝非常忠诚的人在守陵,别的基本都已经跑了。
当然,剩下的这些人也不一定是绝对忠诚,也有一些是比较茫然的。
不过没多久便有人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盗窃陵墓中的宝物。
当时清政府修建了东西两大陵墓,其中属清东陵的损失最惨重了,里面的宝物全被洗劫一空,除了遗骨什么都没有了,清西陵还稍微好点。
清东陵最主要的就是乾隆和慈禧的墓,因为属这两个陵墓中的宝贝多了。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孙殿英这个盗墓贼,乾隆和慈禧的墓主要就是他盗的。其中著名的宝物有乾隆的九龙宝剑、慈禧口中的夜明珠。
虽然非常痛斥这些盗墓贼的行为,但守陵人们也是无能为力啊,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墓中宝贝被一箱子一箱子地搬出。
有句老话说得好:“打不过就加入”,于是有的守陵人们纷纷加入了盗墓贼的队伍中。
守陵人跟盗墓贼一起挖掘里面的宝藏,事成之后他们还能分一杯羹。
这是守陵人短时间内暴富的唯一方法了,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有点活下去的资本。
他们虽然说也能跟着分一杯羹,也就顶多会得到一点钱,稀有宝贝是拿不到的。
不过自从国民政府开始管理北京城后,守陵人的日子也算是有点改善了。毕竟人家老蒋那时候有钱啊,当官的一个个富得流油。
不过国民政府经常以打仗为主,钱主要还是都用在了军事方面。
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后,守陵人们终于迎来了最光明的生活。
在我党的英明带领下,国内经济逐渐开始复苏,后来全国GDP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守陵人的日子终于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的他们不仅是守陵人,同时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虽然陵墓已经空荡荡,但他们所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先人,同时还有信仰和文化。
尊重、保护历史,不仅是守陵人的责任,还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