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编辑部
设计 / 赵昊然
事情缘于一次编辑部选题会上,聊起哪家车企更有资格当选年度车企,没想到记者编辑说出的答案相当分散,各说各理。
这让我们对这个几乎年年做、自己都几乎失去兴趣的话题又重新好奇起来。是的,选题年年做,还有很多媒体年年评奖,但它依旧是令人好奇的——谁是最能代表2024年中国汽车的那一个?
每位记者编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我们把这个名单放出来,附上记者认为的理由,欢迎文末投票,选出读者心目中的年度车企。
因为记者编辑人数有限,这是一份范围不大的候选名单,它们是:吉利、小米、奇瑞、理想、赛力斯、小鹏、零跑,候选理由如下。
吉利:全方位进化
优秀的业绩表现是年度车企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只有业绩,还需考虑在技术创新、战略布局、企业治理、商业伦理等层面的努力和成绩。
综合所有维度,吉利可以说是各方面最均衡的选手。
业绩方面,吉利汽车2024全年总销量2176567辆,同比增长超32%,超额完成全年销量200万目标,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销量888235辆,同比增长92%,超额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其中新锐品牌吉利银河全年销量494440辆,同比增长约80%。
银河2024年上市三款新车皆为爆款,银河E5上市不足5个月销量超7.7万辆,星愿80天交付量破5万辆,星舰7 EM-i上市13天交付破万,不到一个月破2万。
诞生不到两年、产品上市刚刚一年半的银河,把几年前还是吉利短板的新能源拉升成与燃油车并驾齐驱的重要业务板块,整个吉利控股集团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5%。
国际化领域,全年出口403923辆,同比增长53%。与雷诺集团合资成立动力总成公司,实现技术出海。
技术创新方面,吉利推出全新一代镭神混动EM-i动力总成,拥有46.5%的热效率,亏电油耗进入2字头,测试车极限续航达到2390.5公里,且具备在10万级产品普及的成本能力。
推出自研资产的全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和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低温充放电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同时推出11合1混动电驱,减重13.5%,电机效率最高98.02%,电驱综合效率92.5%。
智能化领域,吉利、银河、领克、翼真等品牌Flyme Auto智能座舱全面上车,并且对20万元以下车型也全面覆盖,大幅度提升了该市场区间的产品力和智能体验,将终结吉利旗下车机系统各自为战的状况,统一座舱生态。
中国首款7纳米车规级SoC芯片龙鹰1号智能座舱芯片实现量产上车。
2月、9月两次卫星发射,将21颗卫星送入轨道,至此吉利已拥有30颗在轨卫星,可为旗下产品提供卫星通讯、高精度定位服务。
在战略布局和企业治理方面发布《台州宣言》,引领企业推进聚焦务实风格,并迅速以极氪领克合并落实。
商业伦理方面,在主管部门明确反对内卷之前,从李书福到吉利高管就在各大行业论坛和公开场合旗帜鲜明地反对内卷,呼吁行业遵纪守法、合规竞争、可持续发展,在行业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正向价值观、输出正向价值观。
小米:产品、生态、营销全面开花
官宣造车仅4年的小米,在2024年创造了几乎没有人预料到的好成绩。
2024年,小米仅凭一款4月才开始交付的小米SU7,就完成了13.5万辆以上的新车交付量,超出年度交付目标。而在小米SU7之前,20万元以上的纯电轿车中,仅有电动汽车行业开创者特斯拉的Model 3一款车型能保持月均交付量过万的成绩。
小米SU7的火爆,是小米爆品模式的又一次成功,让小米成为了特斯拉最大的对手之一,也让小米集团的股价节节攀升,2024年全年涨幅超过120%。目前,小米市值已重回8000亿港元之上,与比亚迪不相伯仲。
同时,作为全球头部手机厂商中唯一一家亲身入局造车的公司,小米也在2023年10月将集团战略升级成“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是把手机(电脑、平板等)、汽车和智能家居设备整合成一个超级生态,让设备可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生活场景等等,如用手机视频通话时可调用汽车的摄像头、车到家时自动打开空调和灯光,这些都是其他汽车厂商很难做出的体验。
在汽车营销方面,小米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2024年,小米创始人雷军不仅高频率地发微博、拍视频,甚至还多次亲自直播数小时来回答网友的疑问、汇报小米汽车的进展。雷军的亲自“营业”,给小米汽车带来了许多优质流量,以致于多家车企的董事长、CEO也都开始直播、拍视频等等。
2024年,仅有一款车型的小米在产品方面媲美特斯拉,在生态、营销方面引领全行业,除了规模尚小,有绝对实力问鼎年度车企。
奇瑞:业绩斐然
销量方面,奇瑞集团2024年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创造历史新高。
年出口汽车数量达到1144588辆,同比增长21.4%,年度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巩固了其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领域的领先地位,连续22年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国内市场销量超145万辆,同比增长55.5%,实现新能源、燃油车、海外出口、国内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
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达到583569辆,同比激增232.7%,增速在主流车企中独占鳌头。12月单月新能源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进入“行业四强”。
燃油车全年销售2020347辆,同比增长18.4%;国内市场销量达1459328辆,同比大幅增长55.5%。
营收首次成功达到480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50%,年度增长额超1500亿元。
技术领域新能源与燃油车技术双线并进,新能源技术拥有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等核心技术,实现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10+项重点技术突破。
燃油车技术通过持续投入,实现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核心技术自给自足,成功研发出热效率高达48%的发动机,刷新全球最高记录。
全球化方面,奇瑞集团的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海外用户数量高达450万。11月底,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迎来首台车下线,进一步深化了奇瑞集团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和市场布局。
理想:反省能力和高效的行动力
2024年理想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挫败,但同时在智驾、AI传播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这种进步的幅度,相当于一位后进生挤入了第一梯队的跨度。
2024年3月1日,MEGA上市,这款车带来的风评以及后续惨淡的销量,和理想最初预计月销8000辆的目标相差甚远,这也导致理想全年80万辆的销售目标被迫下调至56万-64万辆。
在这个被外界看笑话、同时负面话题不断升级的时期,理想团队及时复盘,李想本人从“一个都不饶恕”的态度到内部进行自我检讨,这一过程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最终检讨的结果是推迟将要在2024下半年上市的3款纯电产品,他们重新评估了纯电产品的难度,优先布局充电桩。
李想本人也因此次事件,停止了在社交网络的“炮轰”和“显摆”。
从理想对MEGA的一系列反应以及后续的调整来看,说明其组织架构经得起类似的挫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反省能力,这对创新企业来说极为可贵。
聚焦、高效、灵活性、授权、重视跨部门合作、调动员工积极性,理想在这几方面都表现突出。
理想目前是新势力中销量表现最好的车企,率先冲过100万辆。2024年度共交付50.45万辆,12月单月就销售了5.85万辆,这一数字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新势力。
另外,理想也是新势力中盈利最快且持续盈利的车企。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达428.7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0.3%,连续八个季度盈利。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曾在11月底自驾京沪高速,看到理想的超充站已经布局,这给今年要上市的纯电产品做好了铺垫,同时对消费者购买理想纯电车型算是做好了心理建设,这也是很好的品牌宣传。
从汽车商业评论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理想明年推出的纯电产品预计会有好的表现,从产品力到补能体系,理想在2024下半年做好了充分准备。
2024年理想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智驾上的迅猛精进,这一点消费者能亲身感知到。
从无图到端到端的应用,再到低接管率的点对点城区智驾,给理想的口碑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李想本人作为企业营销和传播的载体和环节,2024年底与腾讯科技的对话,他清晰传播了理想升级为科技公司的AI愿景以及实施战略,这都给理想品牌未来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理想的短板是对品牌的打造,它销量的高企主要是靠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对家庭用户用车需求的充分满足,但在豪华品牌的塑造上还需努力。
赛力斯:高端突破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26885辆,同比增长182%。
旗舰车型问界M9作为一款售价区间超越50万元的高端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在中国高端汽车细分市场中独占鳌头,月销量曾一度超过前20名中其他车型销量总和。
与华为智选车模式深度合作,不仅使得问界系列车型搭载先进的鸿蒙智行系统,实现智能化出行的全新体验,还借助华为品牌与渠道在终端和用户的泼天富贵,实现破圈和跨界。
赛力斯在安全技术方面打造行业首创的“智能安全”体系,涵盖了车辆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维度,为驾乘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底盘技术方面,采用先进的智能底盘系统,使得车辆的操控性能得到提升。此外,赛力斯在三电技术、增程技术、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针对新能源车用户普遍关注的冬季续航问题,赛力斯推出超级增程系统。该系统历经八年研发、五次迭代,采用先进的1.5T四缸增程器,拥有行业领先的压缩比和热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问界M9和问界新M7在续航测试中,续航衰减率均低于30%,证明了该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续航能力。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问界搭载业界领先的192线激光雷达,并采用“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融合方案,实现全天候高精度感知。在雾天、雪天、逆光等复杂场景下,问界车型都能及时识别并避免碰撞,保障了行车安全。
问界品牌自创立以来,问界M9上市一年即突破20万辆大定,稳坐50万以上车型销量冠军;问界新M7在2024年的累计交付量也已突破19万辆,荣获2024年造车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小鹏汽车:再次崛起
小鹏汽车终于在2024年扬眉吐气了一把,多少跳出了“车很好,总是在爬坡”的销量怪圈,属于火山爆发型选手。
其全年交付新车190068辆,同比增长34.2%,距离2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差一点点,完成率95.03%。
靠着下半年推出的两款热销车型MONA M03和P7+,小鹏汽车上演了后起直追、厚积薄发的逆袭戏码。确切地说,它从去年9月开始扬眉吐气。
今年前4个月,小鹏汽车的销量令人揪心,单月不过万,2月居然不过5000辆,虽然有春节因素影响,4545辆的业绩在所有新势力品牌中排第九,是个危险的信号。
5-7月,小鹏略微过万的月销量仍然令人捏一把汗,因为头部的理想和鸿蒙智行同期月销量往3万辆和5万辆上冲,眼看差距越来越大。
终于,8月、11月先后上市的小鹏 MONA M03 及小鹏 P7+,上市后一炮而红,订单和交付量均刷新了小鹏汽车的历史纪录:小鹏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000辆,实现上市4个月连续月交付量超1万辆,小鹏P7+单月交付超10000辆,令小鹏在四季度取得了交付91507辆的好成绩,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12月销量高达3.6695万辆,追上理想、问界、零跑等新势力销量第一梯队。
其中,小鹏MONA M03荣膺第十二届轩辕奖中国年度汽车。在市场产品普遍选择堆料、做加法的产品思维下,小鹏MONA M03从研发之初就引入“重塑成本”概念,为中国消费者、乃至全球市场打造了一款好看、科技、有趣、且具有普适性的智能电动车。
在巴黎车展时发布的小鹏P7+,最大的变化是搭载了全新的智驾方案“AI鹰眼视觉方案”,这是行业首创的单像素LOFIC架构,无惧暗光、逆光和大光差。
小鹏汽车动力总成高级总监顾捷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这是和特斯拉FSD逻辑相同的纯视觉方案,可以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拥有高阶智驾能力。
在2025年第一周的销量中,小鹏汽车以7000辆的成绩成为销冠。
零跑: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
2024年销量规模实现高速增长后,零跑开始收获规模效应带来的业绩正反馈。
2025年1月13日,零跑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上一次传来新势力车企单季度财报扭亏为盈消息的是理想,理想2022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并在次年实现年度盈利。
去年6月,零跑月销首次突破2万辆,两个月后交付量快速达到3万辆,第四季度月均交付量超过4万辆,全年销量接近3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00%。
提前完成单季度盈利目标,零跑解释改善原因在于:一是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二是产品结构优化,C系列车型销售占比超77%;三是公司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
在商业世界,学习甚至模范更优秀的竞争对手远称不上低端打法。
去年3月上市的C10是零跑主销车型之一。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作回避,称零跑C10每一个细节都向理想L7学习,包括学习理想如何了解用户需求、操控舒适性设计、车机显示设计等方面。
这样的理念在此后推出的C16身上也有所体现。以相近的产品定位,更低的产品售价,零跑借助“平替版”理想这一概念打开大众市场。
零跑的竞争策略是强化性价比优势,这依赖于强有力的成本管控能力。零跑的做法是全域自研,自造,以及技术降本,以提供毛利压缩空间。朱江明曾公开表示,零跑对于成本管控的逻辑不同于比亚迪,但成本控制能力不比亚迪差;零跑占60%成本的零部件为自研自制,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费用,从全车成本来看有6%的成本空间。
2024年,通过与全球战略合作伙伴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零跑将卖车业务开进欧洲:5月,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正式成立;9月,零跑C10、T03在欧洲上市。去年10月份亮相巴黎车展的零跑全新产品序列B系列,将是零跑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车型。
去年12月24日,零跑成立九周年,朱江明发布全员信,认为未来三年至关重要,零跑已经进入决赛圈。这封信也透露出零跑2025年的业务方向:提升品牌价值;技术创新、技术降本,比如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曾帮助C系列产品打开市场;实现B系列产品的商业成功;协同Stellantis集团,打开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