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元月1日突然宣布关闭友谊二号天然气管道,直接把欧洲中东部几个国家拉进了一个大写的冷冬困局。这事儿一出,斯洛伐克、摩尔多瓦,包括一些靠这条管道过活的其他欧洲国家,全都炸锅了。你说,这年头能源供应本来就紧张,还这么搞,不是火上浇油吗?偏偏这一切,又跟地缘政治和利益博弈掺杂得不清不楚,让人看着直想扶额。
先从斯洛伐克开始讲吧。这次事件对他们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钱袋遭殃。据估算,他们光因为买不到便宜俄气,就要额外花5到10亿欧元去填补这个窟窿。更别提老百姓家里的取暖费蹭蹭往上涨,工业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不夸张地说,这下子连国际市场竞争力都被削弱了一大块。面对这样的处境,人家总理菲佐可不是吃素的。他立马开炮,说这是给自己找麻烦呢,要是再这样玩,他就要停电报复不给乌克兰供电!你瞧瞧,这都成什么样了?
再说摩尔多瓦。这小国是真惨,因为它几乎70%的天然气都是俄罗斯那边来的,现在倒好,友谊二号关停,它等于是被掐住脖子喘不上气啊。他们国内现在缺口差不多600兆瓦电力,只能指望罗马尼亚或者赶紧续签些合同临时救急。但问题来了,你知道没资源的时候抢啥最贵吗?就是能源啊!而且摩尔多瓦内部还因为制裁俄罗斯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一边想着加入西方阵营,一边又离不开俄国资源,这种尴尬劲儿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话说回来,友谊二号对于整个欧洲的重要性其实不用我细讲,大伙心里都有数。这条管道贯穿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甚至德国这些主要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大动脉之一。现在它突然罢工,谁顶得住?虽然有些地方,比如匈牙利,还聪明点绕路走土耳其溪,但那些没有备选方案的小伙伴们怎么办?今年冬天怎么过才行啊,是裹床棉被硬扛还是抱团取暖凑合着熬过去?
有人可能会问,那铁路运输是不是个解决办法呢?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很难顶用。毕竟铁路运点煤炭勉强够家庭烧烧炉子,可想满足发电厂那种规模需求,就是痴心妄想了。而且铁路运输价格也高,更别提耗时长效率低,总之这招治标绝对治不了本。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泽连斯基政府敢做出这种冒险决定呢?答案可能藏在美国兜里。据消息称,乌克兰已经转向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尽管那个价位比俄国货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他这么干,很显然是在寻求美国支持嘛,希望通过增加经济合作换来更多军事援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是赌未来的生存空间,可代价也是肉眼可见的大:财政压力暴增,对内民怨沸腾,对外盟友关系变僵像斯洛伐克和摩尔多瓦这种传统受益者,现在正威胁停止给他供电作反击,你品品这戏剧感!
不仅如此,此举还加深了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俄欧争端。本来大家就为了制裁与反制裁闹得鸡飞狗跳,如今又添一层能源危机,各方撕破脸皮各自为政,也就一点儿也不足为奇啦。例如,有些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事情继续恶化下去,一部分依赖俄罗斯资源较重的小国,很可能会悄悄松绑对莫斯科的一些限制政策,以保基本盘稳定。当然,这是推测,但结合现实环境,也不是完全无稽之谈。
站在更宏观视角看,这件事暴露的不仅仅是一根输送天然气的大管道出了故障,而是区域间错综复杂利益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塌陷。当每个人都想着如何保护自己的蛋糕,却没人愿意主动分担风险,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时,不断扩大的裂缝只会引发更多冲突和矛盾。而此刻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们,无疑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所以咯,我忍不住要问一句:接下来该怎么办?
三年的支援换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