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这个故事前先问问大家:你知道美国自由女神像是怎么来的吗?
这座标志性的建筑物,由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Auguste Bartholdi)设计,是法国人民在19世纪末送给美国的重要礼物。
1865年,爱德华·德·拉布拉耶建议,法国在美国建国100周年之际,赠送一尊代表自由的雕像。
于是雕像于1876年开始建造,1884年在法国巴黎完工,先是暂时“居住”在了塞纳几年;
后来又被拆成350块,装进210个大箱子,先用火车运到诺曼底港口,再搭船漂洋过海……经历千难万苦,“自由女神”终于在1885年6月17日抵达纽约!
随后又花了一年才被重新组装完毕,最终在1886年10月28日正式揭幕,真是不容易啊!
可以看出,自由女神不仅象征着美法两国深厚的友谊,更成为了美国的标志性象征。
然而就在最近,美法两国之间掀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外交风波”,而这场风波的主角竟然是这座雕像!
事情的起因,是法国著名政客、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鲁克斯曼突然在公开场合放话,要求美国“归还”自由女神像,因为美国“已经不再配拥有她”!
格鲁克斯曼在去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曾作为法国社会党的领军人物,最近更是频频释放信号,表达了对竞选下一届法国总统的浓厚兴趣。
上周日一次集会的闭幕演讲中,格鲁克斯曼当众喊话:“我们要告诉美国那些选择站在暴君一边的人,那些解雇科学家、打压学术自由的人——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
他进一步强调:
“这座雕像是我们法国人民赠送给你们的礼物,象征着自由和民主。但如今,你们却公然背弃了它所代表的价值观,既然你们如此不珍惜,那就请把它还给我们!”
他的这番言论一出,现场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现场约1500名党员纷纷大呼支持,格卢克斯曼的言论也瞬间登上头条!
这一发言瞬间在国际舆论场上炸开了锅,尤其是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应!
第二天,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表示,绝对不会将自由女神像送回法国。她在记者会上直接回怼:
“容我提醒一下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低级政客,您应该记住,如果没有美国,你们法国人现在讲的可是德语!所以他们应该非常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
言下之意,就是二战期间如果不是美国出手相助,法国早已沦陷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之下,哪还有今天的资格在这指指点点?
这场嘴仗不仅限于官方层面,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吵翻了天。美国网友纷纷表示:
“你们送的礼物还能要回去?那是不是生日礼物也能几年后收回?”
“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你们要拿回去?是要放塞纳河里吗?”
甚至有网友调侃:“特 朗普可能会答应,把女神像卖了换点现金。”
但法国网友显然不甘示弱,立刻开启反击模式:
“要不是法国当年资助你们独立战争,美国可能连建国都难!”
“要真说援助,别忘了法国给你们送来的不是自由女神,还有当年法国军队对你们的支持!”
还有网友脑洞大开:“好啊,既然这样,那你们把路易斯安那州也还给我们!”
这场关于自由女神像的“归属权”之争,其实背后暗藏着更深层次的zz较量……
格鲁克斯曼的言论,实际上是在批评特 朗普政府近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变化。
众所周知,他一直对俄罗斯态度暧昧,而这让许多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感到愤怒和不安。
特 朗普政府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甚至在白宫会议上当面斥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懂感恩”,这些都让欧洲盟友们倍感不满。
而格鲁克斯曼的“收回自由女神像”言论,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抗议,表达法国对美国政治方向的不满。
与此同时,特 朗普政府最近对欧洲国家发起了一系列贸易制裁,直接对法国葡萄酒、香槟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美法贸易关系雪上加霜……
而法国则以牙还牙,对美国产品实施反制,这场经济对峙无疑也让双方关系更加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格鲁克斯曼的言论也被认为是法国对美国政府的一种政治反击。
事实上,自由女神像的“归还”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被拿出来讨论。
近年来,随着美法关系的起伏,这座象征自由的雕像多次成为两国舆论场上的“调侃话题”。有网友甚至开玩笑说:“如果真的要归还自由女神像,那美国是不是也要要求法国把蒙娜丽莎归还给意大利?”
尽管这场风波看似荒诞不经,但它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欧美盟友关系的裂痕。
自由女神像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两国友谊的象征。而如今,面对全球局势的剧变,传统盟友之间友谊的小船竟然说翻就翻……
究竟这场“女神之争”会如何收场?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口水战,还是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外交对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