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小门将守大门 2025-01-21 17:23:24

多数人对蜀后主的评价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则此观点偏离了历史真实。

即便有诸葛亮这样的重臣,蜀国也未走出兴盛之路,反失了先帝基业。但蜀后主是否真如此无能,尚待商榷。

曹魏政权达至鼎盛后,历史进程促使吴蜀两国在曹魏的强压下,逐渐显露出衰败的迹象。

蜀国失丞相诸葛亮后,难以抗衡曹魏。曹魏大军压境时,刘禅这位平庸皇帝选择投降,标志着蜀国无力再战。

刘禅因未抵抗即投降,千百年来备受指责,人们提及他,只联想到其愚昧之举。

在三国时期,刘禅作为二代国君,守蜀四十年。虽失皇位,却在多疑的司马昭手下安然无恙,终其一生无病无灾,直至老死。

在亡国之君中,此事几乎难以实现,刘禅却做到了。他是如何达成的?

【一、守城之君】

刘备白帝城病重,临危时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令其辅佐。此事为起点,展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与托付重任的决心。

白帝城刘备托孤后,刘禅表面继承了君权,实则蜀国政权由丞相诸葛亮掌控。

刘备极度信任诸葛亮,曾言若其不才,可取而代之,并让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

刘禅对诸葛亮态度特殊,尽管历代托孤大臣多遭不幸,他仍对诸葛亮与众不同,其具体想法虽不得而知,但态度明显区别他人。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反映刘禅自知能力有限。刘备逝后十年,刘禅几乎全依诸葛亮,安于傀儡之位,无显著功过。

此为大部文臣所期望的帝王典范,唯刘禅于古今之中,或能契合此境。

诸葛亮对世人批判的刘禅态度迥异,他称赞刘禅天资聪颖、仁爱且谦逊待人,认为其“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众人多谴责刘禅,主因在于他未能持续征战,延续先父之荣耀。

但忽视了三国局势的发展,刘禅登基之时,天下已被魏蜀吴三分鼎立。

刘备全盛时携蜀国最强将领亦未能一统中原,其子与衰弱的蜀国更难以延续此宏图伟业。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刘禅致力于提升内政。尽管他有征战之意,但仍需为蜀国民众着想,将重心放在国内治理上。

专家调研刘禅一生时指出,相较于开疆扩土的开国皇帝,刘禅更适宜担任守城之君的角色。

刘禅守蜀四十余载,基业未倾,足证其非昏君,实为三国局势下尽力而为,已达至善。

【二、审时度势】

其二,刘禅不仅守住了基业,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有清晰认知。

刘禅生于乱世,无父母庇护,历经波折。史载多从赵云七进七出救其事迹起始,却鲜少提及他前半生的坎坷经历。

裴松子在批注《三国志》时,提及蜀后主一段非同寻常的过往。

刘禅“不堪重用”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学习。早年他随父战败逃亡时失散,后被人贩子拐卖,从此未能接受良好教育。

刘禅终被卖至汉中刘括家,幸其心地善良,见刘禅乖巧,便收为义子,不仅为其娶妻,还待他极好。

刘备于一州稳固权势后,即遣人寻回乱世中失散的阿斗,刘禅终得归至刘备身旁。

小林自幼历经流离,目睹战争残酷,身心在战乱中得以锤炼。如此成长背景,他长大后怎会呈现为昏庸无度的帝王形象?

刘禅实为隐忍之人,他明辨事理,深知自身能力所限。

面对诸葛亮掌控大权,刘禅选择沉默不争,因为他深知诸葛亮在蜀国已享有极高威望。

在吴蜀建交时,仅提及诸葛丞相,未言及后主刘禅,对此刘禅全然接受。

任何皇帝皆无法接受臣子威望超己,更勿论臣子掌控军权。

后世赞誉白帝城托孤中刘禅与诸葛亮的深厚君臣情。隆科多提及此事,却让雍正生疑,认为其将自己比作刘禅,视为大不敬,遂将其处死。

在此前提下,刘禅十年间始终事事以诸葛亮为尊,扮演着一个顺从的“乖孩子”角色。

蜀汉以一州之力抗九州,实现君臣同心,刘禅的贡献功不可没,其在此中的作用极为关键。

诸葛亮逝世后,曹魏大军压境,刘禅在此时明智地采纳建议,决定开城投降。

刘禅被指最多污点是重用宦官,但此事发生在登基三四十年后,彼时蜀国已近崩溃边缘,仅缺一个触发时机。

刘禅最终选择开门投降,众人多评其无刘备之英勇,缺乏征战沙场的血性。

但若刘禅选择奋力抵抗,除了给成都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他亦无法获得任何益处。

刘禅开门投降,保全成都百姓。此举避免无谓灾祸,使民众生活得以延续,如此君主实属少见。

刘禅并非可唾弃之人,实则拥有大智慧。

【三、大智若愚】

若言刘禅具大智,多数人必反对。身为亡国之君,他何来智慧可言?

刘禅较其他亡国之君,下场较为平稳,仅失国而未历波折。司马昭多疑却未杀他,反使其安享晚年,这表明刘禅非世人所想的简单人物。

刘禅于曹魏营地,有著名事迹——“乐不思蜀”,意指其身处异地,却忘却故国,不思回归。

“此间乐不思蜀”熄灭了蜀汉旧臣复国之心,亦减司马昭戒备。因其表明刘禅无意复位,故有此说。

蜀国灭亡后,刘禅被俘至曹魏,首要境遇便是寄人篱下,被置于司马昭严密监视之下。

司马昭因多疑而不信刘禅真心投降,故紧盯不放,意图找出其破绽,以便连同宗族一并惩处。

刘禅放任享乐,不顾蜀国问题,只要无复国之心,刘氏宗族与他便存生存之机。

因此,乐不思蜀不仅救了刘禅一命,也保全了他人的性命。

宴会上刘禅的言辞未获司马昭全信,后蜀臣郤正献策:“主公前言欠妥,若司马昭再问,可答思念蜀地祖坟。”

司马昭明知刘禅故作姿态,未过多久,再次试探询问。

刘禅依郤正言,称念蜀国祖坟。司马昭笑言:“此语非你所出,乃郤正之词。”

刘禅佯装诧异,问道:“先生何以得知此事?”

司马昭自此离去,未再向刘禅提及此类言语。然他虽不疑,手下或有人劝其尽早除去刘禅。

司马昭确有此意,但见刘禅门前三字,便对部下言:“无须杀,其无此胆!”

群臣困惑,司马昭笑道:“将这三个字颠倒念,一切自会豁然开朗。”

刘禅早知司马昭欲加害,为保性命,于家门上悬牌匾,书“中山寨”三字。

这三个字打消了司马昭杀刘禅的念头,保住了刘禅全家的性命,原因在于它们展现了某种关键信息或影响力。

刘禅祖上有中山靖王,此人甚是有趣,他认为王爷就应尽享生活,曾在众人前直言王室身份就应吃喝享乐,无拘无束。

刘禅将自己比作中山靖王,实则讽刺自己如同中山靖王般,只顾吃喝享乐,对天下大事漠不关心,反成众人笑柄。

其次,将中山寨倒读为寨山中,古人常以同音字相比,因此“寨”字亦可作“在”解。

这三个字意为在山中,反映刘禅隐居之意。隐居表明他不想再争权,因此司马昭打消了杀他的念头。

司马昭认为刘禅作为皇帝已属难得,因此对他颇为宽容,让其安享晚年,且对原蜀地百姓也未加苛责。

【结语】

刘禅开门降魏,虽愧对前线浴血奋战的蜀将,却无愧于国内百姓。

阿斗或难成大器,但刘禅非庸才,他能在乱世坚守四十年,终因其大智慧未被识而背负废物之名,实则不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