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丁继芳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还有几天要过年了,这一天,我正在家里大扫除,准备迎接儿子儿媳回家。
儿子儿媳去年结的婚,都在省城工作,我们替他们在那里买了婚房,小两口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来。
我和老伴则是住在县城里。
我们夫妻本来是地道的农村人,30岁时进的城,咬牙开了一间早点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打了翻身仗,在县城买了房,又替儿子在省城买了房,算是小有成就吧。
一大早,老伴袁国军骑电动车去市场买菜了,我特意吩咐他买两只土公鸡回来,儿媳妇喜欢吃。
想起来我这个儿媳妇,我心里就万分得意。
她不但人长得好看,性格也柔顺,而且知书达理,看到我一口一个妈喊着,可亲热了。
每次回来她都会说:
爸,妈,你们都那么大年纪了,别那么辛苦了,我与学明收入都不错,你们还是去省城跟我们一起住吧,苦了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
而每次我都会笑着摇头:
只要你们小两口好好的,我们就开心,我和你爸还不老呢,才50出头,还能干个十年八年的,等真做不动了,你不喊我们去,我们也会过去的。
老伴和儿子在边上听着直乐,夸我们婆媳相处得比母女还亲。
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
一个有儿子的家庭是否幸福和睦,主要是看婆媳相处得好不好?
婆媳相处好了,天下太平其乐融融。
婆媳相处不好,那就鸡飞狗跳苦不堪言。
我很庆幸,没有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兵荒马乱中。
正当我想得出神时,有敲门声传来。
我还纳闷,现在才九点,儿子儿媳就回来了?
等我打开门一看,愣住了,原来是大侄儿丁睿,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正一脸憨厚的看着我,开口笑眯眯道:
小姑,我爸让我送几只鸡过来,还有一爿排骨一只猪后腿。
一边说,一边把肩上扛的手里拎的往客厅里放。
我慌忙接过,问:
小睿啊,好好送这么多东西过来干嘛?菜市场上什么都有的买。
侄儿挠挠头说:
小姑,这些都是我爸养的,比菜市场那些好吃多了。
我爸说,今年的猪不卖了,宰了自己吃,还说多送点给小姑家,他还记得你最爱吃红烧排骨呢,硬要让我扛一爿来。
听到这儿,我眼眶不禁红了。

02
我与大哥已经三年没讲话,我也三年没有去过他家。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母亲的去世,我对大哥大嫂很有意见。
父亲走得早,我八岁他就不在了,当时我哥十一岁。
母亲一人把我与大哥抚养长大,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
当时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大哥初中毕业就回家帮着干活。
我有样学样,初中一毕业,也拎着书包回了家,扬言不再上学,要出去打工挣钱帮家里盖房子。
那时我们还住在土坯房里,由于没有钱修缮,屋顶老漏雨,墙缝老灌冷风,一到雨雪天,苦不堪言。
母亲和我哥总是叨念着要拼命攒钱早点盖上大瓦房。
可以说,住上新房是我们一家子多年的梦想。
我也想早早出来挣钱,挣钱对于我来说比读书重要的多。
因此,当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里,我把它揉揉扔进了灶膛里,这一幕正好被我大哥看见。
他眼疾手快,从火里抢出来通知书,气呼呼道:
继芳,你这是想干啥?考上高中干嘛不去读?
我理直气壮:
我不想读书了,我想跟你和妈妈一起挣钱盖房子,我不想住在这破房子里。
大哥听我这样说,这才消了气,反过来劝我:
继芳,你还小呢,你才15岁,出来能做啥?你读你的书去,哥向你保证,三年内肯定把新房建起来。
如果你不听哥的话,我就不认你这个妹妹。
最后一句话对我很有震慑力,我最怕我哥说这种话。
对于我来说,我哥就是家里的顶梁,我的精神寄托,我不想惹他生气。
由于没有父亲,我们一家经常被村里人欺负,哥哥12岁时,就懂得保护家人。
只要谁欺负我和母亲,他都会奋力反击。
记得有一次,村里有一个淘气男孩骂我是没爹的野 种,我一路哭着跑回家。
哥哥知道后,拿着一块板砖就冲向那男孩家拼命,直到他家赔礼道歉,我哥才罢休。
正是由于我哥的竭力保护,我家后来才没有人敢欺负。

03
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选择出去打工。
我哥也说话算话,通过辛勤劳动,真的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二十二岁那年,迎娶了我的嫂子。
当时家里钱不够,我把两年的打工钱全部拿出来给我哥做彩礼。
我哥记得我这份情,等到我出嫁时,他请木匠打了全套家具做陪嫁,还想方设法给了我一笔钱压箱底。
我嫁的很风光,得到婆家人的重视,一辈子没受气没受罪,这都是我哥的功劳。
可以这样说吧,在我50岁之前,我和我哥的感情一直很好。
我们两家相互帮衬着过日子,相处得十分融洽。
关系的恶化,来的很突然,主要是因为母亲的一场病。
三年前的一天,母亲一人在家晒粮食,突然跌倒。
幸亏邻居发现,及时打电话我。
我打120把母亲送去医院,又打电话给我哥,他却迟迟不接听。
打电话给嫂子,也是无人接听状态。
母亲情况危急,我急的团团转,忍不住抱怨大哥大嫂不孝,为啥把老人一个人留在家里干活?
老伴劝我:
你急也没用,事情既然出来了,咱们就想办法解决,我想妈肯定会没事的,你就放宽心吧。
我能放心吗?当时母亲已经抢救了一天一夜,情况仍然不乐观。
可我哥我嫂子的电话始终打不通。
这又让我开始担心,我哥我嫂是不是出了事?否则的话,怎么会好好失联?
那两天,我简直要崩溃,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第二天夜里,母亲终究没能抢救过来,与世长辞。
突然失去母亲,我嚎啕大哭,我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感觉像做梦一般不真实。
前几天我还回家看望母亲的,母女俩还说说笑笑的,如今她老人家莫名没了,这怎么能让我接受?
那时那刻的我,十分的怨我哥我嫂,认为是他们的疏忽,才导致老人遭遇不测。
大哥大嫂是母亲去世两天后才回家的。
回到家,看到门板上的母亲,他们傻眼了。
我哥趴在母亲身上痛哭失声,自责不已。
可我无法原谅他。

04
母亲的葬礼完毕,我就走了。
大哥大嫂找我说话,我也没搭理。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几天没有消息?
大嫂有一个小弟,由于从小被溺爱,长大了不学无术,三天两头在外面闯祸。
我母亲出事前一天,大嫂的小弟赌钱输了不少钱,借了一笔高利贷。
他还不起,人跑得无影无踪。
高利贷的人上门要钱,大嫂的父亲一着急,老病复发进了医院。
大哥大嫂当时正在地里干活,听到这个消息,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去了大嫂娘家。
大嫂在医院照顾他父亲,大哥到处打听他小舅子下落。
当时两人手机都没带,都扔在了家里。
这不能怪他们,这俩人对新鲜事物不敏感,用不惯手机,平时几乎不带在身上。
可无论大哥大嫂事后怎么解释,无论理由多么充分,我都认为他们是狡辩。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回过娘家。
每年清明节去母亲坟上烧纸钱,也是当天去当天回,即使碰到大哥,也是装看不见。
为了这桩事,老伴劝我,儿子劝我,都不好使,我仍然固执己见的认为,就是大哥大嫂害了母亲。
正在我胡思乱想时,大侄儿又开口了,他说:
小姑,你能不能回去看看我爸?他生病了,病得很重,天天咳嗽,我和妈劝他去医院,他都不肯。
他说这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他说奶奶的去世,都是因为他不孝。
他很后悔那天他不在家,如果在家的话,奶奶就不可能出事。
小姑啊,这三年来,你心里不舒服,我爸何尝不是呢?
他每天夜里睡不着,就爬起来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他总说对不起奶奶,对不起你。
一有空,他就跟我说起来你们小时候的事,说你多么听话多么乖,说你小小年纪就晓得替家里挣钱。
说你嫁了人也特别争气,自己跑去城里开早点店,还去省城买了房子,还把儿子培养的那么好。
小姑啊,我爸可引你为傲了,只要跟村里的人聊起来你,那是满脸的自豪,话题刹也刹不住……。
侄儿的话,不知不觉勾起来我久远的记忆。
小时候大哥为了维护这个家庭,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气,我怎么全忘了呢?
我与大哥相扶相持到今天,这份兄妹情,我怎么就不懂珍惜了呢?
客观说,母亲的意外去世,他也不是故意的啊,我怎么就揪住不放呢?
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痛苦了自己,也痛苦了我哥。
尤其是当侄儿说我哥身体不乐观时,我心揪了起来,突然就放下了一切。
我已经失去了母亲,可不能再失去我哥。
想到这儿,我下定了决心,对大侄儿说:
小睿,走,我现在就跟你一起回乡下去看你爸,他要是再不肯上医院,我就真的不理他了。
听我这样说,大侄儿笑了:
小姑,只要你去劝他,保证一劝一个准。
可我心里担忧啊,但愿我没有去迟,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我向老天祈祷,我哥千万不要有事,只要保佑他身体无恙,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在生命面前,什么事都不再重要,我只想我的亲人们好好活着。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