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AI模型惹众怒:技术再牛,贵270倍算哪门子良心?

蘑菇科技 2025-03-22 13:18:51

OpenAI上线了推理模型o1-pro的API,但用户还没来得及兴奋就被价格泼了一盆冷水。输入和输出每百万token分别定价150美元和600美元,输出价格比国产模型DeepSeek-R1贵了整整270倍。这种定价策略直接引发社区炸锅,有人直言“除非它能代替爱因斯坦工作,否则这钱花得冤”。

OpenAI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计算资源越多,成本越高。官方强调o1-pro支持20万上下文窗口,擅长数学和编程任务,在基准测试中碾压前代模型。CEO奥特曼甚至举例称,该模型能解决“同时满足6个条件的特定蛋白质”这类复杂生物医学问题,耗时仅53秒。另一个用户要求“治愈癌症”,模型竟在26秒内生成详细方案。这些案例试图证明高价背后的技术含金量,但市场并不完全买单。

争议焦点在于目标用户的分层。o1-pro仅向在OpenAI平台消费超过5美元的Tier 1–5开发者开放,被质疑是向资本示好的商业策略。对比自家产品,其输入成本是GPT-4.5的两倍、o1的十倍,订阅用户每月200美元却能无限使用o1-pro,更凸显API定价的离谱。有开发者调侃:“现在看ChatGPT订阅费简直像慈善”。

网友制作的梗图“等一个DeepSeek-R2”疯狂传播,折射出市场对性价比的强烈需求。虽然OpenAI声称高价源于技术优势,但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大模型赛道已进入实用阶段,企业更关注投入产出比。当国产模型以1/270的价格提供80%的性能时,多数公司会选择后者。

结语:OpenAI的定价策略暴露其脱离市场实际的傲慢。技术优势不能合理化270倍价差,尤其在开源模型性能突飞猛进的当下。这种“只做高端”的定位或许能吸引风投眼球,却可能加速中小开发者流向性价比更高的竞品。大模型战局拼的不只是技术高度,更是商业敏感度——忽视市场规律的企业,终将被规律惩罚。

0 阅读:0

蘑菇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