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伤情“元凶”找到了,看到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微乒体育 2025-03-19 04:06:58

王曼昱伤情“元凶”找到了。

但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情况,对于王曼昱来说,未来几乎就是一个无解。

也就是说,即便知道原因,也无法彻底排除;也就是说,在未来,王曼昱仍然有再次受伤的可能性。

元凶是什么?

其一:高强度的赛程;其二:身高与动作框架

这不是我说的,是一位体育医学专家说的。

原话是:从王曼昱护住胯部的动作来判断,或许是髋关节或者周围肌肉出现了急性拉伤,高强度赛程成“元凶”。

何为高强度赛程?

不必细说了,也不想再去罗列今年的乒乓球赛程,不说传统的洲际赛和三大赛系列(刚打完亚洲杯,马上就要有世界杯,接下来是世锦赛)单说现在WTT的比赛(各类级别的)月月有。不只是运动员,球迷的感觉已经是乒乓球比赛永远也打不完,一直也打不完。比赛一直在进行,要么就在去往比赛的路上。

真的打不完。

就在前一段国际乒联在新加坡煞有介事地倾听球员意见与建议时,孙颖莎也提到希望赛程安排得再科学一些、合理一些,比赛太多了,运动员身心疲惫。

据数据统计,从东京奥运周期开始,王曼昱总共参加了47站国际赛事,平均每个月都有超过3场的高强度比赛。并且,由此水平高,每次赛事她打的场次属于最多的球员之一,打到最后决赛,或者即使是四强,累计的场次也是最多的球员之一。

然而,说归说,听归听,比赛打归打。全年的比赛计划早就制订出来了,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打,少一个就有不乐意的。

这可咋整?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比赛,大家都在打,为啥唯独王曼昱受伤?别人咋就没多大事呢?

王曼昱的身高与动作框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该专家称:王曼昱身高176cm,在乒乓球女子选手里,属于个头比较高的。亚洲球员普遍是在160-170之间,即使是欧洲,也基本上是这个身高范。个子过于高,保持重心稳定相对困难,不太适合。

专家称,王曼昱的击球动作的幅度比较大,由此带来腰椎和髋关节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压力之下,容易受伤。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情况如何规避?

受伤了可以治疗,但治了可能会再犯,因为赛程与身高打法无法改变啊。

只能往后真的需要特别小心一些了,小比赛可以放弃,但重大比赛需要保证的。

真的不希望重庆半决赛中途退赛的场景再次发生。

专家称:王曼昱本次伤情恢复至少2-4周。

祝愿早日康复,重返赛场。

0 阅读:6

微乒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