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赢了吗?世界排名或可恢复,但WTT调整并没有“伤筋动骨”

微乒体育 2025-02-13 02:44:34

微乒乓原创出品

作者 | 自由直板

编辑 | 六豹

国际乒联+WTT,在2月11日发布公告,做出了一些他们认为的“重大调整”。

从这个公告来看,对于樊振东个人来说,至少是没有坏处的,而是有利好。

如果樊振东个人愿意,那么,樊振东或将重返世界排名体系。

但樊振东算是赢了吗?

为什么要打个问号?

当我们稍加仔细地来阅读今天这份公告,我们依然能够看出此次调整真正的味道与问题,WTT也并没有真正彻底地做出改革和调整。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WTT核心赛事管理姿态与方向以及根本理念,并没有任何改变与松动。

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这份公告的内容。

1,以球员为本:强制参赛规定修改

WTT 做出重大调整,即日起取消所有 WTT 大满贯赛事的强制参赛要求。这意味着,根据现行规定,球员将被邀请参加 2025 年剩余的三站 WTT 大满贯赛事 —— 美国大满贯赛(7 月 3 日 - 13 日)、欧洲大满贯赛(8 月 14 日 - 24 日)以及中国大满贯赛(9 月 25 日 - 10 月 5 日)。

此外,球员每年将获得两次豁免参加 WTT 冠军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赛程和规划。

引用部分即为公告原文内容。

第一项调整WTT用了:以球员为本:强制参赛规定修改这样的小标题。

但请注意:这条只适合于一年四站大满贯赛事,并非所有WTT赛事,也适合于所有球员,并非特权球员。

还有一条调整:球员每年将获得两次豁免参加 WTT 冠军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赛程和规划。

注意:这条只适合于冠军赛。

那么,所谓的“以球员为本,强制参赛规定修改”的实施结果是:

2,奥运冠军外卡

为表彰奥运冠军在乒乓球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WTT将授予他们参加全部四站 WTT 大满贯赛事和六站 WTT 冠军赛的直接参赛资格,确保他们始终处于 WTT 系列赛事的核心位置。这项特殊待遇将在他们获得奥运冠军后的四年内有效。

对于以上两条调整,我们结合樊振东个人来说。

1,樊振东可以自由选择四站大满贯赛事,即便一站也不参加,也没有关系,不会再有罚款,这一条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球员;

2,樊振东需要参加其他四站冠军赛,如果不参加还是要被罚款;或者到底罚款不罚款,WTT并无明确说明。既然提到了两站“豁免”那么其他四站就是强制参赛了。

并且我记得,在原有《WTT2025赛事手册》中,就有两次所谓的两次豁免机会,也就是原来就可以选择两站不参加(不予以罚款等处罚)那么此次调整,是不是调整了个寂寞?

那么,为什么说樊振东赢了?

因为四站大满贯赛事是最高规格赛事,也是WTT最为倚重的赛事,奖金高、积分高。在原有规则中,WTT是一定竭力保护四站大满贯赛事的。取消四站大满贯赛事的强制参赛,对于WTT来讲,他们一定认为已经算是一个重大让步了。

冠军赛是第二个级别的赛事,WTT认为取消了四站大满贯强制参赛,可能存在流失重要球员,因此还是要保证第二级别赛事的球员“参赛率”,因此依然是有四站强制参赛——不参加会罚款会扣分。

那么,对于樊振东个人来说,四站大满贯和六站冠军赛都可以凭借奥运冠军身份直接获得参赛资格。如果樊振东还想打WTT商业比赛,一年可以选择性打四站就可以了,只要打四站就不必被罚款,而四站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低级别的赛事如:WTT球星挑战赛、WTT常规挑战赛和WTT支线系列赛,樊振东之前就没有参加,应该是WTT对具体各级别赛事有世界排名方面的具体要求等。

还有三项调整:加大奖金投入、增加更多七局四胜制比赛。

在此截图呈现如下:

那么,樊振东个人会接受这次调整并愿意重返WTT世界排名体系吗?

这个并不好说。

为什么不好说?

因为国际乒联+WTT所谓重大调整,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忍痛”做出的表面调整,并且第二条奥运冠军外卡显然是仅是适用于樊振东和陈梦,纯属于向两位明星球员示好,根本不是站在全世界球员的角度来说的。

有人说了,当初樊振东不满罚款条款愤而退出,现在人家做出让步还是不满意,是不是有些过分?

非也!

简单说:樊振东当初退出世排,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所有球员,是对现有的“强制参赛与罚款”霸王条款的坚决不妥协,其高度与意义绝非仅是满足自己的利益。

这也正是樊振东被称为真正勇士的原因。

如此优秀的运动员,如果赛制规则合理,本来就正大光明的拥有世界排名和参赛权力,现在反而感觉成为WTT的一种恩赐,这不是很可笑吗?

即便再怎么修改,也是很可笑。

过去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标题中的结论:

WTT所谓重大调整存在根本性问题——并未涉及其理念与根本。

为什么这么说?

此次调整并没有将“强制参赛与罚款”取消。

因为WTT赛事有:大满贯赛事、WTT冠军赛、WTT球星挑战赛、WTT常规挑战赛和WTT支线系列赛。全世界也有成千上万专业球员。

仅是取消顶层比赛,满足顶级球员的需求,就万事大吉了?

另外:不断有法律人士提出,WTT作为一个商业体育公司,是无权对球员进行强制参赛与强制罚款的,这不合法,因为球员和WTT之间并不存在雇佣关系。

另外据最近看到的一些信息获知:WTT强制罚款现在并不仅限于赛事。

1,球员在比赛期间必须无条件参加球迷见面会,如果不参加就得交罚款;

2,必须按WTT的要求参加公开训练,如不参加也要交罚款,而这些公开训练是要销售门票的;

3,WTT对于赛事主办方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未经WTT授权私自给予球员现金或者实物奖励也需要缴纳罚款等等。

WTT的罚款规则非常细,而WTT如此做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完全掌控全世界球员以及举办方的严密体系。

从现在来看,国际乒联+WTT这次调整只是为了能够解决樊振东的问题,而不是全世界球员的问题。

受设计理念与宏观营收思维所限,这两个机构也不可能真正“自宫”,这将成为一个死结,矛盾可能随时随地会再次爆发。

另外:国际乒联当初的承诺,新加坡大满贯赛事后将提交调查建议与意见(来自于球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等)但现在还没有见到。

球员、教练员等对WTT赛事真正的声音在哪里呢?

顶级的球员是球员,难道普通球员与成长中的球员就不是球员了吗?

如果一个赛事系统只为几个顶级球员量身打造,那也不会长久。你觉得是吗?

因此,说来说去,还是设计理念与营收思维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国际乒联+WTT志在打造商业赛事,核心目的是掌控球员与最大盈利。

这个目标或许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方式方法与管理规则以及理念。

0 阅读:0

微乒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