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被判死刑,行刑前他去上厕所,看守却意味深长道:早去早回

嘉志阅览过去 2025-02-18 17:15:35

1949年,一位长期潜伏在国民党的地下党身份暴露,被判处死刑。

在行刑前一晚,地下党试探性的提出一个请求:

“长官,我能去个厕所吗?”

本以为会遭到拒绝,没想到看守却显得漫不经心:

“早去早回”!

看守为何会轻易让他离开?这名地下党最终的结局如何?

革命之路

1906年,范纪曼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普通家庭。

范纪曼的父亲,曾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读书人,在家中大力提倡学习与正直。

他的教育塑造了范纪曼坚韧、刚毅的性格。

1926年,范纪曼考入了黄埔军校的武汉分校,开始接受系统的军事与政治训练。

在这里,他不仅汲取了大量的革命理论,还结识了许多有志青年。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范纪曼一样怀着热血与激情,投身于一场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革命事业中。

范纪曼的北伐经历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篇章之一。

范纪曼始终冲锋在前,带领着队伍一次次冲破设防。

每一次冲锋后,他都会迅速爬回阵地,给自己的战友们加油打气。

在这期间,范纪曼越来越认同我党理念,毅然决然加入党组织。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大肆镇压我党和进步青年。

范纪曼在这场变故中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范纪曼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

为了避免被敌人追捕,他只能四处流亡,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与煎熬。

通过几经波折,他终于与党的地下组织取得了联系,这一联系让范纪曼又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1930年,“五卅”运动纪念日那天,范纪曼带领群众,举行游行集会。

但没想到,期间出了叛徒,领头人范纪曼不幸被捕,关押在苏州监狱。

面对威逼利诱,范纪曼都挺了过来。

他入狱三个月,没有暴露身份,终于在8月份出狱。

1932年,范纪曼被党组织选中,作为潜伏在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

他必须在国民党与我党之间游走,既要掩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又要搜集到足够有价值的情报。

就这样,范纪曼进入了国民党高层工作,在这里,他会如何开展工作呢?

初涉情报战

他的身份是翻译员。

表面上他是一名温文尔雅的学者,负责翻译一些国际事务的文件,没有人知道,他是我党的忠实战士。

他作为翻译,往往接触到很多敏感的国际政治文件。

透过这些文件,他能够捕捉到关于国军、日军、国际局势等的重要情报。

一次次的传递,为革命事业带来了关键性的帮助。

在上海,范纪曼与另一名地下党员冀丕扬有过一段紧密的合作。

冀丕扬虽然身为国民党的高官,却早已被我党策反,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两人通过冀丕扬的人脉网络,成功地在上海的书店等地点建立了情报联络站。

在这里,范纪曼不仅传递机密情报,还通过书店这一掩护身份,将党的信息传递出去。

其中,冀丕扬的角色则更为关键。

他通过自身的职务,将来自国民党高层的内部消息不断传递给范纪曼。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紧密合作,让范纪曼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依然能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范纪曼和冀丕扬、刘逸樵等地下党员的合作,不仅要防止敌人的侦查,还要时刻提防身边可能出现的叛徒。

一次,冀丕扬的身份被暴露,范纪曼通过多方手段和党组织的及时营救,才成功将他救出。

从此,他更加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所有的情报传递都在极为隐秘的情况下进行。

1933年,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动和敌我双方的不断交锋,范纪曼的隐秘工作逐渐变得更加危险。

尽管他在地下党情报工作中屡建奇功,但总是有人在暗处伺机作梗。

冀丕扬的叛变便是其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冀丕扬的背叛让范纪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经,他们通过书店和其他秘密渠道协同传递情报,帮助党组织进行情报战线上的一系列操作。

当时,冀丕扬的身份早已被敌特察觉,经过审问,他供出了范纪曼。

敌人得知了范纪曼的真实身份,迅速将他捕获,范纪曼的处境异常危险。

国民党特务对他进行了残酷的逼供,逼迫他交代地下党的一切。

但范纪曼咬紧牙关,坚称自己没有做任何不利于国民党的事情。

这个时候,范纪曼被迫与党组织断绝联系,但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依然没有动摇。

幸运的是,尽管范纪曼失去了与地下党的直接联系,但党组织从未放弃过他。

通过各种途径,党组织设法从敌人手中救出了他。

在一次秘密营救行动中,范纪曼成功脱险。

在此后的日子里,范纪曼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在国民党内部的活动也变得更加低调和隐秘。

1949年,范纪曼被新的叛徒所牵连,这一次,他的身份再次被暴露。

那时的他,已经在国民党的高层组织中积累了较高的信任度,国民党也并未察觉到他真实的身份。

新的阴谋却如影随形,一名名叫沈寒涛的地下党员因出卖范纪曼导致了他再一次被捕。

敌人以极为残忍的手段审讯了他,试图彻底瓦解地下党的情报网络。

即便面对极限的折磨,范纪曼依然没有泄露一丝机密。

这一次,范纪曼被判了死刑,命运似乎就此走到了尽头。

就在那一刻,范纪曼并没有放弃,他仍旧在心中坚信自己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此时,范纪曼的机会来了。

逃出生天

在面临死刑行刑的前一晚,范纪曼请求去厕所。

看守员似乎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异常,允许他去了厕所:

“快去快回啊!”

此时那名看守见范纪曼已经虚脱,根本没设防。

范纪曼也明白,这也许是自己唯一的一次机会。

他忍住剧痛,攀爬上了那座带着竹篱笆的围墙,利用看守的疏忽,他成功地越过了高墙,逃脱了监禁。

那一刻,他的内心并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信仰的坚定。

凭借着多年在地下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他迅速消失在人海之中。

当时的范纪曼,满身是血,脚步虚弱,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不能就此倒下。

上海这座城市,既是敌人的重镇,也是地下党活动的重要阵地。

上海的每一条狭窄的小巷,都可能藏匿着无数的敌人眼线。

面对这样的环境,范纪曼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冷静与决断。

他不敢轻易与外界交流,也不敢回到党组织曾经为他设立的安全地点。

他甚至不敢在人群中停留太久,每一个路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敌人的线索。

正是这种高度的警觉性,帮助他暂时躲过了多次追捕。

在这段漫长的逃亡生涯中,范纪曼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

他靠着微弱的食物和短暂的栖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一度感到十分疲惫,身上的伤口也在加重,疼痛几乎让他失去行动的能力。

每当他想要停下脚步时,内心深处对革命的责任与对组织的忠诚又促使他继续前行。

那段日子,范纪曼几乎没能完全停歇过,每一刻的躲藏与流亡都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穿行在上海的角落,偶尔借用过往的联络点,但从未停留过太久。

终于,逃亡的孤独与艰难逼迫他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上海,前往更为隐秘的地方。

在漫长的逃亡过程中,范纪曼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判断,他不断变换路线,避免让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无论是夜间穿越荒野,还是白天穿梭在密林中,范纪曼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

每当夜幕降临,范纪曼就在偏僻的山丘或小屋里栖息。

他用自己的生命,站在了党组织与敌人之间的前线。

最终,经过无数次的险象环生与巧妙的躲避,范纪曼终于成功地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带着伤痛与疲惫,他再次踏上了为党效力的征途。

这一切的坚守,不仅仅是对个人信念的挑战,更是对整个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奉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