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赞赞在路上
编辑|赞赞在路上
最近,一组有关两岸民意走向和军事动向的数据在网上掀起热议。这件事情不仅关乎两岸统一大业的前景,也折射出中美在亚太地区较量的白热化。民调显示,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国人“的认同感已降至冰点,反映出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在民进党牢牢把控台湾民意的情况下,其挺“独“挑衅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令人振奋的是,大陆方面开始审时度势调整对台政策,在官方文件中删除“和平统一“表述,军方释放“坚决打独“强硬信号,解放军在台海中线上空加大军事压力。更有分析认为,中国新型武器系统即将面世,必将从根本上扭转两岸军力对比。面对这一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否应果断采取行动,还是继续保持战略定力?

近日,台湾地区流传的一组民意调查数据震惊了众多内地网民。在蔡英文当局执行“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多年之后,自认为中国人的台湾年轻人比例已降至冰点,只剩区区2.4%。相比之下,将自己定义为“台湾人“的达到了惊人的61.7%。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无情地拆解了两岸同胞的血肉联系,撕裂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纽带。令人痛心的是,在台湾这些年轻人眼里,“中国人“的身份已经ju与他们渐行渐远,我们的祖国已经变得如此陌生。

面对这一横亘在两岸之间的鸿沟,大家自然无法淡然视之。网上不乏质疑民调数据准确性的声音,但即便打个几分折扣,这股“去中国化“的洪流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民进党当局几乎已将“台独“意识形态深深植入下一代的思想之中,且在接班执政的过程中牢牢把控了台湾民意的主导权。因此,尽管在2022年选举中,赖清德仍拿到了高达40%的惊人支持率,但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已经扎根。国民党等其他党派要在短期内“翻盘“,只怕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美梦。

在操纵民意的基础上,民进党当局对抗大陆的力度也在与日俱增。一个生动的例子是,尽管不承认“九二共识“,但民进党每年仍可从两岸经贸往来中“赚取“近1000亿美元。这种居高临下、无所顾忌的嚣张态度,再加上其对年轻人的“洗脑“,使两岸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冰冻期。

令人欣喜的是,大陆方面开始审时度势,对台政策已作出重大调整。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和平统一“的表述首次被删除,昭示着大陆将在必要时固守武力统一的底线。当年9.18的“香港大阅兵“历历在目,堪称中国军力雄厚的最佳注脚。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更是直指“坚决打独促统“,用词之严厉前所未有。与此同时,解放军在台海中线上空的军事行动开始增频,似乎在释放一种强硬的政策信号。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高层释放的一系列重磅军事信息,无疑将从根本上扭转两岸军力对比。海军政委在记者追问下,似笑非笑地表示“中国第四艘航母是否为核动力“的答复将很快公布。这或许意味着我国将拥有永动机驱动的航母战斗群,成为全球第二个这样的强国。同时,即将面世的隐形战略轰炸机“轰-20“,其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必将覆盖第一岛链。可以说,我武库中的这两员“利器“一旦亮相,将彻底扭转目前对台军事力量的劣势。

更令人振奋的是,据美国海军学者分析,我国新型的“096“核潜艇已经在2023年底服役,可配备足足18枚“巨浪-3“洲际导弹。借助其独特静音技术,在深海中时将成为“隐形杀手“,使得反潜巡逻无从着手。这支可怕的“水下暴力机器“,将直接威慑台海周边任何海空力量的逞凶。美国海军研究人员由衷感叹,“这无疑将成为美军未来的一场噩梦!“

有鉴于此,种种跡象都表明:大陆在武力统一问题上的决心正在凝聚,底线正在坚定,手段亦将日益强硬。而面对这一决定性时刻,我们是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耐心守候,还是果断采取有力行动扭转两岸现状?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高度审慎思考的问题。任何草率决定,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代价。
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场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新一轮较量的?欢迎在评论区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