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忽然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文章题目是《我认识的李秀明和陈佩斯》,发文时间是2025年3月9日04:32,作者叫贺阳。贺阳是谁?不清楚,但他文中介绍他与李秀明、陈佩斯交往中的某些细节,触动心灵。

看过李秀明主演的电影《甜蜜的事业》和《春苗》的人,年龄都不小了。
第一次在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看到伴随歌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人在飞跑时的慢动作,还嬉笑、效仿过很多次。
那时候,真的觉得“生活充满阳光”。
看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小品,虽然没有水平评价,但那种百看不厌的感觉是真的。
贺阳在文中介绍了一个细节:
“李秀明的电影我只看过《春苗》和《甜蜜的事业》。后来听说她息影去学声乐,还专门在北京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席间我问李秀明,为什么急流勇退、离开了银幕,她告诉我,自己有点发福,继续演电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秀明虽然比拍《春苗》时要胖一些,但是在我看来,做一名好演员,当时她还是绰绰有余的……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相当佩服她的坦率,佩服她的“自知之明”和审时度势,更佩服她急流勇退的决心和勇气……”
“佩服她的坦率”、佩服她的“自知之明”,就是这个恰如其分的评语,使我心中的某根弦被触动,觉得非常中肯。因为那个时代的明星们没有架子,没有前呼后拥,活得真实且真诚!
在北京当兵那几年,在大街上见到电影明星不算稀奇事。比如,我们就在王府井见到过著名演员于蓝,她一人很自在的在大街上行走,没有人围观。
有一次,我和战友在翠微路商场一柜台购物时,忽见田华在其丈夫陪同下购买奶瓶——应该与普通老人一样,也在“为子孙服务”。柜台服务员和商场顾客,没有谁惊奇围观,更没人索要签名啥的。

还有魏积安、张暴默、卞小贞、毛阿敏等演艺明星及歌唱演员,适逢八一等重大节日期间,也会与指战员们同乐,不摆明星范。
人老了,或许会怀旧,这个说法没错。但,如果没有啥美好的、值得称道、值得留恋的“旧”,想必,是没有人愿意去“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