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谣言:阿提拉既非匈奴也从未横扫欧洲

冷炮历史冷知识 2024-05-28 10:46:43

时至今日,一则经典历史谣言还如幽灵般徘徊于网络:汉武帝赶跑匈奴,后者一路西逃,最终成为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

这个不等式的精妙之处,在于给很多人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可惜,真实的情况永远与传说相差甚远!

谣言的源头在西方

在谣言信奉者看来 匈奴主力一路奔向欧洲

正如时下的许多谣言,所谓匈人是西迁匈奴的论断最早出自西方。18世纪,法国人德经在其著作《匈人、突厥。蒙古人及其他西方鞑靼人的通史》中,首次提出这一观点。随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也采用这一说法,从而将其扩展到整个学术界。

后来,又有前苏联考古兼历史学家伯恩施坦。他在对有关中亚塔拉斯河谷上游kenkol河流域墓地调查后,发现两具为蒙古利亚人种的尸体。另外,有2具帕米尔—费尔干纳本地具欧洲人种特质的奴隶。这个发现经日本学者江上波夫、内田吟风的补充,再度成为匈人是西迁匈奴的有力证据。

早期学者对匈奴墓葬的解读 也为西迁说提供有利证据

到了19世纪,这一说法传入中国,立刻引起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注意。尤其是后者的《匈奴始迁欧洲考》,主要就是向国内学界介绍“匈奴为汉所驱,皆转入欧洲”。

所以,匈人是西迁匈奴的假说实则源自西方,而后才被民国大佬们翻译引进。解放后,中国学术界对西迁路径做过诸多研究,进一步补全过程问题。直至网络时代来临,终于在无数聊天室、BBS和论坛间引起轩然大波。

日本学者江上波夫的另一个观点 日本皇室来自骑马民族

同族论被否定

二战后的苏联 首先对匈人是西迁匈奴产生质疑

然而,随着考古学进步,匈人与匈奴同族轮开始受到质疑。20世纪40年代,原苏联学者首先对伯恩施坦,在有关kenkol河流域墓地调查的结论中提出疑问。他指出该地发现的4具尸骨在人种上并无太大差异,均为混有蒙古利亚血统的欧洲人种,而且伯恩施坦对墓葬的年代分期也有错误。

1945年,奥地利人曼辰-海尔芬发表论文《匈人与匈奴》,指出匈人与匈奴之间在人种、文化上的多种差异。1960年代,法国权威中亚学家韩百诗又撰写《匈人和匈奴人》一文,系统阐述两种的不同。指出据遗骨研究看来,匈人和匈奴联系非常薄,很难支持同族论说法。直到90年,还有丹尼斯-西诺编著的《剑桥早期内亚史》,进一步表明匈人匈奴同族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至此,这个假设在西方学界基本趋向于被否定。

《剑桥早期内亚史》等于全盘否定匈人与西迁匈奴同源

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对匈人问题失去支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西域、中亚史权威余太山,在《匈奴、Huns同族论质疑》一文中提出质疑:从匈奴与匈人名称的语言学考察开始,系统的反驳了过往关于二者同族的证据。

无独有偶,华东师大历史系讲师刘衍钢,在《古典视野中的“匈”与“匈奴”》中论证匈奴与匈人之间没有关系。

国内学界也早就放弃匈人=西迁匈奴假说

马踏匈奴石像中的面孔究竟是欧罗巴人种还是蒙古人种 至今仍由争议

匈奴和匈人有数百年时间差

由于南北分裂 匈奴人口的流向并不统一

公元1世纪,由于南匈奴和汉朝追杀,北匈奴被迫撤离蒙古高原。但从文物和历史记载来看,后来的匈人至少到公元3世纪末才现身欧洲。换句话说,双方始终存在数百年时间差。

历史上,存有许多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动案例。比如蒙古西征,从本土出发到东欧不过数月。至于带着妇孺老幼的土尔扈特部,一路顶着哥萨克骑兵追杀,从里海边跑回西域不过半年时间。如果匈奴真是一路杀向欧洲,何须在半途中徘徊数百年?!

历史上的大规模游牧人口移动 往往只有数月时间

事实上,即便支持匈人是西迁匈奴的学者,往往在论证过程中祭出融入假设,根本谈不上什么威风凛凛的一路向西杀过去。虽然压力最初来自汉朝,但往后就由沿途的其他势力发挥作用。

按照后汉书记载,北匈奴迁移路线大致为穿越现今的哈萨克斯坦,到达黑海以北地区。这些区域并非空无一人,早就有数个游牧或半游牧古国存在。譬如汉文史籍中多有出现的康居,在公元3世纪依然健在,显然并没有被外来人口征服。那么匈奴也很难跳开他们,跳跃式蹦跶至欧洲。

属于斯基泰系的康居 显然没有被匈奴征服

欧洲匈人的战绩被夸大

欧洲历史上的匈人 称霸时间极其短暂

公元395年,匈人第一次大举入侵。他们从色雷斯一直冲到叙利亚,但被罗马和哥特联军驱逐。五年后年,当东罗马叛将逃到匈人控制区,首领乌尔丁还为向帝国示好而将之杀死交还。

公元406年,乌尔丁又帮助西罗马击溃哥特叛军。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们都以雇佣兵身份出现,成为罗马人制衡各日耳曼蛮族的合作对象。可见在行将就木的帝国看来,匈人的威胁远不如哥特严重。

匈人在欧洲的大分部时间都忙于为罗马制衡日耳曼人

当自小在罗马长大并接受教育的阿提拉成为领袖之后,匈人才迎来自己的短暂高光时刻。公元447年,趁东罗马发生饥荒和大地震,由巴尔干打到君士坦丁堡门口。然而,面对修整一新的城墙,只有少量攻城武器的他们无奈撤退。

后来,军人出生的新皇帝马西安,不再像过去那样采用收买等手段。匈人依然没能力再没对帝国产生实质威胁!

阿提拉的帝国 只是欧洲匈人历史的短暂瞬间

公元451年,阿提拉的匈人大军与西罗马爆发沙隆之战。这场战斗的实质,是两个欧洲之间矛盾总爆发。一边是以罗马人为首的文明世界,阵中不乏西哥特人、阿兰人等援军。另一边则是匈人的松散同盟,以及短暂依附的东哥特、勃艮第等部落。

尽管西罗马内部烽烟四起,到处都是蛮族首领或军团长官的独立小王国,兵力也处于绝对劣势,依旧把如日中天的阿提拉打个大败。

濒死的半个罗马 依旧能战胜巅峰匈人

次年,阿提拉为复仇进军意大利,一度接近古都罗马城。岂料,边上的东罗马看不下去,派兵对其后方的潘诺尼亚展开扫荡。于是,不得要领的匈人再度灰溜溜撤军。

仅仅到公元453年,由于外来军威胁和内部的附庸叛乱,匈人的短命帝国便分崩离析。他们先是退守匈牙利盆地,继而被痛打落水狗的日耳曼人赶到乌克兰平原。最终,以极其不光彩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匈人帝国 只是在罗马的废墟上蹦跶几下而已

反观欧亚大陆另一边,同时代的中原正深陷五胡乱华之中。公元4世纪,真正的匈奴后裔刘渊,在西晋王朝境内建立赵国。其子刘聪更是带着军队打下洛阳与长安,性质无异于在欧洲夺取罗马和君士坦丁堡。

虽然这批南下匈奴的盛世也相当短暂,但怎么看都比捕风捉影的匈人要成功不少。后者在阿提拉死后,始终过着东躲西藏的凄惨日子。不要说战胜罗马,甚至不能诞生出类似赫连勃勃的一方霸主。

建立胡夏的赫连勃勃 足以让欧洲匈人羡慕不已

显然,除翻译名称类似外,匈人和匈奴几乎找不出其他什么关联性。即便有一些中国式风文物出土,也是因为欧亚大陆上自古以来的贸易链条存在。无法作为有效的证据说明同源性。

只不过在很多今人看来,这种奇思妙想背后的不等式,远比理智和事实本身要紧百倍。似乎只有无限度拔高历史桥段,才能获得遥远先祖的有效庇佑。说到底,就是自己的尊严过于廉价,想要获取的认同又遥不可及......

2 阅读:169
评论列表
  • 2024-05-28 12:07

    只要一提“阿提拉是匈奴人,打败了罗马”,那些伪史论者就不来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 2024-09-07 19:38

    牧羊犬汉奸又开始更新了,我得翻翻之前的了,上一个号就更新到2019年,啥也不说了,接着举报(举报在手机右上角那三个圆圈程三角形那里)

  • 2024-05-29 20:48

    喝,喝,但凡多两个菜,都不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