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由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肺卫所致;内伤咳嗽则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肺阴虚或肺气虚。
麦冬性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对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痛等症状,麦冬能够滋阴润燥,缓解咳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麦冬皂苷、多糖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呼吸道炎症,改善咳嗽症状。
麦冬蜂蜜水
材料:麦冬10克,蜂蜜适量。
做法:麦冬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加入蜂蜜调匀。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利咽,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喉干痛者。

麦冬雪梨汤
材料:麦冬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切块,与麦冬、冰糖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

麦冬银耳羹
材料:麦冬10克,银耳1朵,枸杞1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成小块,与麦冬、枸杞、冰糖一同炖煮至银耳软烂。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咳,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久咳不愈。

女,7岁,患儿1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初期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清涕,经治疗后发热消退,但遗留咳嗽症状。咳嗽以干咳为主,痰少而黏,难以咳出,夜间咳嗽加重,影响睡眠。
患儿平素体质较弱,容易感冒,食欲较差,偏爱零食,正餐进食量少,大便干燥,2-3日一行。查体可见患儿面色偏黄,形体偏瘦,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脉象细数。
根据患儿症状及舌脉表现,辨证为肺阴虚咳嗽。治疗需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开方:麦冬,沙参,玉竹,川贝母,甘草等中药,并叮嘱孩子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可以喝点麦冬茶饮辅助调理。
麦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沙参、玉竹滋阴润燥,增强麦冬的润肺功效;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咳。
患儿服药3天后,咳嗽明显减轻,夜间能安稳入睡,咽喉干痒缓解。继续服药1周后,咳嗽基本消失,食欲改善,大便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患儿未再出现咳嗽,体质有所增强,感冒频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