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往事》留守女童吹灭生日蜡烛,偷偷许愿:想得到父母的爱

玩乐老王 2025-01-17 13:33:13

农民工家庭姐弟困境:子随身旁女独守乡。

林悦独自坐在院子里,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不远处,村里的孩子们正在嬉笑玩耍,他们的父母在一旁温柔地看着,时不时叮嘱几句。而这样的场景,在林悦的记忆里是如此匮乏。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城里打拼了,留下她与爷爷奶奶在这偏远的农村。从那时起,林悦就习惯了看着别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撒娇,而自己只能默默躲在角落里。每当夜晚来临,她总是抱着破旧的玩偶,蜷缩在被窝里,想象着父母的怀抱该是多么温暖。

弟弟生日那天,父母在朋友圈发了九宫格照片,每一张都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照片里,一家人带着弟弟去了游乐园,弟弟坐在旋转木马上,笑得格外灿烂,父母站在一旁,满脸宠溺地看着他。接着是在一家装饰精美的餐厅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闪烁的蜡烛,弟弟戴着生日帽,双手合十许愿,父母则在一旁开心地鼓掌。

还有他们一起去看电影的场景,弟弟抱着一桶爆米花,靠在父母中间,画面温馨极了。最后是弟弟抱着一堆崭新的礼物,站在挂满彩色气球的房间里,兴奋地向镜头展示着他的收获。

林悦看着这些照片,心中满是羡慕和期待。她也幻想着自己生日时,父母会不会也这样精心准备,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或者一个小小的蛋糕。随着自己生日的临近,林悦每天都在电话旁等待,满心期待着父母的来电,期待着能听到那声温柔的“生日快乐”。

然而,生日那天,从清晨到黄昏,电话始终没有响起。林悦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但她还是不死心,紧紧地握着电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来自父母的电话。爷爷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特意杀了一只鸡,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但林悦却没有一点胃口。她心心念念的是能听到父母的声音,吃到他们为她订的生日蛋糕,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夜晚,林悦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闪烁的星星,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爷爷奶奶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爷爷叹了口气说:“悦悦啊,别太伤心了,你爸妈可能真是太忙了。来,跟爷爷奶奶一起吃点东西,这是我们特意为你做的。”奶奶则把她搂在怀里,眼中满是心疼,说:“乖孩子,虽然你爸妈不在身边,但爷爷奶奶会一直陪着你。”林悦感受着爷爷奶奶的温暖,心中却依然无法释怀对父母的思念和怨念。

她吹灭了爷爷奶奶为她点的生日蜡烛,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父母真正的关爱。但这个愿望,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那天之后,林悦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在学校里,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与她无关。上课的时候,她也总是走神,成绩开始逐渐下滑。老师注意到了她的变化,多次找她谈话,但林悦总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不久,老师将林悦成绩下滑的情况告诉了她的父母。晚上,父母打电话回来,电话那头不是关心的话语,而是严厉的责备。“你怎么回事?我们在外面这么辛苦地打拼,我们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就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们吗?你看看你弟弟,成绩又好又懂事,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他呢?”父亲的声音通过电话传过来,格外刺耳。母亲也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啊,悦悦,你也该懂事点了,我们在城里赚钱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别让我们操心。”

林悦握着电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想反驳,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终,她只是默默地挂断了电话。从那以后,林悦更加厌学了,她经常一个人在村里游荡,看着田野里的庄稼,心中一片迷茫。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的失望和冷漠。

过年的时候,父母带着弟弟回到了农村老家。弟弟穿着崭新合身的漂亮衣服,背着崭新的书包,手里还拿着许多城里的新奇玩具,一见到爷爷奶奶就扑了过去,欢快地喊着:“爷爷奶奶,我好想你们啊!”爷爷奶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一边应着弟弟,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父母看到林悦,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长高了”,然后拿出给她买的衣服。林悦接过衣服,发现明显不合身,款式也是那种过时的、像是随便在市场上挑选的。

吃饭的时候,弟弟亲昵地坐在父母中间,父母不停地给弟弟夹菜,父亲笑着问:“农村的饭菜不比城里,宝贝还吃得惯吗?”弟弟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回答:“吃得惯。”母亲也满脸慈爱地说:“我们家宝贝最棒了,来,多吃点这个。”而林悦坐在一旁,默默地吃着饭,像个局外人。她感觉自己和这个家格格不入,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

饭后,弟弟拿着玩具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小心撞到了正在发呆的林悦,林悦手中的旧玩偶掉在了地上。那是林悦小时候父母送给她的,虽然已经很破旧了,但对她来说却无比珍贵。林悦心疼地捡起玩偶,忍不住说了弟弟几句:“你能不能小心点,这是我的东西!”弟弟却不以为然,做了个鬼脸说:“不就是个破玩偶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时,父母听到声音走了过来,看到弟弟有些委屈的样子,父亲立刻皱着眉头对林悦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弟弟还小,你就不能让着他点吗?”母亲也赶紧抱起弟弟,轻声哄着。

林悦看着父母偏袒弟弟的样子,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再也抑制不住。她冲着父母大声说:“你们为什么总是这样对我?我也是你们的孩子啊!我生日的时候你们连个电话都没有,弟弟生日的时候,你们又是布置房间,又是买大蛋糕,发朋友圈炫耀,可我呢?现在过年了,你们还是这样对我,难道这还不叫偏心吗?”

父母听了林悦的话,先是一愣,然后父亲有些生气地说:“悦悦,你是不是想多了?我们哪里偏心了?我们对你们两个都是一样的爱,你怎么就见不得我们对弟弟好呢?”母亲也赶紧接着说:“就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在城里忙工作,哪有时间天天记着这些事。这次回来不是给你带礼物了吗?”

林悦听着父母这些敷衍的话,心中更加失望,她喊道:“你们根本就不在乎我!你们就是偏心!”说完,她冲进房间,把自己关在里面,趴在床上放声大哭。她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总是这样对待她,难道就因为她是姐姐,就应该承受这一切吗?这个年,对林悦来说,充满了痛苦和伤害,她对父母的失望也达到了顶点。

年后,爷爷奶奶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照顾林悦有些力不从心,而且他们觉得城里父母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便提议让林悦跟着父母进城生活,希望能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林悦心底其实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她想着也许相处久了,父母会像对待弟弟一样对待自己,于是便跟着父母进了城。

刚到城里的家,林悦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看到弟弟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玩具和书籍,布置得温馨可爱,墙上还挂着弟弟和父母的合影,一家人笑得很幸福。而自己的房间却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角落里还堆放着一些杂物。尽管如此,林悦还是努力地想要融入这个家。

每天早上,她早早地起床,主动帮忙准备早餐,虽然她不太会做城里的饭菜,但还是尽力地学着。她煎鸡蛋的时候,不小心把鸡蛋煎糊了,厨房顿时弥漫着一股焦糊味。母亲闻到味道走进厨房,皱着眉头说:“悦悦,你连个鸡蛋都煎不好吗?真是的,去去去,别添乱了。”林悦的脸一下子红了,她低着头默默地走出厨房,心里很不是滋味。

吃饭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听着父母和弟弟的欢声笑语,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却很少有人回应她。父亲总是和弟弟讨论着弟弟在学校的趣事和学习情况,对林悦的存在几乎视而不见。

在学校里,林悦也努力地学习,想要用成绩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她每天都学到很晚,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会鼓起勇气去问父母,但父母总是以忙为借口,让她自己去解决。有一次,她拿着一道数学题去问父亲,父亲正在看报纸,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自己再去想想,我忙着呢。”林悦只好失望地回到房间,自己默默地思考着那道难题,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有一次,学校组织亲子活动,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林悦满怀期待地告诉父母,希望他们能陪她一起去。父母却犹豫了一下,说弟弟那天也有活动,他们要去陪弟弟,让林悦自己去参加。林悦看着父母眼中对弟弟的关心和对自己的敷衍,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从那以后,林悦不再主动和父母交流,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里始终是个外人,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融入父母和弟弟的生活。她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每天都盼望着能回到农村老家,回到爷爷奶奶身边。

终于,林悦决定回到农村。父母只是简单地询问了几句,并没有过多挽留,便又继续他们在城里的生活。

林悦看着父母和弟弟离开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绝望。回到农村后,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常常一个人坐在村头发呆。好友的关心和安慰也无法驱散她内心的阴霾。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悦在学校的公告栏上看到了关于寄宿学校的招生信息。那一刻,她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愿望: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去一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于是,林悦决定申请寄宿学校,她努力学习,准备参加寄宿学校的选拔考试。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村庄,林悦就早早起床,坐在院子里背诵课文和单词。她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坚定,一种对未来的渴望。爷爷奶奶虽然心疼她,但也知道这是她的选择,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她。奶奶会给她准备一些简单的早餐,轻声说:“悦悦,吃点东西再学习,别太累着自己。”爷爷则会在一旁鼓励她:“孩子,好好努力,你一定能行的。”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林悦终于通过了寄宿学校的选拔考试。当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她既为自己能够离开这个伤心地而感到一丝解脱,又为即将离开爷爷奶奶而感到不舍。

在寄宿学校里,林悦仿佛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没有了父母的忽视和村里人的异样眼光,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校的图书馆成了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她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成绩越来越好。她参加了各种学科竞赛,屡次获奖,成为了学校里的骄傲。老师们对她赞赏有加,同学们也渐渐对她刮目相看。

时光荏苒,高三那年,林悦更是拼尽全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这个消息在十里八乡都引起了轰动,毕竟多年来村里很少有孩子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态度突然发生了转变。他们决定给林悦办一场盛大的升学宴,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在升学宴上,父母满脸笑容,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客人。亲戚们纷纷向父母恭维道:“你们真是有福气啊,女儿这么争气,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以后你们就等着享福吧!”父母听着这些恭维的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嘴里不停地说着:“是啊,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们一直都对她有信心。”

宴席开始后,父母把林悦拉到身边,让弟弟给姐姐敬酒,还说:“你看你姐姐多厉害,你要好好向她学习,以后也考上好大学。”弟弟不情愿地端起酒杯,走到林悦面前说:“姐姐,我敬你。”林悦看着弟弟,又看了看父母,心中满是无奈和悲哀。她只是淡淡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没有说一句话。

在整个升学宴过程中,林悦始终保持着冷漠的态度。她看着父母在众人面前的表演,心中只觉得无比可笑。她知道,父母只是在利用这个机会炫耀自己,他们并不是真的关心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这场升学宴对林悦来说,更像是一场闹剧,她只想尽快结束这一切。

林悦去上大学后,很少回家。即使是过年,她也只是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和父母几乎没有联系。她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大学期间,林悦参加了一个志愿者项目,前往偏远山区支教。那里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孩子们穿着破旧却整洁的衣服,教室的桌椅也都摇摇晃晃,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炽热渴望。林悦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些在农村老家渴望父母关爱却又孤独无助的日子。于是,她倾尽全力去教导那些孩子,不仅传授知识,还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

她会在课后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梦想和烦恼。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林悦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温暖,她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段支教经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影响更多的人。

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林悦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表现,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她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另外,在研究生阶段,林悦参与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日夜奋战,面对实验中的一次次失败,她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地分析问题、调整方案。实验室内常常灯火通明,大家为了一个数据争得面红耳赤,但又会在解决问题后相视而笑。

最终,他们的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誉。林悦也因此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她的名字开始被更多的人知晓。但即使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林悦依然保持着低调和谦逊,她知道,这些成就都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与他人无关。

在这个过程中,林悦逐渐变得独立和坚强。她不再是那个渴望父母关爱的小女孩,而是一个能够独自面对生活挑战的新时代女性。虽然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依然没有得到和解,但她已经不再为此而感到痛苦和纠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