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狗已经养了15年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吃东西......这个狗基本上是陪着我弟弟长大的,找不到它,我们全家人都很着急......从下午五点多开始找,一直到晚上12点才在树林里找到它......”
养狗的铲屎官都知道,狗其实很聪明,它们不仅能看家护院,还能帮忙照顾孩子,最重要的是狗狗非常忠心,不管你怎么对它,它只要认定了你,就会一直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尽头。
农村有句俗语:“老狗不死家”,说的就是当狗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它一定会在临死前离家出走,找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默默等死,绝不会死在家中。
狗的寿命是多少年?为什么狗临死前都会离家出走呢?
根据现有的研究,狗的寿命一般在12-15年,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狗活了31年,已于今年10月21日去世。
根据狗的年龄与人的年龄换算,狗出生1个月,相当于人类的一岁,2个月相当于3岁,3个月相当于5岁,6个月相当于人的9岁,8个月相当于人的11岁,9个月相当于人的13岁,12岁就相当于人类70岁,最长寿的狗活了31年,相当于人类活了217年。
即便是这世上最长寿的狗,也只能陪伴主人31年,人类在去世之前,会十分想要家人陪在身边,同理,我们认为狗和人类相处这么多年早已经成为彼此的家人,在狗去世之前,我们也想陪着它,但是狗却不这样想,事实上大多数狗尤其是农村的狗,它们往往选择离开朝夕相伴的主人独自等死。
不少网友曾经发帖,说自己家的老狗出去之后再也没回来,找也找不到,非常伤心,为什么狗临别之际要离开主人呢?
《忠犬八公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它只是你的一条狗,但你却是它的一生。”
狗狗的智商相当于人类4-7岁的小孩,人类3岁小孩就可以上幼儿园,7岁小孩就可以上小学,更别提北京海淀区3岁小孩都能掌握百首古诗、上千单词,7岁考过8级钢琴,手握一堆证书。
曾经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通过一系列测试,给世界上的各类狗进行智商测试,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边境牧羊犬,第二为贵宾犬,第三是德国牧羊犬,第四是金毛寻回犬,第五是杜宾犬,而饲养过这些狗的铲屎官也曾表示狗狗非常聪明,简单训练即可懂得很多指令。
在养狗界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狗是狗,边牧是边牧”,边牧的聪明程度已经可以让人将它单独从狗中独立出来,也因为太聪明所以当不了搜救犬。
无论什么品种的狗,当你开始养它,从小养到老,它的内心会将你当成家人,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开口,狗狗也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绪,如果狗狗感觉自己生病了治不好,或者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为了避免主人伤心,狗狗就会主动离家出走,找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默默等死。
在小狗的世界里,它不知道生病了有专门给它看病的兽医站、宠物医院,也不知道主人会想尽办法救治它,它只知道,自己生病了,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它能做的,就是像其他狗一样,默默离开。
另一个原因是天性使然,众所周知,狗是由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一直发展至今。
最近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可可西里网红狼,最开始它因为年龄大了被狼群抛弃,不知道怎么走到了高速公路旁,路过的司机看它瘦骨嶙峋的十分可怜,便丢给它两枚蛋黄派,从此,老狼记住了向路过的人类讨食,路过的人也因为网络知道了这只独狼的故事,从不吝啬,雪米饼、鸡腿、肉干、烤全羊.......
这只老狼原本远离狼群后,按照自然规律会慢慢死去,但有了人类的投喂,老狼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越来越胖,就算不懂狼的人也能从它鼓鼓囊囊的肚子看出来老狼活得很好,最新进展,网红狼已经能让人摸了,而这放在几个月之前根本不敢想象。
清澈的眼神、讨好的表情、不断摇晃的尾巴,网友:“有生之年见到狼被驯化成狗的全过程”。
虽然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被人类驯服,但它的基因中仍然保留着狼的天性,当它们年老时,会主动离开族群,一是为了不给队伍拖后腿,二是怕自己死后尸体会吸引敌人攻击族群,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其他动物类似牛、狮子、老虎等都有这样的行为。
在狗身上,天性是内在驱动力,与主人的感情更支持了这一行为,为主人奉献一生,老了也不能给主人带来危险,也许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狗子之间也有相应的传承。
虽然每个铲屎官都不希望自己的狗去天堂,但为了避免狗自己跑出去等死,主人还找不到的情况,我们应该了解狗狗临终前的征兆,尽最大可能给予狗狗最后的关心。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在狗身上也同样适用,如果你发现家中的狗吃得越来越少或者干脆不吃饭,那一定是它的身体出问题了,要及时送狗子去宠物医院或者兽医站看诊。
当狗狗步入老年期,它的身体机能下降,睡觉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出现无意识昏睡,也不想出门散步,甚至总是躲在家里的隐蔽处,保险起见也要去看医生。
老年狗受伤后,身体愈合速度也会变慢,同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大面积脱毛露出骨头,大部分老狗还会出现无法控制舌头灵活收回,只能摆在嘴外面的情况。
在这个世界里,狗狗的忠诚与陪伴是无可比拟的,它们永远不会背叛我们对它们的信任。
我们能做的,唯有回应这份爱,好好对待它们。